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计划

高中计划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一章 始于高中:与自己赛跑的成长竞赛

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东西重要的多。

我的高中我做主

有点激动与向往,有点忐忑和紧张,不管如何,你终于迈进了高中的门槛。对着日历扳着手指数数,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人畅想,在三年后“遥远”的高考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希望命运之帆把他们带进一所名牌大学,然后开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问问他们如何实现?他们脱口而出、理直气壮:“好好学习呗!”你猜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吗?你想怎样度过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这段时间?你是想稀里糊涂地沿着别人设定好的轨道走一步算一步?还是想真正认识你自己,走出一条自己做主的无悔高中路?你是想还像以前那样零敲碎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被动地等待高考那两天的到来?还是主动出击,挖掘出全部潜能,最终收获金色的梦想? 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已经有了答案。你的高中当然应该你自己做主!

确定目标

目标能让我们产生积极性。我每次外出演讲,几乎都会调查一下同学们起床的情况。这个问题通常是:回想一下你新学期开学的前一两个月,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伸伸懒腰,嘟囔着“唉,一天又开始了”,还是眼睛一亮“Aha!新的一天来了!”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笑声中举手同意前一个答案。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高中同学过得还是比较“洒脱,自在”。前面说的两种状态区别其实很简单:没有目标,就是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有了目标,就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有做不完的事情。

目标能引导我们发挥潜能。你跑过马拉松吗?你有过长途跋涉的经历吗?如果没有可以在假期试一下。如果你报名参加迷你马拉松10公里跑,那么跑到8、9公里的时候,你就觉得很累了;但是,同样是你这个人,如果报名参加的是马拉

松全程42.195公里,很奇怪,跑了20公里、30公里也不觉得累,直到快到终点的时候才觉得累。这是为什么?因为远大的目标能发掘出我们的潜能,做到自己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目标能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很多在学习中陷入困境的同学常常混淆了学习本身和学习成果。他们以为只要保证了学习时间,只要一刻不停地在看书、做题,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他们忙碌就心安,以为学习本身就能保证成绩。但实际上,成果的尺度不在于学了多长时间,而在于学会了多少东西。制定目标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学习本身转移到学习成果中来,能够让我们定期反省自己,检查学习进度和实际效果。

不要害怕勾画未来的蓝图,不要怕在别人面前说出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一个人只有对他追求的理想有强烈的愿望,他才可能投入全部的精力。即使我们最终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我们也一定会比原来做得更好。马拉松全程没坚持下来,跑到30公里也比迷你马拉松10公里跑得远。更何况,在努力的过程中,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东西重要的多,考上大学后你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

那么,怎么样制定属于我们自己的目标呢?

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中短期目标。2004年暑假我在邯郸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当着全场1000多名同学的面,说他30岁前要赚得人生第一个100万,我们全场为他热烈鼓掌——这是他的长期目标。但是,就算是你暂时还没有长远的打算也没关系,上了大学你有充足的时间来盘算。你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考什么大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人生的起点。

制定目标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跳一跳、够得着”,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我2005年暑假去营口跟全市中学生有一次交流,演讲之后有很多纸条递上来,其中一个纸条上面写着“高皓哥哥,我会在高三全力以赴,一年后你在清华园等我。”我把这句话念出来,现场很多同学被他的精神感染,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很钦佩这位同学的勇气,也衷心祝愿他好运,非常愿意在第二年新生入学时见到他。但是我不鼓励每一位同学都向他学习,都以清华北大为目标。制定目标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目标定得太高了,怎么够都够不着,久而久之会给自己带来深深的挫折感,打击自信心;制定目标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不用跳就能够得着,这样的目标没有丝毫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希望大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实事求是地制定一个总目标。

制定目标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目标必须清晰、明确、具体。有记者问美国财务专家刘易斯·沃克:“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请沃克详细解释,沃克说:

我在几分钟之前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就必须先找出那座山,计算你想要的小屋的现值,考虑通货膨胀率,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你还要算出,为了实现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你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是如果你只是说说,梦想就不可能实现。梦想是愉快的,但是没有配合实际行动的模糊梦想,就只是妄想而已。

