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来源:爱玩科技网
江苏预防医学2012年9月第23卷第5期Jiangsu J Prev Med,September,2012,Vo1.23,No.5 ・43・ ・疾病防治・ 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 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陈少军,周荣光,朱成艳 江苏省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江212400 摘要: 目的依据。方法对句容市发生的一例罕见病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该病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例系由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密切接触者无发病。结论 句容市是新布尼亚病毒流行 区域,医疗防疫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该病种防控。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070(2O12)05—0043—02 2010年1O月句容市茅山镇发生一例罕见的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疫情发生后,本市疾控中 心立即组织流行病学、检验等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 调查处理。现将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案由 验室检测方案》的要求,采集急性期(发病第6天内) 血标本送往江苏省疾控中心作核酸检测。10月28日 经电话调查得知,患者除发热(38.4℃)未退外,无其 他严重不适。l1月4日,核酸检测为特异性新型布尼 亚病毒,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l1月10日,患 者痊愈出院。 1.1发病及就诊情况 患者男性,32岁,农民,家住 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北镇街玉晨村。2Ol0年1O月23 1.2 流行病学调查 该患者平时与父母、妻子和孩 子住在一起,自述当月到岳父家(金坛市薛埠镇冬进 长山村)帮助拆房子,该岳父家住山区。患者10月16 日晚,洗澡时发现吸血的“蜱”叮咬阴囊,摘除后,见一 日上午出现发热(39。C)、畏寒伴躯干散在丘疹,在当 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诊为“发热待查”,予以 氨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轻 微头痛。于26日上午到句容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 诊,该院根据患者有被“蜱”叮咬史,建议其到南京就 诊。患者于当日下午17时到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 查体:体温39.6℃,脉搏105次/min,呼吸30次/min, BP1lo/7o mmHg,神志清,精神差,眼结膜无充血,两 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杂音,无腹痛腹泻,二便 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腹股沟见2个红豆大小硬结, 活动度工,阴囊皮肤见一红色小丘疹,有触痛,无积 液、肿块。血常规检测:WBC 3.5×10。/L,血小板46 ×1O /I ,中性粒细胞计数3.37×1O。/I ,淋巴细胞计 个出血疱,用针挑破。家中饲养有2条狗(其中1条为 半月前患者从其岳父家带回)和一只猫,无其他动物。 无其他外出史。 1.3控制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 以及实验室结果,初步判断为一起由“蜱”叮咬感染新 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疫情。 针对疫情采取措施如下:①采集密切接触者血样标本 (包括患者妻子、儿子以及父亲、母亲静脉血)4份,各 5 mI ;患者从岳父家带回的狗身上采到蜱标本1份 (另其家中自养狗猫身上未采集),送江苏省疾控中 心。检测结果均阴性。②消毒措施:督促患者家庭对 其所养的狗和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③医学观察:嘱 其家庭成员如发现有发热不适等症状及时到医疗机 数0.93×10。/i 。生化检查:钠125 mmol/I ,氯93 mmol/L,AST 320IU/L,ALT 250.2IU/L,r—GT 137.7IU/L,TP 50.2 g/L,ALB 311g/L,余正常。临 床诊断怀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进行网络直 构就诊。并要求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发热病 例的流行病学问诊,一旦发现有类似流行病学史患 者,及时送上级医疗机构就诊。④做好公众健康教 报。入院后予以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利巴韦林抗 病毒等治疗。同时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 育,宣传疾病防治和蜱等媒介昆虫的防制知识,发放 D0I:10.3969/j.issn.1006—9070.2012.05.020 作者简介:陈少军(1985),男,陕西榆林人,医师。研究方向:急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44・ 江苏预防医学2012年9月第23卷第5期Jiangsu J Prev Med,September,2012,Vo1.23,No.5 宣传单200份。⑤对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发热伴 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业务知识培训。 2 讨论 中的潜伏期为1~2周较为一致。该病例发病前3月 内无外出史,故排除外地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该病 例的报告应引起医疗防疫人员重视,需要加强对 SFTSV知识宣传,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 会恐慌,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继续做好该病的监测 近年来,我国河南、安徽等省相继发现一些以发 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卫生 部认定该病与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江苏省存 在该病毒的流行,且通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 尼亚病毒(SFTS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与动 物血清SFTSV总抗体阳性率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可能与地形有关 ]。句容市以丘陵为主,虽然发热伴 报告、临床救治和健康教育等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 医疗卫生人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各基层卫生单位以 后如遇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要及时转上 级医院诊治。 参考文献 [1]张文帅,曾晓燕,周明浩,等.江苏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 尼亚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1,26(9):676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句容市罕见病种,但在这里生 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 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本病例有蜱虫叮咬史,这和郑建军等人报道的病 例类似 ]。患者临床表现发热39℃、头痛,实验室检 查呈现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和陶文元报道的综 合征病例基本一致_3]。本病例从暴露到发病约1周左 678. [2] 郑建军,徐建人,张慧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报告[J].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2):47—48. [3] 陶文元,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8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1):91 92. 收稿日期:2012—03—09编辑:朱荣 右,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疾病FA-- 台・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多药滥用情况调查 钱兴才,潘晓雯,杨的松,朱雪君,周静芳 江苏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214023 摘要: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滥用海洛因及其他精神活性类药物现状,分析药物滥用与美沙酮维持 治疗的关系。方法对美沙酮门诊在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4种毒品和精神活性类药物进行尿液检测。结果 共调 查179例患者,20.11 的承认过去1个月内曾经使用毒品,类别依次为海洛因、安定、、吗啡、异丙嗪;26.82 的尿检阳 性,类别依次为、苯丙胺类、阿片类、苯二氮卓类。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存在药物滥用现象,除传统偷 吸海洛因外,苯丙胺类、苯二氮卓类等是常用的精神活性物质;尿检阳性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无相关性。 关键词:美沙酮;多药滥用;海洛因;苯丙胺;苯二氮卓类; 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070(2012)05—0044—03 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针对海洛因、吗啡等 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进行的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 式的综合干预措施,目标是减少海洛因的使用,减少 者多药滥用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美沙 酮维持治疗患者多药滥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共用针具、减少艾滋病传播、改善依赖者身体和家庭 社会功能。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采取门诊治疗 的形式,治疗期间患者毒品滥用现象成为影响维持治 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门 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调查对象范围为所有在 治人员,共179例。 DOI:10.3969/j.issn.1006—9070.2012.05.021 基金项目:无锡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CSZ00813) 作者简介:钱兴才(1968),男,江苏江阴人,副主任医师。从事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