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运梁车与架桥机的改造升级方案
作者:聂占国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15期
摘 要:为了确保传统运梁车与架桥机应用的合理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造。以此处理驮梁穿越隧道时超限问题,还能够降低拆装转运的安全风险。通过实践应用能够看出,在进行改造升级后,无导梁运架一体机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明显提升,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设备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传统运梁车;架桥机;改造升级
现阶段,我国开始应用无导梁运架一体机,该设备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而将传统设备改造为新的无导梁运架一体机,能够明显降低成本,还可以处理设备陈旧与闲置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对传统运梁车与架桥机进行改造升级,介绍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 1、传统运梁车和架桥机改造方案 1.1处理驮梁超限问题
原有架桥机的尺寸比较大,且分体式铁路箱梁设备高度超限严重,不能穿越隧道架设。在将其改造为运架一体机运梁之后,由于缩小尺寸大小,可以通过高架桥和隧道,满足具体施工要求,还能够提升箱梁通车时间,满足铁路隧道架设需求。 1.2简化桥隧连接处施工难度
通过应用无导梁运架一体机,可以在隧道口和内部实施架梁作业,作业程序与方法同无隧道工况。由于无下导梁,运架一体机能够架设在桥梁的首端孔和末端孔。 1.3改造可行性
对于新制作结构件来说,应当按照钢结构构件进行加工制作。通过对改造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运梁车与架桥机的主要部件,能够满足无导梁运架一体机改造方案要求。 2、设备升级改造的内容 2.1主结构部分
主梁应用钢材质加工,纵向划分为五个钢节段,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起来,便于现场组装和拆卸,满足设备运输尺寸要求。后车悬挂采用旧件进行优化改造,探伤旧件后,其余钢结构需要新制。
2.2支撑、转向与行走部分
在大车架下方安装行走轮组,前车架下单侧装设轮组(9个),后车架下册装设轮组(10个)。在每个轮组上安装走行轮胎。将双向缓冲油缸配置在前后车架下轮组,包含驱动轮组(14个)、从动轮组(24个)。在每一个轮组上配置转向油缸(1个)、角度传感器(1个)。角度传感器将信号反馈到自动逻辑编辑电子转向系统,利用控制液压阀控制转向油缸。将支撑油缸安装在设备后车架与辅助支腿上,满足转向作业后,设备载荷会通过油缸传递到地面上。在完成轮组滚动转向后,缩回转向支撑油缸,确保设备横向行走。 2.3起重部分
起重小车组成包含吊具、固定支架、卷扬机、变跨小车和滑轮组,卷扬机单身拉力为125kN,钢丝直径为30mm。滑轮和卷扬机通过旧件维修后可以直接应用,钢丝绳和其他构件为新购买构件。新制前后小车钢结构和吊具;新制导向滑轮;动滑轮和定滑轮使用原架桥机旧件,拆解之后进行润滑保养,检查轴承损坏情况,及时统计损坏数量并予以更新,滑轮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并且涂刷漆面。卷扬机使用原架桥机维修后应用。 2.4液压部分
改造时所应用的马达、油缸、泵和阀均为原有构件。将原有构件返回至厂家进行检修,新置外构件为知名品牌。减速机、马达、冷却器以及分动箱返厂大修理后应用。28套减速器和驱动马达,其中10套应用在前车上。原运梁车应用20套旧件,并且返回至生产厂家进行维护,将损坏配件与润滑油更换掉,并且开展通电试验,涂刷漆面。
將液压悬挂系统作为无导梁运架一体机的行走装置,每组悬挂油缸使用并联方式形成支点,对载荷进行自动化调整,均匀分配轮胎载荷,可以适应路面不平整。采用摆动轴悬挂,能够满足横坡的影响。在整机上分配不同调平点,利用单点调平方式,确保不同悬挂的承载一致。在产生超差问题时,可以自动报警和停车,明显提升行驶安全性。
悬挂具备重载升降功能,前车应用双作用缸悬挂,最大工作压力为28MPa,中位升降行程在400mm范围内;后车应用双作用缸悬挂,最大工作压力为28MPa,中位升降行程在300mm范围内。整个设备中包含驱动轮28个,其中前车驱动轮12个,后车驱动轮16个,驱动悬挂内安装减速机和液压马达。 2.5安全部分
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工作状态,所以需要适当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和安全装置。制动装置应用常闭方式,这样能够实现动力中断下的安全保护。走台和扶梯便于设备维修与检查,能够有效维护人身安全。通过设置故障报警装置、行程限位装置,可以显示出具体的故障位置和类别。设置驻车防溜制动装置、紧急停车装置,并且将紧急停车按钮安装在整车四角和关键部位,在整车行走时具备转向纠偏功能。将防倾覆检测装置设置在设备中,并且在隧道内设置自动驾驶功能。 2.6驾驶室
驾驶室应用原有架桥机外壳,并且喷涂油漆。优化配置控制部件,简化操作复杂性,以此扩大驾驶室视野,还能够显示出不同仪表的数据,便于紧急制动。确保安装装置与报警装置的齐整性。驾驶室位于大车架内,内部设置操纵台,在台面上设置操纵手柄、开关、显示仪器和按钮,还具备可调节式座椅。驾驶员可以在座椅上集中控制,便于操作。 3、设备改造升级的效果分析
在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后,无导梁运架一体机参数明显得以优化。整机重量为620t,外形尺寸为(93.7×7.3×8.6)mm,工作状态最大风级可达到12级,综合作业效率为每小时4.5km。重载与空载平地走行速度分别为4km/h、8km/h。在架设箱梁期间,不断应用设备的过孔功能、提梁功能、爬坡功能、运输功能及掉头功能,能够提示此次升级改造的效果,且设备技术参数满足设计要求。设备技术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高效完成各工况施工情况。设备使用的总体性能良好,且设备技术性和安全性比较高,隧道口架梁过程中,不需要预留辅助设备的放置空间,有助于简化作业工序,还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对传统运梁车与架桥机的论述与应用实践,明显降低企业设备的采购成本,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参考文献
[1]张勇华,李捷,,田安平.传统运梁车与架桥机的改造升级方案[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36(08):107-111.
[2]王英琳,尹卫,唐娅玲.三门湾跨海大桥40m/1300t级运梁车多车组安全控制系统研究[J].工程机械,2018,49(12):5-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