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21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 Unit6译文 Back Down to Earth 重回地面

新21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 Unit6译文 Back Down to Earth 重回地面

来源:爱玩科技网
重回地面

里克·汉普森

一个美国式的讽刺:摩天大楼需求不足。 在这个发明了摩天大楼的国度中,目前在建的最高私人建筑是一幢只有30层的小玩意儿。

但在海外,高耸的大楼几乎直达天际。

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双峰塔高耸入云。它们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这也是世界最高这一头衔首次旁落他国。

世界最高建筑或许将永远坐落于海外了。而在10年前,世界最高的10幢摩天大楼散落在美国的3座城市。就在1993年,还有不少人提议要建造下一幢世界第一高楼。

但是一幢都没有建起来。如今,全国在建的楼房中,只有10幢楼超过20层。到本世纪末,世界前十大高楼中,将有6幢坐落在东南亚。

美国的高层建筑是否已经走过了辉煌期?美国建筑的标志性成就是否就此日薄西山了?

“摩天大楼只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那是一个技术薄弱、交通缓慢、因此人们不得不聚在一起工作的时代。”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从事市场和经济研究的康纳特公司总裁大卫·贝奇这样说道。“现在人们不需要新的高楼了,因此,没有理由再建造一幢帝国大厦。”

事实上, 伯利恒钢铁公司去年已经关闭了65年前为建造帝国大厦提供钢材的炼钢厂,这表明了高层建筑正走向没落。

如今,美国的城市中有许多高楼内无人办公,至少到本世纪末,对高层建筑不会再有更多的需求了。

在美国,大约43% 的办公用房是在过去10年建造的。当时,为了满足对办公场地喷井式的需求,开发商蜂拥而上造楼。以波士顿为例,办公场地从2100万平方英尺激增至4500万平方英尺。

然而,1987年股市暴跌后,经济增长减缓了。全国城市办公用房的空置率高达16.7%,比房地产界内人士认为正常的空置率高2.5倍。在一些大城市,空置率甚至超过了30%。

在西雅图市,无论是建于1914年的历史第一高楼史密斯塔,还是建于1990年的最后一栋摩天大楼西雅图市大厦,都无法用租金来支付贷款利息。

62层高的西雅图市大厦造价高达两亿美元,今年初以半价出售。这座高楼的占用率从来没有超过50%,投资者落得血本无归。

3年前,德国出版集团贝塔斯曼仅用1亿1900万美元就买下了位于曼哈顿中部的一幢全新的、尚未投入使用的办公大楼。这个售价是已经破产的开发商投入成本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一步削弱了未来对办公用房的需求。

美国公司趋于精简

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迫使各个公司不得不缩减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员工及其占用的办公场地。仅去年一年美国公司裁剪的职位就超过50万个,如今曼哈顿的工作机会比10年前还要少。

根据一项估算,裁员使《财富》500强公司空出2亿5千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场地用于转租,这相当于250幢克莱斯勒大楼的面积。

公司往郊区发展

郊区成了办公大楼选址的热门场所,因为这里离大多数员工的家近,犯罪分子也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郊区办公场地的面积就超过了城市。如今,郊区办公场地的面积占办公场地总面积的60%,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上升。

由于郊区土地相对便宜,因此没有必要建造从管道到贷款样样代价都高昂的摩天大楼。 郊区的办公楼很少高于6层,这是100多年前电梯和钢架技术尚未成熟的时代大多数办公楼的高度。

高科技经济造就了低层建筑

如果说电梯和钢架造就了摩天大楼,那么计算机则摧毁了摩天大楼。正如二战后建造的州际高速公路令人们得以离开城市散居各地,信息高速公路也令公司可以离开城市分散发展。

正是由于数字信息(由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大楼的类型呈多样化发展。 通过电话、传真及个人电脑在家里远程办公曾经是职场人士的梦想。由于节省场地,雇主们也对这种办公方式很感兴趣。1993年,被雇主要求在家办公的员工人数首次超过了自愿在家办公的员工人数。

同样,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曾经在交易现场或者销售部门完成的合同文本的签约现在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比如从新罕布什尔州的都柏林到爱尔兰的都柏林。

仍然留在市中心办公的公司使用的场地也减少了。语音邮件、自动拨号和语音识别系统取代了电话接线员,仅3英寸见方的磁盘也取代了庞大的文件柜和书柜,甚至连办公桌也变小了。

事实上,摩天大楼从来没有任何意义,至少作为房地产领域的命题毫无意义。1913年,伍尔沃斯将他位于曼哈顿的公司总部造得比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高出100英尺,仅仅为了取代后者成为世界最高建筑。

然而如今,沃尔玛没有计划要建造一幢沃尔玛高塔。一位沃尔玛的发言人风趣地把位于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市仅两层高的公司总部比作“一所大型中学”。

微软公司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郊外的总部大楼顶部树影婆娑。建筑物为什么一定要比树高呢?公司地位的新标志——电子通讯网络更具备标识作用。

即使那些对房地产持传统观念的人也承认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许多大公司不再用高楼来自我定义。

由著名建筑师设计的标志性建筑,如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以及爱德华·拉华比·巴恩斯设计的IBM 大楼,也已被兴建它们的公司遗弃不用了。IBM 所需要的办公场地比原来缩减了一半。去年秋天,为了在员工中提倡远程办公,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特意指定一天为“远程办公日”。

1974年,西尔斯公司在芝加哥建造了世界第一高楼。如今,西尔斯已将总部从芝加哥迁到了郊区的一个由低层建筑构成的园区。去年,这幢高楼几乎人去楼空:大楼一半的办公场地被空置,价值也缩水一半。这幢楼被戏称为“世界最高的问题大楼。”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建筑轮廓线从此变低了。一些员工仍然需要工作场所,一些公司仍然需要最新的办公室、最佳的视野和其他一些便利。

美国最负盛名的高层建筑师、美联银行大楼和双峰塔的设计者西萨·佩里预言,一旦目前办公场地供大于求的状况过去,人们对摩天大楼的热情会卷土重来。

佩里坐在他的办公室座椅中说:“高层建筑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向上延伸直入云霄一直是人类古老的渴望。”然而,说这些话时,佩里自己并没有置身于第三大街的某幢高楼的顶层,而是坐在耶鲁大学纽黑文校区一幢小砖楼的二楼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