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法制教育研究
作者:张子春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2期
摘 要: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责任。据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法制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法制教育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 道德法制 法制教育 引言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提升,亦导致信息爆炸不断带到每个人面前,这其中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着不良思想的传递。由于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正在形成,其是非辨别能力对所有信息的甄别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身心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现状 1.法制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社会“唯成绩论”仍具有很大的市场,在这种现状下,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无法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相应地,在课堂上,教师重视对教材考试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易导致学生过分关注重点,而忽略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没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地整合和延伸,单一的教学形式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预期教学效果。[1]
2.教师队伍中存在法律专业知识薄弱现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多为非师范类专业,大多数没有过系统地、全面地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因此缺乏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这就导致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不能把法制教育相关知识、理念、思维带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法制教育模块的质量。 二、转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策略 1.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法制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队伍拥有专业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全面系统地了解熟悉法律专业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法制教育夯实基础。据此,教师自身应时刻保持求知欲,不断充实、提高、丰富自身的法制知识,尤其是深入学习、挖掘与道德法治课程教材相关的法律法制知识内容。同时,教师队伍应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法律认识,利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法制教育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合理消费”课目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把握《消费者权益保》,并通过结合课程内容中的法律知识,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良好地法律意识。[2] 2.转变法制教育教学模式
如何提高学生对法制教育相关内容学习的兴趣,是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须转变法制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思维,通过现实社会或周围环境中的真实案例或学生的兴趣所在内容,由表及里、以小见大,促使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理解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法制新闻播报”等诸多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法制教育内容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切身实地的做一次法官或者当事人,从多个方面学习到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促使学生在浓厚地学习兴趣中体会法制教育的巨大趣味。在“依法纳税”课目中,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建情境,引入、分析、讲解企业偷税漏税等行为,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法律意识,尤其是纳税意识,促进学生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合理使用现代化设施设备,拓展法制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更多更好地现代化设施设备。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先进的设施设备,比如鼓励学生观看相关的法制案例节目,让初中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形式的冲击下,全面地直观地感受到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在教材中的“抵制不良诱惑”课目,教师完全可以提供相关电视电影,以直观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毒品的巨大危害,从而起到远离毒品的警示教育作用。 4.增强学生学习法制知识的积极性
初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正确地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学生对法制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择选合适的教学内容、范围及重点等,更好地激发初中生对于该领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摒弃简单讲解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将具体地生活、现实地社会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了解、把握法制教育内容。比如,在“公民的权利”课目中,教师可以采用逐一提问、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同学们都具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等等和学生们的成长经历、周围环境有所联系的内容,以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并且,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果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地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更快地更好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去。 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法制教育的相关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良好氛围,并且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地道德品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奠定基础。据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须不断加强进行法制教育,以培育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拥有正确的法制观,力求不断培育全面综合性人才贡献。 参考文献
[1]余秀丽.浅谈初中道德品德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7(35):77-78. [2]胡燕.在初中道德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格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