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扩张型心肌病120例左室质量与生存率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120例左室质量与生存率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长江 学学报(自科版)医 0O 年 月第 卷第 期Journa ofI  Yangtze University Nat(  Sci Edit)Medicine V Jun.2007,Vo1Ju. , ..4一・ No.2・ 一 扩张型心肌病120例左室质量与生存率分析 周忠泉,周林,易绪英,杨学新,彭水先,余兆新,金立军,陈锦明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日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室质量与生存率关系。方法: 1998年6月~2004年6月DCM住院患者12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 LVM)分析.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并随访终点至2006年6月(随访时间3月~ 8年).探讨与其生存率的关系。结果:l2O例DCM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为(185.30±64.62) g/m ,明显高于正常值。至随访终点共死亡6O例,占50 (60/l20).死亡组LVMI为(240.89±78.32) g/m ,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其中自症状出现后3~l2月内死亡8例(6.67%).LVMl为 (256.03±85.26)g/m ;l~5年内死亡24例(20.O0 ).LVMI为(220.83±71.44)g/m ;生存达5 年以上者28例(23.33 ).LVMI为(142.50±44.32)g/m ,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 论:DCM患者LVMI与其生存率密切相关.对评估DCM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质量;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7 J 02一R123—02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因原发性心肌疾病导致一侧或双侧心腔扩 大,继以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原因不明心肌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血栓栓 塞及猝死,且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其预后不良,一般认为症状出现后5年生存率为40.0%,10 年生存率为22.0 。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并非少见,我们从1996 年6月 ̄2004年6月对120例DCM患者进行左室质量分析,并探讨与其生存率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l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0例均系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18~68岁,平均(41±15.2) 岁。符合1995年WHO/ISFC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标准n],并结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 会纪要制订的诊断参考标准 ]。120例均为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级标准,Ⅱ级44 例,Ⅲ级44例,Ⅳ级32例。自症状出现到严重心力衰竭时间为(21±5)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 28.97 ±12。31 9/6。120例DCM患者中,长期吸烟者46例(38.3 9/6)。50岁以上的18例患者均行冠 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1.2方法 120例患者均在人院时行血、尿、大便常规、血液生化、心脏X线、心电图、心电监测、超 声心动图、心肌抗体等检查及常规检查。必要时行核素心肌显像(12例)及冠状动脉造影(18例)。 所有患者均于早晨7:3O早餐前测身高,体质量,连测3 d,取平均值。下午取左侧卧位行彩色超 声心动图(Philips Sonos 5500型仪,探头频率2.O~4.0 MHz)检查。采用美国超声学会推荐的方法, 测量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舒张末主动脉内径(AD1)、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内径 (LVIDD)及收缩末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右室前壁厚度 (RVAW)、肺动脉主干内径(MPAD)、左房横径(LAD)、右房横径(RAD)、左室射血分数(EF)、 左室每搏量(SV)、每分心排血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LVMI的计算采用美国超声学会推 荐标准公式 ],即左室质量指数(LVMI)一1.04[IvsT+(LvPwT+LVIDD) 一I VIDD]z一13.6/ 体表面积(m。)。 [收稿日期]2007—03—20 [作者简介]周忠泉(1974一),男,湖北英山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周忠泉等:扩张型心肌病120例左室质量与生存率分析 第4卷第2期 I.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表示。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 析或非参数检。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DCM患者LVMI检测结果 120例DCM患者LVMI为(185.30-+-64.62)g/m ,明显高于正常 值(男性<l34 g/m2,女性<l10 g/m。Ⅲ)。死亡组(60例)LVMI为(240.89±78.32)g/m。,明显 高于非死亡组(P<0.05)。 2.2 DCM死亡患者LVMI与生存时间关系 随访3月~8年,至随访终点,共死亡60例(病死率 50.0%,其中男38例,女22例)。自症状出现后3~l2月内死亡8例(6.67%),LVMI为(256.03 ̄ 85.26)g/m ;l~5年内死亡24例(20.O0 ), LVMI为(220.83±71.44)g/m。;生存达5年 以上者28例(23.33 9/6),LVMI为(142.50± 44.32)g/mz。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表1 120例DCM患者心律失常与LVMI和死亡情况 2.3 DCM患者心律失常检出情况 120例均发 生心律失常(100.0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与 LVMI和死亡情况见表l。 3讨 论 左室肥厚可导致左室质量增加,是非常重要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DCM患者心脏愈大则预 后愈差 ,LVMI作为判断左室增大、肥厚的一个定量指标,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胸片和心电图 高 ]。本组观察表明,LVMI愈高,则生存率愈低。 DCM死亡率高,猝死原因往往与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 ]。DCM患者常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表 现,多呈现焦虑状,血压偏高、心率偏快,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易出现早搏、传导阻滞、房性和室 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100.0%),主要表现为房颤(50.0 )、左束支传导 阻滞(20.0 )、持续性室速(16.7 )等,且LVMI愈高,则恶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愈高。特别是持续 性室速组LVMI达290.64 g/m ,死亡l8例(90 ),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者。 D( M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故病人就诊时往往已出现心功能不全。本组患者均为心功能失代偿 期,心功能不全的级别与LVMI正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①心腔扩大,超出代偿范围,心肌病变使心 输出量下降;②左室充盈及冠脉储备均下降。Houghton等对72例无明显冠脉疾病的左室肥厚患者行冠脉 血流储备和左室质量分析,发现LVMI在正常值以上者,冠脉血流储备下降几不可避免 ;③心肌缺血进 一步损害心脏泵动能和收缩力,最终致心衰 。雷建国等报道心功能状态与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 LVMI的测量不需特殊器材,计算过程亦不十分复杂。本组观察表明,DCM患者LVMI与其生存 率密切相关,对评估DCM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port on cardiomyopathies;Technical Report Series[PB].Geneva:WHO,1984:697. [23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纪要口].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11(3):324—326. [3]刘力生,龚兰生,刘围仗.临床高血压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 990:99—110. [43 Duhlof&Reversal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口].Am J Hypertens,1992,5;95. [53 Dahlof B,Pennert K,I"Iansson I , .Teversal of left vemricular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Am J Hypertens.1992・5:95-110. [6]Douglas PS,Morrow R,Ioli A,et a1.Left ventricular shape,afterload and survival in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Am Coli Cardiol,1989,13:3¨. [7]Rodner F|Life-theretening venttit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s chemid due tO coronary s 口].N E唱J Med,1992・237)956. [8]Messerli FH.Soria F.Does a reduction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educe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Drugs, 1992,44:141—146. [9]雷建国,曹洪义,王平.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口].四川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2)t 113—114- [编辑] 一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