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查分析和对策探讨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14年・4月・下期 学术・理论 现代衾害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查分析和对策探讨 张芸芸摘杨培锁(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要: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关系到大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目前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针对这一现象,提 出以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目标、动力为主,在外部因素刺激和推动下,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学习是培养学生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工具,是授人以渔的方 式,是培育社会和国家人才的途径。所以,学习积极性必然是,也确 实是社会一直关注的课题。目前,大学生逃课、作弊、迟到、早退的 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他微弱的作用,这些微小的力量凝聚 在一起,让我们的国家愈加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不学习,不适 应时代的节奏就无法生存。但根据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 现象屡见不鲜,并且不同程度的对学习产生了懈怠情绪,这种现象不 仅仅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同时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学习和 工作。 一、内部因素分析 针对大学生学生积极性研究的需要,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查问卷对江苏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调查,并用SPSS系统 软件汇总形成调查数据。从调查中发现,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 部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的兴趣,目标和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 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可以 激发学习的求知欲,调动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因素,如注意、思维、 情感、意志等,使学生的学习专注于一定的学习对象,并把学习活动 持久地保持下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目前就 读专业的评价可见一斑:只有7.8%的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非常感兴 趣,38%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而有54.2%的学生不喜欢或讨厌就 读专业;在学业上学生缺乏对专业的兴趣的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 无法集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或经常缺课,直接导致大学生对学习 该专业的消极怠工。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大约只有28%的同学从不逃 课,61%的同学偶尔缺课,经常逃课的同学达到了11%。 目标是一种心理预期,是与一定需要满足相联系的客观事物在人 脑中的超前反应。大学生需要目标来明确学习的使命,标识一个努 力的方向。目标使人分清轻重缓急,看清重点,让大学生能够选择一 条最清晰最少曲折的路。用一句西方的谚语来说:“如果你不知道你 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如同 海上没有指南针,如果大学生没有目标,那他就是那个没有指南针的 航海员,在海上随波逐流。不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甚至在进入大学 很长一段时间后,都没有明确学习目标,认为上大学只需要学好大学 课程就可以了,更有甚者沉溺在大学‘轻松’的环境中放任自我。也 有少部分学生并非自愿上大学,甚至根本没想过设立目标。调查显 示:只有20.8%的学生有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很好的开展,49.2%的 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目标不明确,9.1%的学生没有想过目标的问题。 对这部分学生,如果继续‘放养’,非但不能令他们认识错误,反而 会使其养成懒散、拖拉的陋习,影响未来的发展,耽误一代青年。 制定目标的171的是为了某个动机,动机是实现目标的动力。学习 动机越是强烈,学生越能够克服自身的惰性,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 性。为了分析各种动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情况,我们做了相 关的统计,占较大比重的:想找一份好的工作的占46.1%、考研或 者出国33.4%。学生选择了上大学必然有原因,这些原因成为了大 学生前进的动力。但人的意念和惰性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区别了动 机对每个人的激励程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进道路上遇到种种 的阻碍、挫折、诱惑,维持个人行动的动机会越来越弱。因而如何在 曲折的道路上维持和强化动机,就成了大学生面对‘缺乏动力’、 ‘被惰性束缚’的首要任务。从统计结果上看:46.1%这份数据从现 实意义上诠释了‘谋生’是大学生最大的动机来源;从历史发展上 看,现代的发展越来越快,信息更新越来越迅速,各个领域的发展日 新月异,我们国家从一个农业大国逐渐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科技强国 转型。国家的转变是由最小的单位‘人’的努力而来的,每个人掌握 现代企业教育 的统计结果也发现:有47.8%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对他的学习积 极性的提高影响一般,18.3%的同学认为作用很小,同时也有12. 