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年施工员《专业实务》: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模
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大量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有__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 A.25% B.45% C.65% D.85%
2、可用于横向和竖向受力的焊接是__。 A.电弧搭接焊 B.气压焊
C.电渣压力焊 D.闪光对焊 E.所有焊接
3、开挖较窄的沟槽,多用__。 A.竖撑式土壁支撑 B.板桩支撑
C.横撑式土壁支撑 D.竖井式支撑
4、楼梯最适宜的坡度为__。 A.30° B.45° C.25° D.60°
5、当风管制作采用的板材凸起变形时,矫正操作方法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6、砂石桩实际灌砂石量(不包括水重),不得少于计算的__。 A.65% B.75% C.85% D.95%
7、使用小功率光源的室内照明线路,接用灯头和插座的总数不超过__个。 A.15 B.20 C.25
D.30
8、导线接头部位电阻不得大于原导线电阻的__。 A.0.8倍 B.1.2倍 C.1.5倍 D.1.6倍
9、电压的方向,规定为__,即为电压降压的方向。 A.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 B.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 C.由高电压端指向低电压端 D.由低电压端指向高电压端
10、可以提高钢筋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方法是__。 A.冷轧 B.冷弯 C.冷拉 D.调直
11、浇筑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专用小砌块浇筑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应小于__mm。 A.60 B.60 C.80 D.90
12、人体的电阻一般情况下在__,由人的年龄、性别、体形(高矮胖瘦)、职业等条件所决定。 A.2~20MΩ B.1~10MΩ C.2~15MΩ D.1~25MΩ 13、__是以一个建设项目或建筑群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控制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质量标准的综合性技术文件。 A.施工总成本计划 B.施工总质量计划 C.施工总进度计划 D.施工总安全计划
14、楼梯的坡度范围在23°~45°之间,最适宜的坡度为__左右。 A.25° B.30° C.35° D.40°
15、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在__℃时,密度最大。 A.0 B.4 C.50 D.100
16、混凝土顶棚抹灰的主要工艺流程,正确的是__。
A.湿润→弹线→基层处理→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罩面灰 B.基层处理→湿润→弹线→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罩面灰 C.基层处理→弹线→湿润→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罩面灰 D.基层处理→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罩面灰→弹线→湿润 17、下列不属于供热管道上的专用补偿器的是__。 A.方形补偿器 B.L形补偿器 C.波纹管补偿器 D.套筒补偿器
18、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的是__。 A.凝结时间 B.体积安定性 C.细度 D.密度
19、为防止线路过热,保证线路正常工作,导线运行最高温度不得超过下列限值__。
A.橡皮绝缘线65℃ B.塑料绝缘线65℃ C.裸线65℃
D.铅包或铝包电缆80℃ E.塑料电缆65℃
20、变压器进行干燥时,未对各部温度进行监控,造成温度太高,损坏绝缘,甚至引起火灾。当为不带油变压器用油箱加热时,箱壁温度不宜超过__。 A.100℃ B.110℃ C.120℃ D.150℃
21、保护地线应根据设计图要求敷设在线槽内一侧,接地处螺丝直径不应__,并且需要加平垫和弹簧垫圈,用螺母压接牢固。 A.小于2mm B.小于4mm C.小于6mm D.小于8mm
22、热轧钢筋的接头宜优先用__。 A.气压焊 B.电弧焊 C.闪光对焊 D.电渣压力焊 23、室内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__h以上时,应选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A.0.5 B.1 C.1.5
D.2.5 24、上人屋面应按设计要求铺设面层材料,如为地面砖,砖下宜铺__mm厚干砂,地砖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灌实。 A.2~3 B.3~5 C.5~10 D.10~20
25、接线盒(箱)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联通管测量、定位。通常,插座箱离地一般不低于__,特殊场所一般不低于__。 A.300mm,150mm B.200mm,100mm C.150mm,300mm D.250mm,100mm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筒体结构多用于__。
A.高层或超高层(高度H≥100m)公共建筑 B.12~30层住宅、旅馆建筑中
C.体育馆、大型火车站、航空港等公共建筑 D.大空间的商场、工业生产车间、礼堂、食堂
2、锅炉的汽、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A.锅炉本体的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B.非承压锅炉的承压试验压力为0.2MPa,试验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C.工作压力P对蒸汽锅炉指锅筒工作压力,对热水锅炉指锅炉额定出水压力 D.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超过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E.观察检查,不得有残余变形,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不得有水珠和水雾 3、民用房屋一般是由__组成。
