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敕勒歌优质课教学设计

敕勒歌优质课教学设计

来源:爱玩科技网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课本插图是茫茫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已经得到了初步培养。在此之前,他们学过乐府诗《江南》和《画》《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简单的古诗,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诗歌。在课堂教学中,把朗读作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美景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似、庐、笼”等6个字,会写“苍、茫”等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的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四、教学重点 1. 认识“似、庐、笼”等6个字,会写“苍、茫”等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歌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想象理解法等。 七、教学资源与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生字卡片等。 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记录在预习卡片上。 八、教学时间 1课时。 九、课型 新授课。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课前谈话交流,播放视频导课。 2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2.孩子们,从刚才的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自由回答所见,指导说完整的句子。 3.教学”阴山”,指导读准字音。 4.板书课题,生书空 5.请大家自己读一遍这首诗,看看它和我们之前学的《夜宿山寺》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6.关于《敕勒歌》,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跟小伙伴交流一下? 预设1:孩子们搜集的资料很全。师: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搜集到的资料比老师搜集到的还全呢! 预设2:孩子们搜集的资料不全。老师也带来了《敕勒歌》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生介绍。(2-3人)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生自读,圈生字。 2.请2生展示读,正音。有错自纠,无错表扬。 3,词语教学。 穹庐、笼盖、天苍苍、野茫茫。 4.认读“见”。 (1)出示卡片,齐读。 预设1:读作现。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回答。 3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预设2:读作见,在现代汉语中它读作“见”,但在这首诗里它读作“现”,打开课本,翻到84页, 你看,最下面的课后注释里告诉我们了,是显现,露出来的意思。 (2)点拨:课后注释是学习古诗词的好帮手,我们一定要学会看注释。 (三)再读古诗,注意停顿 1.读古诗的时候,出要读准字音,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生回答。 2.请1生读。 预设:1.学生读得字音准确流利,节奏不明显。 预设:2.学生读得准确,停顿明显。 3.点拨:读诗词时,我们要在标点符号的地方停顿,逗号处停得短一些,句号处停顿稍长一些。同时,还可以请节奏停顿线来帮忙。 4.出示带节奏的诗歌,学生带节奏自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四)理解诗歌,想象画面 过渡:注意了停顿,就读出了韵味。但是,要想体会其中的美景,我们还要读出诗中描绘的画面。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 2.巩固:敕勒川、阴山、天、野、风、草、牛羊。短

4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短的27个字里,包含着这么多景物。 3.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 4.让我们一起把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吧! (1)提示:( )的敕勒川,在( )的阴山下。 天空好像( ),笼罩着( )。 (2)抬头望向远处,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请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两个试着说一说。提示:( )的天空,( )的草原。一阵风吹来,草( )露出了( )。 5.孩子们,如果我们为这首诗配一幅画,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预设:绿色、蓝色、黄色、白色。 6.孩子们,读这首诗,你最大得感受是什么? 预设:草原风光美。 板书:草原美。 7.体会动静结合。 (1)你看,在这片辽阔而安静的草原上,突然,吹来一阵风,吹低了丰茂的牧草,露出成群的牛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2)你听,晚霞中,初生的羊羔呼唤着羊妈妈发出——咩咩的叫声。老牛呼唤走远的牛犊发出——哞哞的叫

5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声。 (3)小结:宁静的草原,因为牛羊的出现,顿时热闹起来,这是一幅多么动静合一的画面啊!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成群的牛羊,不正是敕勒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吗?这肥壮的牛羊,就是敕勒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啊!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 板书:牛羊壮。 (五)分析画面,体悟情感 1.孩子们,假如你是敕勒族的一个小朋友,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草原上你的心情怎样? 预设:开心,高兴,快乐…… 板书:爱家乡 2.请你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 3.让我们在这美景中,一起背诵出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吧! 师生齐诵。 4.

诗歌不仅可以读可以背,还能唱出来呢!播放音

乐,欣赏歌曲。 (六)渗透国学,指导写字 过渡: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这样,我们要读出诗中

6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的美景,读出诗中的情感。我们还可以认认真真的抄写下来。 1.出示课件:阴、似、野、苍、茫,按结构不同,分两行,请学生观察。 (1)上面三个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 (2)下面两个呢? 生:上下 (3)在这五个字中,你觉得哪个比较难,需要老师和你一起写一写? 预设1:野、茫 预设2:没有。老师觉得“野”和 “茫”两个字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2.观察这两个字,如果你是小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地方,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 预设1:横变提 预设2;右边不是“子” 预设3:茫是上下结构。 3.师范写,生书空。 4.配乐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过渡:孩子们《敕勒歌》寥寥数句就勾勒出敕勒川独

7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特的壮丽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诗歌的长河里,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还有很多。像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出示) 1.教师范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呢? 预设1:江花、江水。 预设2:一生说不全面。其他人补充。 3.塞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首诗的风格差异巨大,其中的风景却同样美不胜收。我们也当当小诗人,一起读一读吧! (八)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总结:孩子们,走进古诗乐园,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想象了画面,欣赏了美景。 2.自选作业。 (1)请孩子们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用手中的彩笔画下来吧! (2)找一找其他描写祖国山河美景的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1-2首。 十一、板书设计 敕勒歌 草原美 8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牛羊壮 爱家乡 十二、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图文并用,通过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大量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外,在课堂评价上,教师与学生的评价都要准确、具体。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