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国家调度中心职责:负责跨大区电网间联络线的调度管理; 大区电网调度中心的职责:负责所辖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地区……职责:管理范围的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调整。
2.SCADA系统:数据采集和监控的英文缩写,它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功能,也是地区或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它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的显示和记录、命令和控制、超越告警、实 功能:1)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2)馈电线运行数据检测;3)馈电线无功控制;4)馈电线电压调整。
息的打、解包;传输差错的控制;异常情况处理。
20.动态安全分析:校核电力系统是否会因为一个突然发生的事21.遥测:即远程测量,将采集到的被监控发电厂或变电所的主要参数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
22.遥信:远程信号,将采集到的被监控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设备状态信号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
23.遥调:远程调节,从调度中心发出命令实现远方调整发电厂11.计算机网络:把地理上分散的,以能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故而导致失去稳定。 合。
功能:1)数据传送 2)共享数据、数据库、软件、硬件3)提高可靠性4)分担负荷
12.为什么要乘系数? 维持输入模拟量与A/D输出值保持线 省级…职责:在保证全网安全经济的前提下,负责本网的安全运行; 数据)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备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
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的建立、数据预处理、事故追忆PDR。 3.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的主要作用:1.使调度员熟悉本系统的运行特点、熟悉控制系统设备和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的使用2.培养调度员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3.试验和评价新的运行方法和控制方法
4.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按其功能分成四个子系统: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2.信息传输子系统3.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4.人机联系子系统
5.远动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它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设备。 安装于各发电厂、变电所内,负责采集所有发电厂或变电所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的参数;监视并向调度中心传送这些参数;执行调度中心发往所在电厂或变电所的控制和调节命令。
6.物理层数据传输规约:建立、保持和拆除数据终端(DTE)和数据传输设备(DCE)之间的数据链路的规约,规定其机械、电气、电信号特征及功能、并通过数据链路实体之间进行比特流传输,需要一条实际的链路进行连接
7.网络接线分析:根据开关状态和网络元件状态由电网的节点模型产生电网的母线模型的过程。要求:可靠、方便、快速。网络元件:开关、发电机组、负荷、电容器、变压器。
8.状态估计: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量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 )主要来自SCADA的实时数据,在量测不足之处可以使用预测及计划型数据做为量测量。另外也可由基尔霍夫定律得到部分必须满足的为量测量。 9.霍尔模块的特点:①一二次完全绝缘,绝缘电压可达50kV②响应速度快,小于1us③工作频率0-100kHz,0-50kHz精度达0.5%,50-100kHz精度达1%④过载能力强,可达20倍⑤既可以测电流,也可测电压、功率
10.馈电线自动化(FA):保证馈电线安全优质供电的自动化装置或系统。
性关系
13.傅立叶算法为何有误差?如何解决? 当采用多路转换开关进行顺序采样时,由于多路转换开关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通过一个物理量,采样电压电流时有时间差,产生采样数据的相位差,故……用移相法进行校正
14.预想故障分析:针对预先设定的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及其组合,确定其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是EMS中最主要的安全对策软件,使用对象是调度员。
功能:(1)按调度员的需要方便的设定预想故障;(2)快速区分各类故障对系统的危害程度;(3)准确分析严重故障后的系统状态,给出结果。
15.状态估计定义:由较少而又包含错误的量测数据尽可能得到完整而正确的实时网络状态。
分类:主配电网估计、沿馈线的潮流分布。
功能:1)量测系统分析和量测配置优化;2)实时网络接线分析;3)状态估计;4)检测与辨识不良数据;5)网络状态监视;6)维护母线负荷预报模型;7)量测误差的在线估计;8)变压器抽头估计;9)量测系统模拟。
16.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无需额外通信线路、高度的可靠性、经济性、可以同时传输语音和远动信号。是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信道。17.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频带宽、通信容量大、衰耗小、误码率小、
中继距离长、不怕雷击、不受外界电磁干扰、抗腐蚀、保密性好、敷设方便
18.电隔离技术原因:①使低电压输入电路与大功率电源隔离②外部现场器件与传输线同数字电路隔离,以避免计算机受损③地回路电流与地线的错接而带来的干扰④多个输入电路之间的隔离。 19.传输层传输方式作用: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和复位的控制;信
或变电所的运行参数。
24.遥控:远程命令,从调度中心发出改变设备运行状态的命令。25.数字值:直接以数字的形式输入给RTU的物理量。 26.事故追忆:把事故瞬间及事故以后且包括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有关遥测量记录下来送往调度端。
27.事件顺序记录: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按先后顺序记录下来。
28.线性分组码:码字中的信息组与监督位是线性关系。 29.主机:负责处理数据和网络控制,同时还是执行网络协议的中心机。
30.通信控制处理机:控制本模块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31.网络总线结构:各个工作站均挂在一条总线上,各个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控制节点。
32.数据通信:由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来完成编码信息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