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额计量关系实证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额 计量关系实证分析 ■ 骆金龙陈丽珍王彩学(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的供给和需求平衡我国的出13能力和世界 内容摘要:本文推测存在一个特定的 人民的国际需求能力都受各自的收入影响。 币值,在该币值范围内,我国出口量 和币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出口量 建立模型 随着币值的升高而升高,在高出这个 吴莹等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中 特定值之后,人民币继续升值带来出 13"的下降,贸易的逆差。 得出一国的出El模型为:X=Kx(Y )。E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升值 出13" 其中,X代表该国的出口,Y 表示世界 国家的平均收入,E是本币相对于主要外 民币升值会减少我国的出口,增 币的加权平均汇率,a、b分别是Y 和E的 加进口,带来贸易逆差,币值转而 弹性系数,K是个常数项,代表该国在生产 . 下滑,进而由于贬值又带来出口 力和价格方面的状况。本文建立出口的需 增加,进13下降,贸易顺差,币值上升。实 求和供给函数如下: 证检验表明,升值对于收入和经常转移的 r n] 影响可以忽略,服务的价格弹性非常小,受 出1:3需求函数为: =K×(y r×I L }(1) 波动的影响也可以忽略,本文只研究对于 其中,P 表示我国出El品的平均价梅 出口商品贸易的影响。 Y 表示我国主要贸易对象的平均年收入; P表示国内市场上我国出口品相似产品的 数据选取及研究假设 平均价格;a,b表示弹 I!E系数。 本文选用1 995—2006年间人民币汇 出口供给函数为:A 、=K xl 』(2) 率数据(直接标价),汇率数值逐年降低, 其中,Y表示我国平均年收入;P 表示 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增高,我国的实际出 国际市场上与我国出口品相似产品的平均 口额非但没有下降而是逐年的大幅度上升。 价格;C,d表示弹性系数。 基于此,本文推测在某一个币值范围 假设出口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即 内,我国出口量和币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X =× =× (3) 关系,出口量随着币值的升高而升高,在 将式(1)、(2)两边取对数联立,则 高出这个特定值之后,人民币继续升值才 Lnx=LnK+aLnY+bLnP—bLnP 会出现一般理论研究的现象,带来出口的 Ln =LnK+cLn)。。+dLnP—dLnP 下降,贸易的逆差。本文选取了1 995— 由式(3)有,LnX LnK+ LnY— a 口 2006年的出口额与各年的人民币均值、收 ,_ ・+ L 入、价格作为数据分析源。 d——b d——b P 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币值与出口量的关 出口方程可改写为:LnX=£+flLnY 系,所以假定我国商品的出1:3需求量和供给 量只受商品的国际价格的影响;假设在分析 协h皿” (4) D 过程中,在某个特定汇率决定的我国出口品 其中,= 表示相似品的平均国际价格与 的国际价格下,存在某个汇率使我国出口品 平均国内价格的比值;Y和Y 都是汇率的函 数。将式(4)还原,两边求导并令X。=0得 并× 一 J, p、5、y求证与检验 我国出口函数计量模型为: LnX=8 +8ILnY+8 2LnY 8 3LnE+0 其中,£为随机误差项;E为直接标价 汇率;Y为我国的年收入,一般认为其值越 大,进口的越多,出口的也越多,所以估 计出的p 应该为正;Y 为主要贸易国的年 平均收入,其值越大,我国出口的越多,所 以估计出的p。也为正;如果在币值升到E 点前,我国出口量随币值的上升而增加,当 币值升过该点后,我国出口量随币值上升 而降低。由此预测,在E 前,p 为负;在 E 后,p 为正。本文为检验人民币升值和 我国出口数量的相关程度,首先对自变量 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检验其共线性,然 后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最 后检验回归效果和相关修正。 本文欲推导方程为: LnX=l8.3l5+1 554LnY+O 42LnY +3 445LnE 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 988, 拟合系数R一0.976,修正后的拟合系数 R 2=O 967,预测的标准差为0 116,杜 宾一瓦尔森统计量D—W=1 54。方差分析 表显示F统计量F=109 689,相伴概率 sig=O 000,说明方程整体回归效果显著。 于是由该模型得出13=1.554,一6 =0 42,y=3 445。据上文,当y为正数 时,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幅度还没有达到前 文所述的E 点。所以当令X。=0时,有升 3.445×)× 值顶点汇率: “1 554}if+().42 Y 表示Y对E求一阶偏导数; ] ’表 示Y 对E求一阶偏导数。 】 ’和丫[。分别 为主要贸易国家的边际汇率进口倾向和我 国的边际汇率出口倾向。该点即为理论上 我国汇率与出口关系的最值点,汇率达到 该点后我国出El额会沿着曲线下滑。 1.扬帆.人民币汇率研究(第1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ooo 2.许少强,马丹,宋兆晗 人民币实际 汇率研究(第1版l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