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来源:爱玩科技网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下表是某地风频资料,请判断此地风筝最经常的飘向是: 风向 频率 东北偏北 16 东北 44 东北偏东 12 东 20 西南偏南 西北偏西 24 8 西北 18 A.西北偏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图1表示“某大型企业所属分厂在各地的分布”,据图回答2~3题。 2、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A.啤酒厂 B.制糖厂 C.冶金厂 D.高级时装厂 3、该企业所属分厂形成图1所示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廉价地区 B.接近能源基地 C.接近原料产地 D.接近消费市场

读图2“某城市及周边区域不同阶段农业地城类型变化图”,回答4~6题。 4、图2所示地区可能分布在: A.长江三角洲 B.鄱阳湖平原 C.墨累—达令盆地 D.美国大平原

5、有关农业地域类型I的正确叙述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B.农业地域类型工劳动生产效率高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 6、导致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的发展 B.科技进步 C.人口素质的提高 D.气候变暖

图3中各点数字为相对于同一基点的实测高程, 单位为米,其中A为该区域的最高点。回答7~8题。 7、图3中a、b、c、d四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a B.b C.e D.d

8、图3中可能发育小溪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有重大影响。据图4回答9~10题。 9、图4中阴影所示为上海—民居坐落状况,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更有利于减小风速 B.更有利于降低湿度 C.更有利于通风降温 D.更有利于采光

10、2005年8月6日台风“麦莎”在浙江省温州附近沿海登陆时,从防灾角度考虑,你认为图中民居应该重点加固哪面窗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5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大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日江苏省扬州市(约32.5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A.32.5 B.79.5 C.45.50 D.66.50

1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缩小

B.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

下表是我国主要流域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情况表。据表回答13~14题。 流 域 极值比 丰水期4个月占50~60 全年百分比 60~70 50~60 50~60 80~90 70~80 长江流域 2~5 黄河流域 3~6 澜沧江流域 珠江流域 2~4 2~3 甲河流域 5~7 乙河流域 1~2 0

0

注:极值比表示河流年际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13、下列说法能正确反映表中内容的是

A.表中所列河流均以雨水补给为主 B.乙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 C.表中各河均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D.甲河补给以季节性冰雪融水为主 14、乙河流域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土地沼泽化 C.森林锐减 D.水土流失

图6所示区域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 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图中虚线表示一次 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6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250m B.1500m C.2000m D.500m 16、图6中铁路是指:

A.京九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包铁路 D.陇海铁路

图7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期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 热量增加 18、图7中反映出的变化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产量产值肯定提高 D.生态环境一定得到改善,朝着良性循环的 方向持续发展

读图8,a、b、c分别表示三种地理要素, 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19~20题。 19、若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形成的气候、

地形、河流等区位因素。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8中最适宜城市形成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若a、b、c分别表示影响农业生产的降水、 热量、光照等气候要素,则图8中与吐鲁番 盆地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双项选择题:

图9中ab、df线段为地球公转到近

日点附近时某日晨昏线,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季节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B.澳大利亚西南沿海炎热干燥 C.华北平原小麦在田间生长 D.南亚地区正遭受洪涝灾害 22、关于图9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③②④ B.①地在④地的东南方,②地在③地的西北方 C.①地位于西半球,②地位于东半球 D.此时②地的日期比③地晚一天

图10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图10中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线与2000米等高线一致 B.b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c线以西地区为内流区

D.d线大致是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24、下列关于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二、三级 阶梯

B.经过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太湖平原等农业区

C.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跨越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图11是“某地某日气温及全年昼夜分布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依据图11中哪些信息可以判断出M点是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A.纬度分布 B.山地走向 C.昼夜长短年变化 D.降水量季节变化 26、有关本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在东岸 B.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C.棉花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 D.有大面积草场分布

图12为“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及附近水域水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12中甲河口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的盐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沿海架上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资源 C.河口北岸比南岸泥沙淤积严重 D.河口处岛屿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 28、关于该地区水域水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渔场水质状况较差 B.离河口越近,水质状况越好 C.乙水域有热水排放影响水质 D.冬季水质状况好于夏季

图13是甲、乙两地各月温度差曲线(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柱状(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14中有两幅图是甲、乙两地的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①—乙 B.②一乙 C.③—甲 D.④—甲 30、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气候都是雨热同期 B.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相似 C.两种气候都分布在西岸 D.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B 21 BC 2 A 12 B 22 BD 3 D 13 C 23 BD 4 C 14 A 24 AD 5 B 15 D 25 AC 6 A 16 B 26 AC 7 A 17 D 27 CD 8 B 18 B 28 AC 9 D 19 B 29 AC 10 C 20 C 30 A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