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17年6月 Journal of Gree绿色科技 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1期 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分析 田海清 (广西省苍梧县木双镇林业工作站,广西梧州543115) 摘要:指出了松树患有线虫病的前期很难及早予以发现,一旦察觉到松树感染了此种病症,则与之相应的 危害范围已变得很大。因此针对松树感染的松材线虫病,分析了林间枯死的松树的外观症状,提出了松材 线虫的防治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28—02 嫩绿色。在感染疫病的后期,整个松树都会迅速枯黄直 l 引言 到转变为褐色或深红色。在整个松树枯死之后,某些松 近些年来,城乡各地的林业整体规模都在迅速扩 树上面的松针并不会同时脱落,在次年夏季来临以前, 大,然而面对新的形势,森林遭受病虫害威胁的现状也 这部分松枝就可能会陆续脱落。松树枯死之后,横截面 变得愈发严峻。在松树遭受的各种病害中,松材线虫病 的树干整体表现为蓝色的木质部状态。松树一旦发病, 在本质上属于威胁性较高的典型病害。从基本特征的 那么从松针改变颜色到整棵松树死亡,全过程持续不到 一角度来讲,松材线虫病也可以叫做松线虫病或者松树萎 个月。 蔫病,病情起源于松科植物内部的寄生性线虫 ]。对于 2.3 松突圆蚧致死松树的症状 松科植物来讲,松线虫病表现为较强的伤害性,同时也 松突圆蚧能够引发较大规模的松树死亡,此类病害 表现为相对较广的病害分布范围。针对松材线虫病应 本身表现为很大的伤害性。具体来讲,松突圆蚧能侵蚀 当因地制宜开展全方位的诊断,通过运用适当的诊断措 整个松树的枝条、树干与树根等,此类疫病表现为较快 施与诊断方法来精确判断松线虫病。在精确诊断的前 的发病趋势与较大的威胁面积。通常情况下,松突圆蚧 提下,才能密切结合松树患有松线虫病的基本原因,探 引发的松树疫病都会在9~10月之间发病,而从发病到 求适合的防治线虫病的具体对策。 大片松林枯萎,在这之间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段 。 早在1988年,南京首次出现了松突圆蚧引发的大规模 2林间枯死的松树外观症状分析 松树病死状况;在这之后,此类病害表现为迅速蔓延的 2.1 松材线虫病致死松树的症状 状况,截至目前已有几百万的致死松树。现阶段在各个 松材线虫本质上属于无脊椎的动物,此类线虫构成 年度内,致死松树一般都会超过1500万m。。由此可 了线虫纲的重要动物类型。一般情况下,松材线虫都会 见,松林大面积病死的现状将会带来过高的碳排放,进 寄生于松木内部,线虫具有1 mln的体长,整体表现为 而威胁到整个生态体系,同时也带来了很难估测的严重 细长的形态。每年夏季来临,新生长出来的松树嫩梢就 威胁。 会遭受天牛的啃食,而松材线虫就可以借助啃食后的林 2.4食叶害虫致死松树的症状 木表皮迅速进入林木,然后停留于松树内部。松木一旦 食叶害虫的典型表现就在于啃食松树的针叶,这类 遭受感染,那么林木上皮细胞与树脂道就会迅速遭受毁 害虫以松树针叶作为自身生长所需的养料。某片松林 坏 。在情况严重时,松木将会丧失自身具备的蒸腾作 如果出现较大规模的食叶害虫侵害,那么在较短的时间 用,以至于整个植株表现为快速失水的状态。在树干的 段里,松林内部的多数松树都会遭受啃食,进而表现为 内部,积聚的分泌树脂迅速减少,直到停止整个的积聚 树梢光秃的现象。经过观察可知,每年10月份都构成 过程。由此可见,松线虫病具备直接致死的作用,病死 了食叶害虫的最高发病时期。如果外温超过了22℃, 的松树将会停止代谢并且快速死亡。 那么食叶害虫将会迅速进行繁衍,进而体现为很强的扩 2.2松梢枯病致死松树的症状 散性能。因此通过总结可知,食叶害虫致病通常需要较 松梢枯病基本表现为松树树梢迅速萎蔫直到完全 低湿度与较高温度作为外在条件。某些地区本身具备 枯死。因此,松枯梢病能迅速侵蚀松树树梢,因此构成 较干燥的外在环境,或者处在较低海拔的地带;在此类 了上述的典型表现。从现状来看,松枯梢病在各种类型 区域中,松树将有较大可能遭受食叶害虫带来的 的松树病害中构成了典型性较强的一类疫病,与之相应 伤害 。 的处治难度也是相对较大的。松树在感染了上述病症 后,经常可见树脂减少分泌、松针逐渐泛黄并且失去鲜 3松材线虫的防治策略分析 收稿日期:201 7-05—03 作者简介:田海清(1 978),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方面的工作。 128 田海清: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分析 3.1强化行为,加强引导 为了从全方位的角度来防控松材线虫对于松林造 成的伤害,当地有必要强化引导,运用适当的措施 来指引当地开展松树病虫害的全面防控。强化引 导的措施有助于明确虫害防控的宗旨与目标,在此前提 下选择适当的防控措施__5]。 松材线虫具备十分显著的侵害性。树木在遭受侵 害之后,各个阶段都会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外在形态特 征。从目前来看,某些部门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早期防控 的价值所在,对此经常持有忽视的心态。