逻辑缜密,知行合一,方能一击中的:复盘咨询顾问解决问题
的逻辑!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简单易懂,解决起来手到擒来;但有些问题困难重重,毫无头绪,人们常常被折腾的疲惫不堪但仍不得其解。
今天就结合自己辅导企业期间解决问题的案例,为大家拓展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01
梳理流程,构建逻辑,通盘思考一盘棋
解决问题时,首先需要理清问题发生的逻辑,归拢解决的思路,建立评估的标准,这样解决问题才有据可依,信服度高。
1、问题界定
(1)发现异常点:找出出现异常的节点,先把出现问题的位置确定出来。
(2)描述现状:对异常点进行详细描述,列出异常数值,异常现状等
2、追根溯源
(1)要素细化:异常因素分门别类细分,做到相互,完全穷尽。
(2)要素归因:相同因素归为一类,不同归为另外一类,方便整合提炼。
(3)重点锁定:将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重点关注靠前的几个因素。
3、方案制定
(1)备选方案:方案要制定两套以上,以备随时调用。
(2)细化步骤:方案制定要将每个步骤详细列出,描述清晰,最好能做到傻瓜式操作:无论谁接触到,根据描述都能清晰去做。
4、执行落地
(1)落地计划:要制定清晰的计划操作时间表,按时间进度开展方案的相关事项。
(2)过程督导:方案并不是分配后就万事大吉,它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督导,及时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并进行整改,最小程度降低损失。
5、迭代升级
(1)方案复盘:项目结束后,要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复盘,对其中的经验得失进行总结。
(2)经验沉淀:总结是为了更好进步,将该方案执行中的经验、心得应用沉淀汇总后,再有目的推广到其他项目中,力求项目方案解决能力日益提升。
02
理论实践相结合,问题辨析更透彻
我曾经辅导过一家金属熔炼型的外资企业,刚刚接触时老板抱怨连连:公司产能低,投入了大量资源,结果仍不如人意,无奈之下求助于咨询公司,寄希望改变现状。
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1、界定问题
老板抱怨公司产能低,多年停滞。很多人听到这个结果后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增加人手,配置新设备。
这是吗?
说实话,产能低只是表象,我们需要清晰诊断出什么原因造成了产能低。
(1)深入访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为了能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我们契合公司的生产实际,根据生产工序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访谈问卷,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然后将访谈的结果进行汇总提炼,深挖员工的内心世界,从蛛丝马迹中探寻产能不佳的根因。
(2)实地走访
为了能更真实熟悉员工的一线工作场景,洞察工作流程科学性,评估工作标准合理性,我们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与评估。从而更真实的体验员工在工序、岗位的工作状态,操作动作要求等,从而对工作有了更真实感知。
(3)数据分析 数据是最真实的呈现。
通过对该公司近三年的产品生产、销售数据、客户类型、退货报废等数据分析,挖掘出了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规格、数量、客户类型等第一手原始资料,为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础。
通过访谈,发现问题集中在工人技术水平低、文化建设不足、管理制定不健全、干部管理水平意识差........众多原因,最终造成了公司的产能不佳。
2、追根溯源
通过人员访谈、现场走访及数据分析,发现了造成产能低下的几个问题:
(1)生产排班不合理
目标公司生产排单非常不科学、不合理:
周一、周二:工作轻松自在。 周三、周四:正常上下班。 周五、周六:疯狂加班 ........
不合理的工作计划安排,造成了产品生产能力不能稳定释放,且在频繁的加班、赶货场景下诞生了大量的残次品,最终能合格出货的产品不多。
(2)工人心态不佳
公司不重视文化建设,认为公司文化都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不能为产能提升提供切实的帮助。因此,公司常年不开展团建工作、不组织团体活动,不进行思想教育。造成员工团队意识弱,集体荣誉感差,凡事“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3)部门配合度差
部门之间没有配合,每个部门仅关注自己的方便与利益,不顾及兄弟部门的工作实际与感受,有了成绩相互争抢,有了问题相互推诿。所以每次开会大家都为了利益与责任争吵一片,少了和气与团结,多了戾气与怨恨,相互看不顺眼。
(4)管理制度不健全
公司的管理制定不健全,很多制度压根就没有,公司对员工的赏罚全凭老板个人感觉,随机性强,标准不统一,难服众。
(5)生产技能不足
公司的熔炉冶炼师傅年龄普遍偏高,技能不佳,学习心态弱,且自负心理重。造成技能进步有限,公司产品质量起伏不定,客户投诉不断。
03
建模型,定标准,方案制定更科学
问题找出来以后就需要解决,但是不是每个问题都同等重要?每个问题都必须优先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需要依据问题的“重要性”、“紧急程度”等标准进行分类。
将问题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类。
同时再结合问题解决难易程度、见效时间长短等因素,进行了如下安排:
1、科学排单
目前公司产能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排单不科学造成的: 周一、周二:生产排单少少的,大家工作爽爽的,早早下班,一片祥和。
周三、周四:订单稍微增加,大家正常工作仍能按时完成。 周五、周六:工期急,超额排单,加班加点仍难以完成。劳动强度加大,心态焦虑、态度暴躁、质量下降成为必然。
并且排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只要告知相关人员科学的排单方法就能立刻执行,效果明显。因此我们将科学排单放在了优先解决的位置。
2、部门配合
部门配合度不好,关键在干部。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若干部态度不积极,一切努力都白费;且干部心态的调整可以通过宣贯、个人访谈、树立标杆等方式进行纠正,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所以我们将干部心态教育、部门配合放在了第二解决的位置上。
3、生产技能提升
生产工人产品质量不稳定,忽高忽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流程、标准缺乏,每个人都按自己的习惯、爱好去做,所以结果导致“千人千面”,质量难控制。流程、标准虽然重要,但不是一时半会能建立起来的,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将生产技能提升放在了第三解决的位置上。
4、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有利于从各个环节上封堵漏洞,通过制度建立赏罚分明、客观公平的工作环境,同时为员工指明发展的方向。为此我们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业务管理”等四大方面进行了制度建设,为公司打造了较为完善的规范管理框架。
有了良好的制度并坚定执行,公司的各种歪风邪气就会逐渐消弭,工作人员的心态就会得以调整。
04
配工具,勤督导,方案落地执行更彻底
制度再好,若没有彻底的贯彻执行,都是一张废纸。 为了确保能真正落地执行,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组建项目落地执行管理小组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正副组长,各个班组长任小组成员。
2、每日巡检制度
设置了每日巡检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了不同工序的巡检抽查标准。巡检小组成员每天在规定时间进行全工序巡检,并对现成抽查巡检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整改方案,整改的具体负责人是各班组的班组长。
3、奖惩制度
每周进行一次巡检评估会,评估巡检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对于整改效果好的小组,给与现金奖励,对于改进不佳的班组进行惩罚,扣除奖金并在周会上进行批评。如此往复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纠正、
整改,效果明显。
05
经验沉淀,技能提升,迭代升级有保障
经验需要沉淀中升华,技能需要在巩固中扩散。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在落地执行中效果明显的方法、技能,及时进行汇总,整理成册,并安排专人进行培训与推广,最大限度提升产能。
对于在落地执行中仍不完美的环节与方案,及时总结不足,做出针对性整改,以便在后续的其他项目落地中加以完善,周而复始,日益精进!
综述
解决问题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生搬硬套,更不是夸夸其谈的恣意吹嘘,而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理论框架指导下进行的知行合一,唯有如此才能日益精进,并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END
花一秒钟就看透世界本质的人注定拥有不凡的人生! 国海咨询是这个时代企业经营方务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