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如下:
1、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报告医疗事故;
2、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疗纠纷组织进行鉴定;
3、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患者可和医疗机构协商,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怎样进行,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如下:首先由双方当事人报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协商向医学会申请鉴定,随后医学会应当及时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送达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的,直接送达双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其文稿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盖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用印章。
医学会应当及时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送达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的,直接送达双方当事人。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的程序,医院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流程是:
1、当事人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和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2、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应当受理。
经人民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的程序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流程是:1、当事人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和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2、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应当受理。经人民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是什么
1.医疗事故报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后,应立即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2.收集、保管并封存好医疗事故相关原始资料,防止涂改、伪造和销毁。3.由医疗事故鉴定组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如果在调查病人死因时,遇有不能确定病人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时,应当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4.对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进行查处,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经济补偿。
医疗事故诉讼的一审程序如何进行
医疗事故诉讼的一审程序是:1、当事人向人民提起诉讼,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2、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应当在七日内立案;3、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和提出答辩状;4、通知当事人开庭;5、进行法庭调查,依法判决。 该内容由 杨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