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科教研究 新时期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倪浩芳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浙江金华 321 004) 摘要: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当中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实验室建设以及管理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和爱 岗敬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工作以及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与关键。此文针对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当中普遍的存在的缺少规划、 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进修培训较少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加强长期有效的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实 验技术队伍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验技术队伍 实验室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 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 79 5(20I 3)05(b)--00 2 5—02 实验室已成为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学 1.2实验技术方面的队伍进修的培训比较 等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课。岗前培训包括于 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的重 少 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要阵地,衡量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水平的 绝大多数的高校比较缺乏对于实验技 实验室制度的了解、学校的熟悉、团结 高低,不仅要看实验室所拥有的先进仪器 术人员培训以及学习进修方面的重视度, 协作和服务意识的培养等。 经过了一段时 设备,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高效的实 使得实验技术人员长期得不到相关专业知 间的岗前的相关培训,新进的实验技术人 验室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看实验室是否 识方面的技能培训,使得他们的理论水平 员水平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实验室工作当 拥有一支素质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精 以及技术储备得不列及时的补充以及于提 中。 干高效的实验技术队伍。因此,建设一支高 高,从而导致了实验技术人员在面对比较 其次,要积极的开展业务方面的培训。 素质、高水平、爱岗敬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 深层次、更加高难度的教学科研项目的时 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影响着实验 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 候,往往的显得底气非常不足、非常力不从 教学水平,在于知识经济时代,每个实验技 重要保证。在当前重视科研、论文的形势 心。这不仅仅阻碍了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素 术人员都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下,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受到了很大的冲 质的提高,也是非常不利于实验教学水平 及时的补充以及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及 击。为此,应考虑如何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 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的。 技术储备等,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生 伍的培养,更好的发挥着实验技术队伍的 1.3实验技术队伍方面结构的不合理 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强化英语培训、 作用,为了实验室在高校教学、学科,科研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实 在职学历培训和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普 建设以及干创新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 验室建设的比较薄弱的环节,当前普遍的 及培训等。 用,已经成为下一时期实验室建设的主要 存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以及女性比例相对 再次,要定期的召开学习培训经验方 内容和关键环节。 较高 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学历相对偏低、 面的交流会。由高校人事处以及实验室管 高级职称人员相对偏少等等,结构非常不 理处进行组织,每年至少都要召开一次学 1当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合理的现象,缺乏对于实验室具有丰富管 习培训经验交流会,由当年参加专业技术 1.1实验技术队伍缺少规划,不被重视 理经验的高水平人才,缺乏对于现代化和 培训的人员以及于参加全省乃至全国各种 由于学校长期的受到“重视理论,轻实 高精仪器使用与管理的相关专业的人才, 与实验教学、实验管理、实验技术等相关会 践,重视知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缺乏对于电工学知识熟悉的维修人员。在 议的领导以及老师们介绍他们参加培训的 绝大多数高校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缺少长 许多的高校的现有实验技术队伍中,有相 相关精神以及于经验和体会,使实验技术 远目标和长期规划…,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 当的一部分实验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以及 人员对于全校乃至全国的同行们在近期所 把教学队伍、科研队伍视为教职工队伍的 其专业并不对口,而是从非相关专业、岗位 开展的工作,取得的专业经验以及今后发 主流,而把实验技术队伍当作一般的教学 转行而来,造成了专业技能比较的单一,无 展的趋势以及方向有一个较比较全面的了 辅助人员,对他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 法保证仪器设备功能最大限度的使用。仪 解,最大程度的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学习以 实验技术队伍的认识基本停留在“重使用、 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实验技术人员只 及培训的积极性。【4 轻培养”阶段。与相同学历、相当专业技术 能够向厂家或者销售方等进行求援,导致 2.2合理的进行定编。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结 职务的教师相比,实验技术人员在校内津 了维修周期比较长,而且维修费用比较高, 构 贴、职称评定、晋升、培训进修和激励机制 对于某些在国内没有维修部门的进口仪 高校应当根据教学、学科、科研建设以 等方面普遍存在明显差距。在绝大多数高 器,耗费的时间以及经济成本就会更高。_2 ]及人才培养等相关需求,结合与不同的学 校,教学科研队伍的老师职称晋升空间可 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面影响高校的 科、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规模 以从初级、中级、副高一直到正高,但实验 教学质量。 的实验室建设目标,分层次及类别确定于 系列的老师职称到副高就基本终结。 不同的人员在整支实验技术队伍中的最适 随着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大量硕士、 2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相关 合的比例,对于实验技术队伍进行科学的 博士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工作,这批人具有 举措 定编设岗。一方面来说,采用公开的招聘、 科研能力强、职称提高快等特点,但实验系 2.1要加强高校长期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 平等的竞争等措施,录用一批硕士以』_=人 列只能提升到高级实验师,严重挫伤了他 实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应当采取多种多 员作为专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对于高水平 们工作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就造成了 样的形式,而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培 的技术人员,引进的条件应该相对宽松些, 许多高学历、高层次的年轻人不安心在实 训的手段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整体的素质 不应当局限于学历、论文、年龄等;另一方 验室工作,有机会就想调离实验技术队伍 水平,不断提高其科研人员水平,从而大大 面来说,通过人事制度的相关改革,从教师 转向教师科研岗位。最终导致实验技术人 提高工作绩效。 队伍当中分流出一批比较懂实践、实验教 员队伍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首先,要对于新入职的实验技术人员 (下转28页) 作者简介:倪浩芳(1986,9~),女,汉,浙江嵊州,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实验室管理,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法政 学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 5 2013 NO 1 4 Ohtna Eduo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科教研究 性和创造性不能被充分调动。 的问题。这里所说“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 业需求的前提下,对学校的条件与资源进 (4)9币资力量薄弱。