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定监护人过错责任有哪些

法定监护人过错责任有哪些

来源:爱玩科技网

法定监护人的过错责任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一、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监护人

妻子是可以做丈夫的法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配偶、父母、子女、及其他亲属可以担任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法定监护人范围如下: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3、未成年人的兄、姐;

4、成年人的配偶;

5、成年人的父母、子女;

6、成年人的其他近亲属;

7、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三、法定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是:

1、保护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综上所述,妻子是可以做丈夫的法定监护人的。如果要变更监护人,其他有资格监护的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父母的监护权,同时变更申请人为监护人。监护人是不可以指定的,法律上对于监护人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根据监护顺位进行判断。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