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工程水文学》水利类A卷答案 (一) 填空题 (总共10分,每小题2分) 1. 一次洪水中河段上、下站同位相的水位;河段上下站同一时刻的对应水位 2. 偏态系数Cs 3. 将曲线回归转换成线性回归 4. 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5.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用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 (二) 选择题(总共10分,每小题2分) 1.[c] 2.[a] 3.[b] 4.[a] 5.[c] (三) 判断题 (总共10分,每小题2分) 1. 错 2. 错 3. 对 4. 对 5. 错 (四) 问答题 (总共30分,每小题10分) 1.有一个n项水文系列X,按大小排序为:x1、x2、x3、…、xm、…、xn−1、xn。设m表示系列中等于及大于xm的项数,则P=m×100%即为系列X等于大于xm的频率,由于是用实测资料计n+1、2、L、n)及其相应的经验频率p点绘在频率格纸上,并通过点算的,因之称为经验频率。将xm(m=1群中间目估绘出一条光滑曲线,即得该系列X的经验频率曲线。 因为样本系列一般比较短,当设计标准很稀遇的情况下,在经验频率曲线上就查不到设计值,必须将经验频率曲线外延,为避免外延的任意性,给经验频率曲线选配一条理论频率曲线,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次,一个国家用同一个线型,还便于地区之间的参数比较,也便于参数的归纳和分析。 2.两水源新安江模型采用分析得到的稳定下渗率fc的方法划分地面和地下净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采用自由水蓄水库的方法划分地面、壤中流和地下净雨。 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步骤是:①暴雨选样;②推求设计暴雨;③推求设计净雨;④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在缺乏暴雨资料的流域上,常以动点动面暴雨点面关系代替定点定面关系。这种关系是按照各次暴雨的中心与暴雨等值线图计算求得,因各次暴雨的中心和暴雨分布都不尽相同,所以称为动点动面关系。分析动点动面关系的方法是:①在一个水文分区内选择若干次大暴雨资料;②绘出各场暴雨各种历时的暴雨等雨深线图;③作出各场暴雨的点面关系;④取各场暴雨点面关系的平均线作为该区综合的点面关系线。
1
(五) 计算题 (总共40分,每小题10分) 1.解:x=则 1123;;x=×1000=200(x−x)=13950(x−x)=828750 ∑i5∑i∑inσ=∑(xi−x)2n−1=13950=59.15−13Cv=σx=59.1=0.295 200 nCs=(n−1)(n−2)∑(xi−x)σ3=5×828750=1.67 3(5−1)×(5−2)×59.12.解: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即P=2%,Cs=3×0.72=2.16,查离均系数表得Φ=2.95,则Qm,P=2%=Q(ΦCv+1)=365×(2.95×0.72+1)=1140m3/s。 3.解:Q(3,t)=10*f/3.6/dt*u(t) t(h) (h) 0 3 6 9 12 15 18 s(t) s(t-3) u(t) (m3/s) 0 0.2 0.4 0.2 0.1 0.06 0.04 0 q(3,t) (m3/s) 0 40.4 80.7 40.4 20.2 12.1 8.1 0 (m3/s) 0 0.2 0.6 0.8 0.9 0.96 1 1 (m3/s) 0 0.2 0.6 0.8 0.9 0.96 1 4.解: 洪峰的放大倍比KQ=Qm,pQm=2790=1.280 2180=1.2=1.132 1.06W3d,p−W1d,pW3d−W1dW7d,p−W3d,pW7d−W3d=1.97−1.20=1.833 1.48−1.062.55−1.97=1.349 1.91−1.481d洪量的放大倍比KW1=W1d,pW1d3d之内,1d之外的洪量放大倍比 KW3−1=7d之内,3d之外的洪量放大倍比 KW7−1= = 出题人:
2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