你不要只对自己说:我要考很高的分数,上一所名牌大学。你要考上哪一所名牌大学?为了考上这所大学你要在高考中考多少分?是620分还是650分?为了能达到这样的总分你各科应该达到多少?具体分配一下,语文是多少,数学是多少,英语是多少?数学要达到130分,选择题要得多少,填空题,解答题呢?这个目标与我现在的水平有多大差距?我要在4次模拟考试中分几步来实现?泛泛的、空洞的目标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只有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才会激励你自己不断进步。

要把目标白纸黑字地写出来。先写出总体目标,再像我上面说的那样条分缕析,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中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目标。比如下个月的模拟考试我要达到多少分,各科的分数是多少。我刚上高三的时候,就是根据“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制定了总体目标——高考力争全市理科第1名,省高考前10名。具体到试卷则是针对考试的具体题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各科的应答分数和总分目标。在高三全年复习的一次次尝试和努力之后,我最后在高考时达到了这个目标。

写出来的目标要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文具盒、写字台或者课桌上,总之是每天目光会不断扫过的地方。时时提醒鞭策自己,不知不觉就在心中形成一把无时不在的标尺。有些同学可能很难为情,最显眼的地方别人也看得到,但是,看到了又何妨?看到了你就更没有退路可言,你就更得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然后是行动起来并且定期评估目标的实现情况。隔一段时间,比如两个星期,总结这一段时间的进步,看看自己距离目标有多远,是调整自己还是调整目标。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进步很快,在考试中超过了自己心目中的学习“对手”或者分数超过了620分,就可以把目标的标准提得更高一点;如果你发现当初的目标不

怎么现实或者客观条件不允许时,你也可以修改得低一些;如果你发现纯粹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目标没有实现,你就要好好反思一下,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经常检查评估,你才可能越来越接近你的目标。

安排计划:以高三为例

目标有了,你知道脚下的路通往何方,下一步,就是详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高三计划了。曾经有一位高三同学在信里这样跟我描述他的苦恼:

高皓大哥,我现在的状态太糟糕了!我差不多是班里最刻苦的学生,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走进教室,每天晚自习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有时还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好几个小时的书。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是越复习心里越没底儿,今天数学课,老师提问的内容我全不会,这可是高一的知识啊!我就马上拿起高一课本,看了一晚上,看得才算差不多,可是化学卷子就没做,明天老师上课就要讲解了啊!像这样的事儿每天都会遇到,每天做题、听课中我都会发现自己很多知识的空白点,然后就狂补一通,可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每天都是在修修补补,自己学得很乱。真是感觉知识要点天天有,试卷满天飞,令人手忙脚乱,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我以前是这么学的,高皓大哥,我觉得这样很没有体系,难道高三的复习真是这样吗?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高三的复习不是这样的!如果说高一高二的学习还可以零敲碎打、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随意性的话,成功的高三复习则是一场硬仗,需要有周密系统的规划和步步为营的攻略。你要想整个高三过得有效率、有条理,就得从头制定一系列计划,这样才能心中有数,不至于时常不知道该干什么,拿起这本书看看,又拿起那本书看看,漫无目的,毫无收获。计划有长有短,先跟大家说说宏观上的把握吧。

高三整个复习计划基本分为三轮。

第一轮,全面梳理,查缺补漏。在第一轮复习中,按着老师的统一安排,会根据课本将高中的所有知识全面、细致地重新温习一遍。这次复习的面应该铺得很广,原本没有掌握的内容,感觉生疏的知识,甚至一些较冷较偏的知识点都应该

覆盖到。对于复习中的盲点和做题暴露出来的错误,一定还要一丝不苟地彻底解决。第一轮复习是高考成败的关键。有很多高一高二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在第一轮复习中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稳扎稳打,在最终的高考中一鸣惊人;而有些原本基础不错的同学,却因为好高骛远,在积累实力的一轮复习中盲目追求技巧,虽然赢得一时的高分,却由于根基没有打稳,在冲刺的最后全面崩塌。 第二轮,系统整合,融会贯通。第二轮复习就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散布在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搞清楚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在做题上,则主要是针对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做一些较为综合的题目,提高自己全面深入解题的能力。关于这部分的详细内容,我会在后面的“网络化生存”中跟大家详细讨论。