然而实质上, 如果能及早开展松材线虫的疫病防控,那么将会有助于 挽救成片的松木。因此如果要提升整体性的防控水平, 那么各部门应当致力于密切配合,确保从根源上转变认 识。在必要的时候,针对各年度的病虫防控都要拟定明 确的机制,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防控虫害带来的 威胁,保护珍贵的林木。 3.2做好疫情监控工作 松材线虫病之所以很难彻底予以杜绝,究其根源就 在于欠缺实时性的疫情监控。对于松树来讲,松材线虫 病本身构成了伤害性很强的松树疫情,对此需要随时予 以监控。如果能做好实时性的松树疫情监控,就能从根 源上消除松线虫病的潜在隐患,确保在萌芽状态中消除 威胁 。 开展松树病害的全过程监测,这个流程不能缺少新 型技术作为保障。作为相关部门及其人员来讲,有必要 引进新型的监控技术措施,在这其中涉及到病害松木的 采样、分析与防控等。一旦察觉到某些松树存在遭受松 线虫威胁的可能性,那么针对该林区应当予以精确采 样,采样重点应当落实于枯死或者患病松木_7]。此外, 针对感染了病害的松树需要妥善进行隔离,谨慎防止此 类病害的蔓延或者扩散。如果遇到突然出现的松材线 虫灾害,那么需要拟定全方位的防控方案以及防控 措施。 3.3采取有效措施分类防治 从目前现状来看,各种类型的线虫病都具备各不相 同的疫病来源以及疫情表现。针对上述的线虫病如果 运用同样措施来进行防控,则很难获得与之相应的防控 实效。因此可以得知,有关部门有必要转变现阶段的防 控思路,因地制宜运用分类防治的新措施。如果做到分 类防治,就能在本质上提升防控工作的成效性,同时也 突显了防控疫情过程中的针对性。 3.4严格处理疫木 松树如果感染了线虫病,则在较短的时间段里就会 表现为迅速传播的状况。因此,有关部门一旦查出了某 些患有疫病的林木,则要及时处理。对于患有疫病的松 木应当予以砍伐处理,在此前提下保护该片林区中的健 康松木。 有关部门具体在开展日常性的监测时,如果能够确 认某片松林已出现了松材线虫的较大规模感染,则要谨 慎处理此片的病死松木。每隔特定的时间段,针对疫病 资源与产业 区的所有松木都要予以全部砍伐,确保不会遗漏任何的 致病因素。与此同时,技术人员有必要构建疫病区的隔 离带,对于病源予以全面清除。针对活体松树与病死松树 需要分开处理并且分别放置,做好相应的标记 ]。某些松 木并不具备较强的利用价值,对此应当就地焚烧或者予以 其他处理。如果松林的受害面并不是很大,则要首先进行 隔离,然后选择其中病害程度较轻的松木予以利用。 3.5对疫病区进行封锁,防止人为传播 松线虫病之所以会迅速发生传播,根源就在于出现 了人为传播或者自然传播。在各种传播途径中,人为传 播应当构成其中最关键的一类途径。松材线虫病具备 显著的传染性特征,因此很可能在附近林区中迅速蔓 延。为了在最大限度内防控疫病,应当及时封锁疫病 区,确保消除松线虫病人为传播的根源。应当明确的 是:对于疫病区开展的封锁工作有必要做到全面并且及 时,通过运用特定的处理措施来避免多样要素造成的线 虫病蔓延趋势。具体来讲,针对运送出境或者入境的松 木都要予以全方位的检验,采取加热处理或者熏蒸树木 的方式来消除潜在的病害威胁。 4结语 松材线虫病起源于松树的寄生性病虫,患有此种虫 害疾病的松树将会迅速萎蔫,因而显著破坏了松树自身 具备的繁育能力及其他能力。与其他虫害疾病相比,松 材线虫病表现为更显著的威胁性、更迅速的发病状态与 更高的诊治难度。因此可以得知,松材线虫病本身具备 毁灭性的伤害作用与破坏作用,对此有必要综合运用多 样化的措施与手段来进行防控。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及 其人员已经意识到了防控松线虫病的价值和必要性,在 此前提下也开始尝试着运用多样的措施进行防控。未 来在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要探求松线虫病的多样致病 根源,针对不同类型的线虫病应当选择各异的防控措 施,运用这种途径来提升松树防控病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兵.浅谈松材线虫病的防治[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 (1):94~96. E2]王义锋.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方法[J].吉林农业,2012 (1):151~152. [3]潘沧桑.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U(2):476~483. [4]戴立霞,刘跃进,张祺.湖南省松材线虫病的预警及防控措施[J]. 湖南林业科技,20i1(1):I5~17. [5]于水,,李阳等.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 科技,2011(3):32~35. [6]蔡佳,郎志飞.松材线虫病的概况以及防治方法的现状与发展 [J].科技资讯,2011(33):121~122. [7]肖德林,李金鞠.宜昌市松材线虫病成因与防治效益分析[J].湖 北林业科技,2017(1):59~61. [8]王玲萍.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松材线虫病防控模式探讨[J].福建 林业科技,2016(1):151~154,18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