自然地理条件 教给学生科学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开 行全面分析,确定合作内容,做到因材施 相对较为恶劣,远离内地,社会经济发展水 展实践活动的具有双重技能的教师,针对 教,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校内实 平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高学 高校教师队伍缺乏,特别是实践教学 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把学校的 历、高水平人才不愿到从事高等教育 老师短缺的问题,通过校企业合作“双导师 智力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更好地结合起 工作,造成高校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特别是 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聘请企业 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取得“l+1> 学科带头人缺乏,严重制约高等教育 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学导师, 2”的协同效应,从而使校企双方产学一体 事业发展和 才培养。 使校内的理论教师与企业的实践导师“合 化合作真正实现长效、互惠、可持续发展。 3.2校企合作“双导师制”模式在高校 二为一”,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解决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缺乏的 4结语 (1)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道德体验。实 问题。企业的生产线拥有充足的设备,相比 虽然,高校推广实施校企合作“双 践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社会实践可以 学校实验设备而言,这些设备的可操作性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从高校的发展 让学生明辨是非、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帮 强、过程环境更加真实,是学生进行实践学 现状还是企业成长状况分析,都存在较大 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通过企业的实践锻 习的宝贵资源。在企业为学生指定实践导 困难,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培养 炼,必然给学生提供道德体验的机会,让他 师,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让学生综合 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良好、职业道德高 们在劳动中感知真、善、美,辩明假、恶、丑,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操训练,这种真 尚、专业技术娴熟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实的实践感知与学校模拟实验相比,其效 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为推进经济 方式,因此,校企合作“双导师制”人才培养 果不可同日而语。另外,学校与企业共建实 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管理部门、高 模式对培养“靠得住”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 训平台,甚至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可以有效 校、企业等部门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积 的意义。 解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缺乏的问题。 极探索和大力支持。 (2)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结合。 (5)实现学生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 “双导师制”保证了高校的教学工作在 接。“双导师制”构建了学校与社会联合培 参考文献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 养学生的新载体,建立了学生实习、就业的 [1】石沁禾.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的培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从而 长效互动机制。学生通过到企业这个全真 途径[J】.管理科学,2011(5):36. 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知识型的技能人才。在 环境下进行实践锻炼,可以极大地提高自 【2】安建华.加大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校内导师合理使用理论性教学方法,学生 身技能,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体验,从而 ——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 探刻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 实现由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升华,对促 报,2003(1):66. 企业导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 进学生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更为重 【3】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 中运用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所以,这 要的是 校企合作“双导师制 培养模式让 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l19- 种教学模式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接触工作岗位,可以 140. 特别在逐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因 【4】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 程中,需要大量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 此,这种“零距离对接”对学生的快速成才 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 具备娴熟实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校企 和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65-67. 合作“双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 (6)是深入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51丁佩芬.“双导师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以有效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 的有效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 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 合,对培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极 成功运作,依靠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密 (3):56-57. 为重要的意义。 切合作,校企双方找到了合作内容、合作对 [6郑发泰.顶岗实习“双导师制”的实践 6](3)解决了高校“双师”型教师不足 象、合作方式的最佳结合点。在充分了解企 ….现代企业教育,20l1(7):178-l79. (上接25页) 人员你队伍,增强实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术队伍作用的发挥[J】.实验科学与技 学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来, 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人去和积极性, 术,2010(3):173—174. 建立起一支学历、知识、职称以及年龄结构 其核心在于建立各种激励机制。 各个高校 [2】郑雪红,郑爱榕.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 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 需制定一套与教师科研队伍相当的职称评 设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J].实 定、给类津贴、岗位工资、绩效评比等, 验室研究与探索,20ll(9):348-350. 3结语 例如:设立优秀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奖、仪器 [3]刘思亮,田传军,邱炜韬,等.高校实验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在高校教学以 设备使用效益奖、实验技术成果奖、仪器设 技术人员职业幸福感缺失影响因素的 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素质不仅 备维修能手奖等各种奖项,设立实验系列 分析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 2 仅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实验教学水平,而且 正高岗位。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肯定成 (1) 88-190. 还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整体的发展,必须要 绩,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谢静,曹菱,傅凤英,等.实验技术队伍 给予足够的重视。各高等学校应该从提高 使他们有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保证队 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 对实验技术队伍的认识来人手,建立起各 伍稳定性。 与探索,2011(8):205-208,234. 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于积极引导、加强 激励绝不仅仅只是设立各种奖项、组织 【5】韩雪山,冯玉宽.与时俱进地提高实验 培训以及规范管理,来不断提升实验队伍 开展各种评优活动,它还深刻地体现在为 员的综合素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的整体的素质。伴随着高素质实验技术队 实验技术人员搭建能够展示他们才能、发 2004,25(3):66-67. 伍的成功建立,高校实验室终将会成为培 挥他们潜能的“舞台”,如为他们设立各种 【6】贾贤龙,许正荣,王碧清,等.谈实验技 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基金项目,体现他们才能的技能比赛等。【6】 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建立以及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至 2008(5):176-179. 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提高效率、加强效果 参考文献 以及使效益最大化。所以,为稳定实验技术 【1]王东梅,龚正君,陈钰.新形势下实验技 2 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