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常考人物及其常考理论
1.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代表作:《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地位:(1)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的学科
(2)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基础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代表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准)、《母育学校》
理论:(1)“泛智”教育
(2)教育适应自然
(3)班级授课制
(4)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循序渐进等原则
3.卢梭
代表作:《爱弥儿》、《忏悔录》
理论:(1)自然教育思想
(2)儿童本位教育观
4.康德
代表作:《康德论教育》
地位: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5.裴斯泰洛齐
代表作:《林哈德与格鲁德》
理论:(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
(2)西方教育史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3)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6.洛克
代表作:《教育漫话》
理论:(1)“白板说”
(2)“绅士教育”
7.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
理论:(1)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传统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3)儿童管理的理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这家话强调了加强对儿童的管理。)
(4)教育性教学原则。(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首提出。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5)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8.杜威
代表作:《民主与教育》
理论:(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3)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4)教学方法。(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9.赞可夫
代表作:《教学与发展》
理论:(1)核心理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2)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10.苏霍姆林斯基
代表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
理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
(二)国内常考人物及其常考理论
1.蔡元培
代表作:《中国伦理学史》
理论:(1)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尚自然、展个性。
(4)主张教育。
2.陶行知
代表作:《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
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核心理论:生活即教育)
3.陈鹤琴——中国福绿贝尔
代表作:《家庭教育》
理论:(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教学论:做中学,做中做,做中求进步)
4.黄炎培
代表作:《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东南洋之新教育》
理论:(1)职业教育思想。(教育目的:为“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造就新型知识分子”服务。
教育方针:社会化——强调的是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
科学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
“知识与技能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