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加与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加与减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加与减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计数棒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计数棒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用计数棒演示“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使学生懂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的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计算的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7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三、拓展。

1.分一分,7根香蕉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教材P37第二题) 师:动物园阿姨买了7根香蕉,想分给两只猴子吃,这可难倒阿姨了,他不知道要怎么分,请同学们帮帮阿姨看怎么分。 (通过摆计数棒来完成并讨论交流。)

2.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中的算式分别此傲视什么意义?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交流并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数学游戏

第 5 页

同桌两人玩7的数字组成游戏(伸手指,或口头说) 4.完成练一练的其他题目。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加减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周围的生活,把你发现的生活中得数是7的加减法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5+2=7 7-1=6

1 2 3 4 5 6 0 7 7 6 5 4 3 2 1 教学反思:

《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分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

第 6 页

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范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

第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