第三轮,考前模拟,强化训练。经过前两轮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掌握得比较娴熟,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就应该进入高强度的高考仿真训练了。在这段时间里,要模拟高考的气氛和模式,把练习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对待。规定答卷的时间,把握自己的解题节奏;锤炼应试心理,积累临场经验;事后多做总结,找出自己的弱点所在,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比如,如果你的数学试题中选择、填空等客观题的解题时间和准确性还有待改进,就可以集中精力强攻一下这部分。这样你就会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应用特殊值法、回代法、排除法等提高解题速度;抓住细节和概念,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这三轮复习一定要步步为营,不计较一时一事、一城一池的得失,每一轮都完成自己的任务,千万不能顾此失彼,造成恶性循环。

说完全年的大计划,我们再一起细致入微地看看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这两天,我在一大摞厚厚的高三笔记中翻出了当时的计划表,现在拿出来跟大家来共享,可供同学们参考。

我首先做的是把一天的时间从头到尾地梳理一遍。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放学„„全部理清楚,让自己对一整天的安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找出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条块分割,划分成几个单元。我没有早起午睡的习惯,像下面这样的每天自习时间,对全天可以使用的时间一目了然。

12:25~13:25 午自习A(60分钟) 13:25~13:45 午自习B(20分钟)

第7节课 下午自习C(45分钟) 第8节课 下午自习D(45分钟)

18:00~18:35 小晚自习E(35分钟)

19:00~20:00 晚自习F(60分钟) 20:20~21:20 晚自习G(60分钟) 21:40~22:40 晚自习H(60分钟)

接下来是把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我当时安排的复习主要是按照几本第一轮复习教辅书展开的,这样每天完成的任务主要就是完成这些练习册同步复习内容。下面的表就是我在复习初期的日计划:

复习初期日计划表

自习名称 星期X A 一、三、五 二、四 六 B C、D E F G 一~五 一~五 科目 英语 化学 物理 —— —— 任务简称 《3+X导练》 《黄冈》 《黄冈》 错题订正 完成课堂作业 一~五 英语基础知识 《中学英语1+1》 一~五 一、三、五 二、四 日 数学 语文 数学 物理 《3+X导练》 《3+X导练》及试卷 《3+X导练》及总结 《黄冈》 H

一~五 —— 机动 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1)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每一门都要分配充分的复习时间; (2)在时间上保证各科交叉复习,以防效率降低; (3)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和兴奋点安排复习不同的科目; (4)各门课在时间安排上采用循环记忆法,加深记忆; (5)留出机动时间。

周六、周日特殊任务安排(部分)

星期X 时间段 任务 语文作文摘抄一篇 英语作文写一篇 六 19:00~20:00 20:10~20:30 21:00~22:30 《语文报》《21st century》及机动 日 8:00~11:00 总结一周课程、构建知识网络、查缺补漏 11:10~11:40 书报杂志 14:20~17:40 一周解题总结、错例分析、难题钻研

周六、周日侧重完成一些重要的积累、总结工作。在制定了周密的日计划后,我们再来看看周计划。

复习初期周计划表 科目 语文 数学 10月4日~10月10日 《100练》病句辨析 《黄冈》完成函数一章 10月11日~10月17日 《100练》易混词辨析 《中学数学参考》完成函数一章 英语 《黄冈试卷》两套题(同步) 《黄冈试卷》两套题(同步) 物理 化学 备注

力学综合复习 跟随进度 本周重点 英语 《3+X导练》力学部分 无机元素推断类综合 本周重点 数学 需要注意的几点: (1)以各科任务为导向;

(2)每周完成一个小专题的复习,与第一轮同步复习互相补充; (3)每周找一个科目强化训练,实施重点突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