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对于这一现象,笔者以为,大学生处于一个 相对安逸的环境,无法深刻体会到社会的竞争压力,使谋生的动机失 去了应有的效力。 =、外部因素分析 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生本身,而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只是承担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但是这个催化剂可以是提高 积极性的催化剂,也可以是降低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围绕在学生周 围的催化剂无非:教育者、教育设施、教育环境。教师的学术水平、 新颖的教学方式;教育设施的完善齐全、及时更新;浓郁的学术氛围 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心情、动力,进而影响到学习 的积极性。据调查:师资水平对平时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排名第三位; 就教育设施的调查情况看:只有24.7%的学生对教学设施很满意, 22.4%的学生认为器材不够用,19.8%的学生表示器材老旧。教育 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的需求。学风方面:19%的学生认为优 秀,33%的学生认为还好、一般,认为比较差或差的学生占了总体的 48%。 三、对策研究 1.针对兴趣的对策研究。提高大学生积极性,应该以学生的兴 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兴趣分为‘先天兴趣’和‘后天兴趣’。所谓 ‘先天兴趣’,就是指学生不需要人的直接引导,明确自身的兴趣所 在。但是学生总是会因为种种原因勉强选择或被迫选择就读专业,比 如: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选报专业分数不够而被调剂、被某些专业的 就业前景所吸引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等等,直接导致学生的上专业课积 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因而,要提高学习积极性必须迎合学生的 先天兴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建议中学教师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 充分做好对学生的兴趣指导工作;与此同时中学教师也不能放松家长 的引导和说服工作,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对于依然进入大 学校园的大学生:①大学要积极和中学进行交接,不仅仅是人的交 接,也是学生的兴趣、特长的交接;②对大学生现有的兴趣取向做详 细的调查,如对自己专业的态度和看法、原先的兴趣爱好、是否考虑 转专业等,辅导员根据资料的分析结果,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兴趣、专 业、和未来的关系,确保学生正确选择陪伴自己四年更甚至一生的专 业;③重视转专业制度,让学生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权利。从另一个方 面,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尽如人意,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一开始都 能选择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这就关系到后天兴趣的培养:我们应 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将学生单方面的接收的学习 模式拓展为由教师引导的研究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 堂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倡开展专业内部的专业技能应用趣味 比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 2.针对目标的对策研究。一些学校为了帮助大学生确立目标、 制定可行的计划,组织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大学四年规划及人生的规 划,且每一年都会对上一年的行为进行评价、反思和总结并提出现阶 段的目标及准备实施的大体计划。然而据问卷中学生对待学校措施的 态度的考查:“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比例占到34%,由此可见:不 少学生面对学校的帮助不以为意,敷衍了事,态度散漫,这种行为直 M0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109 职教 台 当前高校教师产生职业疲惫的 原因及对策思路构建 杜军莲(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导致高效教师产生职业疲惫的原因众多,本文将其概括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学生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于高 校教师抱有较高期望,使得教师的承受很大的心理负担;校园没有为教师的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导致教师工作中出现困惑;教师对于负面情 绪没有实际排解,经过长时间“滚雪球”的累积,也使其自身产生疲惫;大学生本身存在复杂性,管理难度较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出 现职业疲惫。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详细探讨,分析导致教师职业疲惫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旨在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疲惫,使 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疲惫原因 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向高校教师提供了更高 不断重叠,最终突破心理承受极限,进而引发心理、情绪的根本变 的要求,而高校教师在这种重压的环境之下逐渐产生职业疲惫,并且 化。而这种负面情绪的作用因素较多,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状况能够 此现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仅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使高效 概括为社会因素、自身因素、学生因素以及学校因素,下文就这几方 教学中出现了潜在的隐患。高校教师的职业疲惫是指教师自身能力无 面开展探讨。 