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购房合同备案的有效性和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注意事项。备案并不代表合同生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商品房预售合同需要明确约定房屋交付条件和延迟交付的违约责任,以及面积误差后的处理方法。此外,还需及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并注意土地使用寿命。
法律分析
1. 购房合同是否进行备案并不代表其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合同中规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话,我们应该遵循这一规定,除非存在特殊情况。这些特殊情况包括:合同一方已经履行了大部分义务并得到对方认可的情况。总之,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备案作为生效条件,那么就不能以此为由认为合同无效。
2、所谓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就是开发商与商品房买受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根据法律规定,将该合同送房地产主管部门审查并登记在案的行为。
一、签过购房合同是否可以更改购房人
购房合同签订后是否可以更名,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1、商品房买卖合同未拿到交易中心登记。这种情形下即是说合同未备案,那么购房合同是可以进行更名的。
2、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拿到交易中心登记,但是该商品房未竣工验收。在这种情形下也是有可能进行更名。
3、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拿到交易中心登记,而且该商品房已经竣工验收。这种情形下则不能再对合同进行更名了。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有哪些注意事项
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1、确认开发商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确认开发商制定的格式条款是否公平;
2、明确约定房屋交付条件和延迟交付的违约责任;
3、开发商延期交房的责任主要分为延期交房的违约金、赔偿金和买受人解除合同的权利;
4、明确约定抵押权的处理方式;
5、明确区域误差处理结算方法。预售合同约定的面积一般为按图计算的面积,不可避免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为避免今后发生纠纷,购房者应在预售合同中约定面积误差后的处理方法;
6、及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从合同信息网上备案到购房者领取房产证和土地证,前后需要办理很多法定手续;
7、注意土地使用寿命。土地出让期限从开发商获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审批开始计算,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项目可能会延从而大大缩短了商品房销售时的实际土地使用寿命。
结语
购房合同备案并非生效条件,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时需注意的事项包括确认开发商已取得许可证、明确约定房屋交付条件和延迟交付的违约责任、明确约定抵押权的处理方式、明确区域误差处理结算方法以及及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