A.基础、墙和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 B.基础、墙、楼层、屋顶 C.基础、墙、楼地层、门窗 D.柱、梁、板、屋顶
4、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V1,土挖出后散状的体积是V2,土夯实后的体积是V3,则土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2>V1
5、梁承式楼梯的楼梯段斜梁通常做成__。 A.锯齿形或矩形 B.锯齿形或三角形 C.L形 D.一字形
6、灯管寿命短或发光后立即熄灭,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 A.启辉器损坏或接触不良 B.镇流器受热过度
C.新装灯管因接线错误将灯管烧坏 D.受到剧震,使灯丝震断
E.镇流器规格不当,或镇流器内部线圈短路,致使灯管电压过高 7、蒸汽采暖系统所采用的蒸汽应为__。 A.高压蒸汽 B.低压蒸汽 C.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
8、断路器操动机构安装,操动机构固定应牢靠,底座或支架与基础间的垫片不宜超过3片,总厚度不应超过__,并与断路器底座标高相配合,各片间应焊牢。 A.5mm B.10mm C.20mm D.30mm
9、风险管理人员采取具体措施,控制并减小风险损失频率和幅度,使其风险损失发生具有__。 A.可分散性 B.可转移性 C.可回避性 D.可预见性
10、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的铺贴方法有:冷粘法、__、自粘法等。 A.热粘法 B.热风焊法 C.热熔法 D.热胶粘贴
11、对于电力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其使用条件中变压器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__。 A.800m B.1000m C.1200m D.1500m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砌筑用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__。 A.宽度满足操作要求 B.坚固稳定,能周转使用 C.可整体搬运
D.构造简单、拆卸方便 E.能长时间使用
13、室内配电线路的敷设时,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__。 A.30% B.40%
C.50% D.60%
14、熔断器内熔体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得大于本支路计算电流的__。 A.5倍 B.3倍 C.2.5倍 D.1.5倍
15、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结构楼层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应设置__m高的两道护身栏杆,并设置固定的高度不低于__mm的挡脚板或搭设固定的立网防护。
A.1.2,100 B.1.5,120 C.1.2,150 D.1.2,180
16、施工阶段的现场材料管理工作主要包括__。 A.进场材料的验收 B.现场材料的保管 C.现场材料的发放 D.按承包合同发料 E.退料
17、明敷接地干线为PE保护线时,应在其表面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__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内,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做出标志。 A.白色和黑色 B.黄色和红色 C.红色和绿色 D.绿色和黄色
18、小砌块砌筑时,铺灰长度不得超过__mm,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A.500 B.600 C.700 D.800
19、采用架空隔热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__。 A.1% B.2% C.3% D.5%
20、安装在管路上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应等于__倍的设计压力。 A.0.6 B.0.75 C.0.9 D.1.0
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
和设备必须满足下列要求__。 A.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B.必须经过物价管理部门的审核
C.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D.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 E.须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2、箍筋的弯折角度__。 A.一般结构不小于90° B.抗震结构为135° C.一般结构为135° D.一般结构为180° E.抗震结构为90°
23、非用水高峰期,室外给水管道所供水压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水压,而在用水高峰期,室外给水管道所供水压不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可采用__供水方式。 A.简单的给水方式 B.设置水箱的给水方式
C.设水池、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 D.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 24、暗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__;半硬塑料管弯曲半径也不应小于管外径的__。埋设在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则不应小于管外径的__。 A.3倍,3倍,10倍 B.6倍,6倍,10倍 C.6倍,6倍,8倍 D.5倍,5倍,8倍
25、安全等级为一级时,结构重要性系数等于__。 A.0.8 B.0.9 C.1.0 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