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习题 轻松创设情境
来源:爱玩科技网
教学时空 巧用教材习题轻松创设情境 ◇石 菁 了一刀两个人吃;现在老师有能力烙一张足够大的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 入或创设具有一定隋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 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薄饼,想请教大家:切l0刀够不够我们全班同学(56 人)吃呢?”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顿起,可又苦于无 处着手解决问题,自然愿意跟随教师进人新课学习, 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 感,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初中的数学课堂比较常 见,但高中数学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多数教师 在新授课教学中就忽视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从而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数学就变得难 以解心头疑惑。事实上,该晴境的设置资源来自于选 修教材的课后习题:“在圆内画n条两两相交的线 段,最多可以将圆分为几部分?” 如果生硬地将此题当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的 印象就只停留在纯数学问题的解答上,一旦教师赋 予该题以鲜活的生活背景,就很容易激起学生自然 学又枯燥,数学课堂变得鸦雀无声了。 一、从身边的生活说起,自然又贴切 探索新知的欲望,从而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也让学 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当然,背景的设置 是需要充分备课细致策划的,本例给出的56人,恰 好是n=10时候的值,也就是说,10条线段最多将圆 分成56部分,既合题,又合景,可谓一箭双雕。 孑L子曾说:“无言以教。”陶行知提倡:“行是知 之始,知是行之成。”情境教学一方面能够陶冶人的 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 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设睛境导人新课的方 法途径很多,但就高中数学的特点而言,利用现有 的教材习题进行创设,不用绞尽脑汁设计变量关系 或数据,可以遵从教学大纲的要求紧扣重点难点, 还可以一改学生对数学题目“枯燥无味”的陈旧认 识,可谓一举三得。 二、从学生偶像说起,自豪又自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从惊讶开始。有研 究表明,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偶像的力量不容忽视。 而在教学中利用偶像传递正能量,不但是当今多元 化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期盼和希望,也是我们教育工 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 密不可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 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学生既不感到遥远陌生,又乐意积极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角函数的性质》一节备 课时,笔者发现课后练习中提到了“三条人体节律曲 线均吻合正弦函数图像”,便从网页下载“智力+情 绪+体力”节律图,并在本节课大胆地进行了如下的 教学导人设计。首先利用十几秒时间让学生观看我 国1 10米跨栏名将刘翔在2004年夏季奥运会夺冠 的视频。时间虽短,但学生的热情瞬间高涨。教师可 配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合情推理》一节时,笔者 在课前这样给出情境:“老师做早餐时烙的薄饼,切 作者简介:石菁,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教师(山东泰安,271000) 60基础教育参考・2014/22 敦学时空 以即兴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同学们,尽管刘翔 的这次完美夺冠已过去数年,但每当我们看到这段 视频时,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 豪和荣耀。”就在此时教师话锋一转,表情神秘地告 知缘由,请大家与我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如此 一精力,调动相关的认知系统,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深 人的思考反思,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坚定学 习数学的一往无前的决心。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等比数列》授课时,教师 当学生唏嘘不已的时候,教师可直接给出教材的 课后习题设问:“在我国沙化面积逐年增加的同 诉学生:“其实刘翔夺冠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欲 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我国西部地区沙化的纪录片。 来,学生必然会带着疑问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中,以期顺利解惑。这样,在此隋境下学习本课,智育 时,每年以怎样的速度增加植树造林率才可以遏 德育兼备,数学课堂成了爱国教育的试验田,教师与 学生必将受益匪浅。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先通过逐层设疑, 由浅人深地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了正弦曲线的周期 性以及单调性与最值的出现规律,将重点知识、方法 落实到位后,才开始回扣课前的设疑。这样做,既确 保了重点知识重点落实,又让学生始终不敢懈怠,期 待疑惑的解开。在知识应用阶段,笔者将示意图(图 1)的曲线假设为刘翔在某个月内的“人体节律”,请 学生分析:他在哪天的综合状态最佳,比较适宜比 赛,并追加提问哪段时间状态回升适于逐步增大训 练量,这样既揭开了课前设疑的谜底,又回扣了重点 内容,一举两得。 日■2o09.T.1 3智力:l氐i■'l Ⅱ #力Ⅱ 图l “人体节率”示意图 在对本课进行后期反思改进中,笔者将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升华,在“数学价值体现的目标” 一条中,除了提出“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问题,并用 数学知识给予解决”、“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情”之外,又追加了一条:“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体 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本节课的完成就充实而精 彩了。 三、从国家大计说起,点滴从己做起 新颖而引人人胜的情境,能使学生投入更多的 制土地沙化?”这样,让学生通过对“增加量”和 “增加率”的区别认识,既加深了对等比数列的认 识,也明辨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区别和联系。 而作为本节课的课后延伸,学生从“量化”的角度 对环境污染有了明确的认识,进而懂得“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决非一句空话,“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执行起来也就不再困难了。 四、从社会热点说起,紧跟时代步伐 2013年1 1月,我国启动实施了“一方是独生子 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 笔者便以此为背景,通过改编高中数学选修 2~3课本第二章的课后习题来引入“条件概率”一节 的学习:假定生男孩与女孩是等可能的,现在已知一 个“单独”家庭中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则第二个是女 孩的概率是多少?(新课进行完后,可直接给出变式: 现在已知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男孩, 则另一个是女孩的概率是多少?)这样,条件概率教 学的抽象』生和易混点便在实事探讨中逐步化解了。 以上是笔者从教材实际出发,结合高中学生的 兴趣点,给出的情境创设的一些新点子,以期抛砖 引玉。 尽管情境创设的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但创 设情境应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使其成为课堂的 一部分。在教学中选择是否创设情境,创设何种情 境时,应首先考虑该情境是否能够很好地承载数 学知识,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张冠李 戴,舍本求末。旧 (责任编辑杨晶晶) 基础教育参考・201 4/22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