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5244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6.05.18
(21)申请号 201521087109.X(22)申请日 2015.12.24
(73)专利权人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2423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韩村河
村丰收路1号(72)发明人欧阳荣 白福山(51)Int.Cl.
F16L 9/153(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此种管道用于有压输水非开挖安装建设工程中,由护口钢环(1)、钢筋骨架(2)、预应力钢丝(3)、薄钢筒(4)、承口钢圈(5)、内衬混凝土(6)、外层混凝土(7)、注浆孔(8)、插口钢圈(9)组成,可较好地解决外层混凝土由于两次浇筑所带来的强度、收缩的不一致性,有效提高了管道承受顶力和外荷载的能力,并且将原有两套模具变为一套模具,减少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制造成本。
C N 2 0 5 2 4 4 6 4 8 UCN 205244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由护口钢环(1)、钢筋骨架(2)、预应力钢丝(3)、薄钢筒(4)、承口钢圈(5)、内衬混凝土(6)、外层混凝土(7)、注浆孔(8)、插口钢圈(9)组成,护口钢环(1)焊接在钢筋骨架(2)上,承口钢圈(5)和插口钢圈(9)分别焊接在薄钢筒(4)两端,在薄钢筒(4)内侧浇筑内衬混凝土(6)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薄钢筒(4)外侧缠绕预应力钢丝(3),将带有护口钢环(1)的钢筋骨架(2)放置在预应力钢丝(3)外侧,通过浇筑外层混凝土(7)使其成为一体,在插口钢圈(9)上开设注浆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丝(3)缠绕在薄钢筒(4)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钢筒(4)里的内衬混凝土(6)由内模(12)与钢筒(4)之间形成的空腔浇筑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钢筒(4)和内衬混凝土(6)组成管芯与外模(13)之间浇筑带有钢筋骨架(2)的外层混凝土(7)。
2
CN 2052448 U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
1/2页
[0001]
涉及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此种管道用于有压输水非开挖安装建设工程中。
背景技术:
[0003]目前工程中应用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包括混凝土管芯以及位于混凝土管芯外的外圈钢筋混凝土,其混凝土管芯是由钢筒和钢筒内、外两侧混凝土组成。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两次混凝土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钢筒内、外两侧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管芯,当其强度达到70%时在管芯外壁混凝土面缠绕预应力钢丝,而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带预应力钢丝管芯的外圈钢筋混凝土。
[0004]在顶进过程中,承受顶力是由管道外侧的混凝土厚度和强度决定,由于外层混凝土不是由同时间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存在强度、收缩的不一致性,在承受顶力和外荷载时,整体受力存在差异。另外,因管道制作要完成两次混凝土浇筑成型,需要配置两套不同规格参数的模具,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在模具设备上增加了投入,提高了整个管道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制造成本更低、混凝土结构整体性更一致的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从而减少管道模具的投入,以达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的基本原理是在钢筒与内模之间内衬混凝土,预应力钢丝直接缠绕在钢筒外侧,再以由钢筒和混凝土内衬组成管芯与外模之间浇筑带有钢筋骨架的混凝土。
[0007]本实用新型由护口钢环(1)、钢筋骨架(2)、预应力钢丝(3)、薄钢筒(4)、承口钢圈(5)、内衬混凝土(6)、外层混凝土(7)、注浆孔(8)、插口钢圈(9)组成,护口钢环(1)焊接在钢筋骨架(2)上,承口钢圈(5)和插口钢圈(9)分别焊接在薄钢筒(4)两端,在薄钢筒(4)内侧浇筑内衬混凝土(6)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薄钢筒(4)外侧缠绕预应力钢丝(3),将带有护口钢环(1)的钢筋骨架(2)放置在预应力钢丝(3)外侧,通过浇筑外层混凝土(7)使其成为一体,在插口钢圈(9)上开设注浆孔(8)。
[0008]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解决外层混凝土由于两次浇筑所带来的强度、收缩的不一致性,有效提高了管道承受顶力和外荷载的能力,并且将原有两套模具变为一套模具,减少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由护口钢环(1)、钢筋骨架(2)、预应力钢丝(3)、薄钢筒(4)、承口钢圈(5)、内衬混凝土(6)、外层混凝土(7)、注浆孔(8)、插口钢圈(9)组成。
3
CN 2052448 U[0010]
说 明 书
2/2页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筒内衬混凝土成型的结构示意图,由薄钢筒(4)、承口钢圈
(5)、内衬混凝土(6)、注浆孔(8)、插口钢圈(9)、顶模(10)、底模(11)、内模(12)组成。[001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层钢筋混凝土成型的结构示意图,由护口钢环(1)、钢筋骨架(2)、预应力钢丝(3)、薄钢筒(4)、承口钢圈(5)、内衬混凝土(6)、外层混凝土(7)、注浆孔(8)、插口钢圈(9)、顶模(10)、底模(11)、外模(13)组成。具体实施方式:
[0012]首先将承口钢圈(5)和插口钢圈(9)分别焊接在薄钢筒(4)两端,并在插口钢圈(9)上开设注浆孔(8),然后将带有承口钢圈(5)和插口钢圈(9)的薄钢筒(4)放置在由顶模(10)、底模(11)、内模(12)组成模具中浇筑内衬混凝土(6)使其形成一体即管芯,通过蒸汽养护最终脱模后在薄钢筒(4)外侧缠绕预应力钢丝(3),将护口钢环(1)分别焊接在钢筋骨架(2)两端外侧,并将带有护口钢环(1)的钢筋骨架(2)放置在完成缠绕预应力钢丝(3)后的薄钢筒(4)外侧,通过由顶模(10)、底模(11)、外模(13)组成的模具浇筑外层混凝土(7)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蒸汽养护后进行脱模,最终形成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
4
CN 20524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5
CN 20524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