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器
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 (档案名称:charger.prt)
1. File→Open, e:\\charger\\charger.prt,另存为xxx_charger.prt
2. 进入Modeling模块,将第5层作为工作层,设2、3层可见,其余均invisible
3. Edit→Curve→Parameters…,将Arc1、Arc2的一端和Arc3的两端(如图1所示)用拖
动的方式延长,见图2
Arc 3
Arc 2
将圆弧延长
Arc 1
图1
Arc 3
Arc 2
a Arc 1
4. 将Arc3移动到Arc2的端点a,(Edit→Transform图2→Translate→To A Point)
1
5. Insert→Free Form Feature→Sweep,选取Arc2、Arc1作为引导线,Arc3作为截面线,使
用默认参数创建曲面A
6. 将刚刚构建的曲面A隐藏,设第2层为invisible,第1层selectable
7. Edit→Curve→Arc Length…将Line4的长度设到10,再Preferences→Modeling…中将
Body Type设为Sheet,让Line 4沿图3中红色曲线做扫描,使用默认参数,生成曲面B Line 4 图3
8. Unblank曲面A,将图3中蓝色的曲线沿+Z方向投影到曲面A上面,Blank曲面A,除
工作层外将所有层都设为invisible,在曲面B和投影曲线之间建立直纹面,选择By Point作为对齐方式,按图4所示的1、2、3三处指定对齐点(注:公差不能为0)
起始端
投影曲线
曲面B的上边缘
图4
9. 执行Format→Move To Layer命令,将投影曲线移至第10层,并设第10层位invisible,
将新生成的直纹面与曲面B缝合成曲面C,在图5所示的边缘上创建变半径倒圆角,在点1、2、3、4、5处分别取圆角半径值为15mm、15mm、12mm、20mm、12mm,其余取默认值
2
3
4
5 2 1
图5
10.Unblank曲面A,使用面倒圆命令,在曲面A和曲面C之间创建半径为2的圆角,设
最终生成曲面D 曲面A
曲面C
图6
11.Unblank曲面D,设第1层为selectable,如图7所示,用By Points的对齐方式在曲线
串5、6之间创建直纹面E(注:公差不能为0)
6
5
图7
3
12.Blank曲面E,执行拉伸命令(Extruded Body),选取Line 7作为截面线先后沿+X轴方
向和过Line 8的方向作两个拉伸片体F和G,拉伸距离分为40mm和45mm。将F和G缝合成缝合片体H Line 8
拉伸片体F
Line 7
拉伸片体G
图8
13.Unblank曲面E,将Line 7的两端各延长5mm,注意拉伸片体F和G也各自向两边延
伸了5mm。用曲面E作边界修剪片体H,再以H作边界修剪E,然后将所有片体缝合成缝合片体I
14.使用边倒圆命令在图9所示的边缘处创建半径值为2的倒圆角,如果倒圆角无法创建,
可能是做直纹面时公差设得太小了,在允许的范围内设着将公差放大一点,再试一次
片体I
后倒这条边 先倒这条边
图9
15.Unblank片体D,首先以D作为边界修剪片体I,然后使用patch命令,将修剪后的I
作为工具片体,D为目标片体,最终生成片体J。在图10所示的边缘用边倒圆命令创建半径值为1的倒圆角
4
注:这里有一 很小的线段 R=1
图10
16.将片体J向内增厚1.8mm生成实体,Blank片体J
17.设层4为selectable,再Modeling Preferences对话框中将Body Type设为Body,拉伸图
11中的外轮廓,使用Trim To Body的方式,拉伸方向沿+Z轴方向,Taper Angle为-2° 18.拉伸图11中的内轮廓,使用Trim To Face/Plane,同样沿+Z轴方向,选择增厚实体的上表面作为修建表面,Taper Angle为2°
修剪到这个面
外轮廓
内轮廓
脚2 脚1
图11
19.使用边倒圆命令,对图2中所示的边缘创建半径值为0.5的倒圆角
先倒这些边R=0.5
在孔边缘倒圆角 R=0.5
图12
5
20.选择图11种脚1的那些截面线拉伸,用Trim To Body方式,沿+Z轴方向做拉伸,Taper
Angle=0。用同样的方法拉伸脚2,沿XC-ZC平面做镜像。
沿此平面做镜像
图13 21.执行Format→Move To Layer命令,将基准平面移至61层,除工作层外,设所有层invisibl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