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应予立案: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这里的累计没有时间,只要是放纵走私的行为没有得到依法处理,那么,行为人每次放纵走私行为所致使国家损失的关税和其他的税款都应累计相加。相加到10万元以上的,就应当依法追究期刑事责任。
3、3次以上放纵走私或者1次放纵3起以上的走私行为的。
4、因收受贿赂而放纵走私的。构成放纵走私罪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特征要件,否则不构成犯罪。
一、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由什么构成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人民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走私犯罪的;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3、3次以上放纵走私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起以上走私行为的;4、因收受贿赂而放纵走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