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集体教学中的有效问答

幼儿集体教学中的有效问答

来源:爱玩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集体教学中的有效问答

作者:谢雄娟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2期

【摘 要】提问环节是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如何运用智慧的教学策略,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教学中探寻出:“牵一发动全身——审慎提问”,“时光不语静待花开——适时候答”,“立片言以居要——机智理答”,等相应策略,努力促使,课堂提问互动环节成为幼儿学习兴趣的成长点,真正散发出教学智慧与精彩,最终,促进幼儿核心经验培养!

【关键词】有效问答;审慎提问;适时侯答;机智理答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255-02 提问环节是一种师幼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师幼对话过程。虽然新课程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要适宜把握提问环节,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师应很好地关注以下三方面: 一、牵一发动全身——审慎提问

“提问是教师促进幼儿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幼儿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1]。 (一)立足生活,精彩预设

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精彩预设,以幼儿原有经验为立足点,激发幼儿思考和交流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参与性。

例:绘本《方格子老虎》教学,师:小朋友们,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生气,很不开心。你们的家人也有像小老虎爸妈这样吵架生气的时候吗?师:小老虎很不开心,它悄悄爬下床,想:有什么办法不让他们吵架呢?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办法不让家人吵架呢?师:小老虎也想出来一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结合故事情境“吵架”,适时进行提问:让孩子明白亲人之间“吵架”,因为有爱,因为相爱,因为最亲近,所以往往会吵架;通过交流分享来化解幼儿心中曾经的不快和恐惧,并且引导幼儿能学会找方法解决矛盾;用“讨论方法”让幼儿从思考交流中又自然回归到故事中。

(二)关注个体,兼顾集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记》: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以大鸣;带起以容,然后尽其声[2]。集体教学中每个问题抛出去,更要注意层次性和全面性,面向全体幼儿,要避免造成“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现象。所以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入难,要关注幼儿的不同层次,兼顾集体,利用同伴互助,让幼儿在幼幼交流碰撞互动中学习。 (三)少量而精致,凸显幼儿主体

因学前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力短,所以集体教学中,提问不易过多。满堂问会使教学出现分散化倾向,冲淡教学过程的逻辑性,还会占用过多时间,影响幼儿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

二、时光不语静待花开——适时候答 (一)适当延长问题解答距

幼儿从问题思考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轨迹的距离称为解答距,许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调配所设计问题的不同等级的解答距,为幼儿铺设一条由易到难、从积累到创新的道路,给各层次幼儿都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 (二)提供适当候答时间

要提高提问环节的质量,有经验的老师一般在提问后留足够的候答时间。根据问题类型一般留有3秒到10秒钟不等的时间等候,让孩子有个组织已有经验知识,思考整理,最后进行交流,并非泛泛的,若有若无的,未经思考的应答。创新就在解答距中诞生,面对老师提问,在适当的解答距中幼儿习惯地运用特有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日常习惯中和幼儿做好约定,一要学会想一想再举手,二要老师提问后,等待几秒再请小朋友,三要面对幼儿回答,老师也稍等几秒后理答。 三、立片言以居要——机智理答

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造就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机智理答。理答就是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反应和即时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集体教学“对话”。 (一)披沙见金,有效理答

集体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教师必须筛选点化,披沙见金,及时引导,进行有效理答。如:《亲爱的小鱼》讲述了一只小猫和一条小鱼之间的爱,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扉页,“你们看到了什么?”教师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发现小猫和小鱼是好朋友的关系,但孩子的回答是:“小猫笑眯眯地看着小鱼,他想吃小鱼。”教师引导点拨:“小猫真的是想吃小鱼吗?到底小猫和小鱼是什么关系?我们从后面找找答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指点迷津,智慧理答

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理解可能会偏离预设,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引导幼儿好好思考;或者不必急于回答,缓冲一下,将问题抛给幼儿,趁势点拨,巧妙地把问题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上来。如:应彩云老师上大班《老房子新建筑》,在欣赏了故宫式的建筑之后,总结:“以后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只要看见这样的房子,就知道,里面一定住着中国人。”不料,幼儿人群中冒出“不一定”。应老师从容机智地回應“就算不是中国人,也一定是中国人的朋友。”指点迷津,智慧理答,回归主题——“我爱中国”。 (三)抛砖引玉,深化理答

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有时对问题的理解答非所问,老师敏锐巧妙地利用此问题,通过巧妙的理答,精彩生成,把这旁逸斜出的问题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例:小班《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当说说自己爸妈的长相特征时,一个幼儿说:“我爸爸的肚子很大”。于是,年轻老师慌乱了,顺着幼儿的思维追问:“怎么会大的?”一时,回答变得无厘头了。而有经验应彩云老师则话锋一转,抛砖引玉,追问:“平时有和爸爸的大肚子玩过吗?”“有!爸爸的大肚子可软啦……”这时,应老师深化理答:“是啊!尽管爸爸的肚子很大,可是他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活动主旨是“我爱家人”,小肚子要爱,大肚子也要爱,管它怎么大的!

(四)画龙点睛,评价理答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理答语言有:“表扬表扬他”“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意识尚未形成的幼儿总是很在意教师的评价的,这往往会左右幼儿这一节课的情绪。指向不明且单一的格式评价,多了,会失去激励的作用。如何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理答呢?

上《鸭子骑车记》时,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看看哪些小动物是支持鸭子学骑车的,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请只会看图不会识字的幼儿说一说,并给予个性化的评价理答: 理答1:小眼睛真亮,能发现小老鼠的抬头仰望的表情,很值得大家学习哦。 理答2:声音多清亮,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听得清清楚楚呢。

理答3:说得多完整,连小狗眼睛里透出的笑意也被你发现了,看来问题难不倒会观察的小朋友啊。

这段鼓励性的理答,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散发着一种力量,走进人心灵的力量。这带有评价的理答,让我们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从幼儿的观察和表达实际出发,在夸大其词,但又不失表扬鼓舞之功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审慎提问,适时候答,有效理答——相信课堂的提问环节能真正散发出智慧与精彩,相信,课堂的提问环节能成为幼儿学习兴趣的成长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 [2] 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