法实现外界的要求,因无力感、自身价值无法实现的自卑感而产生的 (一)社会因素 一种疲惫的心理状态。体现为教师对于自身的不认同、教学的失望、 任何国家因自身发展都会重视教育工作,而这种关注度给教师也 精神的倦怠等等,这些不良情绪直接作用在教师的工作当中,导致教 带来的一定的压力,教师被塑造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无私奉献的 学效果难以实现,从而使教师的不良情绪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榜样,是具有时代先进性的群体。这些观念作用在教师身上会转化为 一、高校教师职业疲惫的危害 教师自身的行为意识,这种厚望与教师的心理负担成正比,如果教师 解决高校职业疲惫的必要性体现在职业疲惫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 一旦无法达到社会的期望值,那么其自身除了较大的挫败感外,还会 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教师职业必备会直接影响教 否定自身的价值。除此之外,学生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投入了较大精 学效果,正是由于职业疲惫的存在,教师对于教学以及感到力不从 力,但是当前的社会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一部分教师认为是自身 心,从而投入的精力就少,而不重视教学的敷衍情绪会使学生也产生 教育的失败所导致,进一步加重了挫败感。 消极态度,从而使加剧教师的职业疲惫感,使教师的心理状态陷入一 (二)学校因素 个相 作用的恶性循环当中;第二,职业疲惫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 教师是执行教学任务的主体,但是在校园中不一定处于管理层, 康。职业疲惫直接作用于教师的心理,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教师出现 经过调查发现没有参与校园相关决策的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疲惫。其 心理障碍,出现易怒、消沉、多疑等情绪,这些会作用到教师的生理 根源还是我国当前高校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教师的主导地位难 方面,导致不寐、精力衰弱等问题就会相继而生,教师对于自身的未 以实现,教师只能被动的接受校方管理以及考评,很多教师认为自身 来发展也倍感茫然,对教师的生理、心理以及未来发展都会产生较强 是打工角色,而“主人翁”观念淡薄。正是由于制度的缺陷,教师自 的不良影响。 身的需求无法得到重视和满足,因此工作积极性不断被消弱,长期下 二、高校教师产生职业疲惫的原因研究 来就会出现职业疲惫。而量化考核进一步催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教 职业疲惫并不是短期能够形成的,而是教师长期转化的负面情绪 师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往往在校园中与其他教师要进行竞争,从而获 接导致学校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究其原因,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认识 相关的社会形势,引导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思考自己目前所掌握 到建立目标的重要性甚至对目标一词很茫然。然而,在大学生实现了 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在社会就业形势下处于什么地位,了解即将 高中时代不需要思考的目标‘考上大学之后,真正到了思考“我的目 面对的严峻,已达到强化动机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标是什么?”的时候却不是能一蹴而就的。①学校在进行一系列的措 四、结语 施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之前,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目标的意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大学 义;利用学生对从本校毕业学生或社会名人的颠簸的成功经历的好奇 生自身的学业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品质修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与敬重,吸引大学生自发自愿的参与学校组织的讲座,通过邀请这些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 人来校演讲他们的懊恼和欣慰、悔恨与励志、失败与成功,警醒学生 出了相应的建议。 的同时鼓励学生,并引起学生对明确目标的重视。②学生只有处于主 参考文献: 动位置的时候,才能激发最大的积极性。试想人想要满足自我需求和 【1]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 中国海洋大学出 被迫完成要求相比,显然自我需要的满足才能更好的实现目的。因而 版社.2006.5. 大学生不能只依赖学校的帮助而自己不主动警醒思考,而是以学校的 [2]常顺英,矫春红.大学生学习引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 帮助为辅,树立自主意识。因此,建议大学生将自己的行动每时每刻 版社.2012. 都围绕自己定的目标展开,同时把大、中、小和远、中、近目标结合 [3]刘维鸿,顾晓明.大学生成长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 在一起,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形成阶段性的学习和突破,才能长久 版社.2012. 的保持学习的干劲。 [4]张卫民,房薇.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效能提升研究[M].北 3.针对动机的对策研究。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更好地‘谋生’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最大动机。据此,笔者认为:身处学校相对安逸 [6]布赖恩・埃里克森.竞争均衡:理论和应用[M].上海: 环境中的大学生必须多了解社会,深切体会社会竞争的压力和严峻的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就业形势。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要求辅导对各专业学生介绍该专业 1 10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lSE EDUCAT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