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方高校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互动探究——以浙江义乌为例

地方高校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互动探究——以浙江义乌为例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29卷第12期(下) 2013年12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0l_29No.12 DeC.2013 地方高校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互动探究 以浙江义乌为例 尹 莹 (义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摘义乌322000) 要: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知识经济 时代,地方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的传递者和创新者,对于城市的振兴、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 进作用,同时,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渗透到地方高校中.从而促进地方高校的 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城市文化软实力: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8.4 1 地方高校及其特点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12—0222—03 另一方面又必须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研工作 从教育系统纵向看,高等学校的定位主要指各 个高等院校在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怎样的 位置,不同层次的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的 和社会服务等内容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第 四,地方高校必须走多样化、特色化之路,才能具有 比较优势,才能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做贡献.义 作用、功能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 法》第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统 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 地方培养人才和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1对 于地方高校,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也曾说过:“高 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义乌市的唯一的一所地 方高校,自创办以来,围绕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 际和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以“面向市场、面向 学生、面向实践”为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办学之 路,着力为义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城市文化软实力 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说高等教育要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 方的文化科学中心;其二是说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 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全球战略 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 来的.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仅涵 盖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等硬 实力,还包括以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和外交政 策在内的软实力,而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强 源.”[21可以说,地方高校是由地方根据当地的 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本地域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 需求而举办的,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地方高校有 比较鲜明的地方性特点,重点表现为区域性和应用 性.地方高校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不管办学自主权 有多大,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 分,必须纳入地方的发展战略和统筹管理中. 第二,地方高校必须依托一定的地方环境资源办 学,是区域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 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 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 照你的设想行事.”『3]这种观点提出后,引起了很多 西方学者的关注,他们都比较重视运用软实力来提 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学者对软实力 的关注始于2004年,学者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软 作为主要面向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高校,一方面其 改革发展必然要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实力进行阐释,但都认为软实力涵盖了政治、社会 制度、价值观念、国民素质、文化和外交等多个方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JCWH01YBM) 222一 面,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在国 家战略的影响下,许多地方竞相开展了提升城市文 化软实力的思考与实践,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 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 在动力.义乌自改革开放以来,由农而工、由商而 富,谱写了一段兴商建市、经济发展的神话.201 1 年,义乌被正式批准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 点,在未来将成为引领全球贸易的一块高地.面对 这样的新机遇,义乌迫切需要的是跟经济发展旗鼓 相当的文化软实力,是在输出商品与服务的同时, 输出自身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品位,以彰显城市 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推 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头 脑,使之成为学院师生共同接受和认可的文化生命 体,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市民进行的精神文明建 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营造一个 充满人文关怀、兼具文明、理『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3.2努力培养各类文化人才,为城市文化的建设 提供人才保障 文化人才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因 素.纵观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如北京、上 海、、深圳,无不是文化人才和文化精英的聚集 个性魅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3地方高校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虽然地方高校通常要依托城市生存和发展,但 是,城市也需要凭借地方高校进步和提升.地方高 校在地方的支持下,凭着自己在人力、智力、科 研、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优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发挥地方高校自身的优 势去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服务,这既是地方高校的使 命,也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途径. 3.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营造健康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的城市中,无论 是资源环境还是自然人文,都为来势迅猛却又势必 在行的城市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城市化在潜移默 化中改变了人们的心态、生活与工作方式,冲击着 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人们在盲目追求经 济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自身对道德价值的追求. 义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外闻 名的国际商贸城市,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 最具活力的县级城市之一.虽然义乌在一个复杂多 元的社会环境里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人们 过上了宽裕的小康生活,但是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贫 富分化、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人们心态中物 欲化、粗俗化、冷漠化的消极倾向也十分明显.就连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到义 乌整个城市商贸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社会理想弱、 功利色彩强、虚荣心强、诚信度弱的问题.实际上, 这些现象是由价值分化乃至价值冲突所引致的价 值共识危机.我们知道,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是城市 文化的建设者和人,可以说,大学生的理想信 念、道德观念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文化能否健康 发展的问题.因此,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里,教 师可以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新 地.当前义乌市文化人才发展情况不太理想:文化 人才的总量不足;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 创意和文化经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匮乏;有影响领 军人物、拔尖文化人才尤其缺乏;文化人才多集中 于文教事业单位,而少见于社会组织与企业.面对 如此困境,必须积极发挥地方高校人才支撑的作 用.地方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可以向地方源源 不断地输送城市各方面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义乌工 商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教学质量明显 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适应义乌需要的优秀人才,为 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如今,要构建宜商宜 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要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 学院应力图在继续保持和发扬良好的办学风格基 础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塑造一批文化人才,具体来 说,学院可以与义乌市的文化研究机构和文化企业 也可以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以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方 式,以及双向交流、定向培养、进修培训等多种途 径,加快义乌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文化才人培养; 可以充分挖掘热心公益文化事业与活动的教师与 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壮大文化志 愿者的队伍. 3.3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推进城市文化产 业的发展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众多且相关 联的文化创意企业及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建立起来,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现象.嗍因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将各种要素在一定的空间 里实行有效集中,所以它的建成有助于集聚区内的 机构或企业相互合作,资源优化配置.从发达国家 发展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都 是依托高校产生的,依托著名大学兴起的科技园、 产业园等,不仅培育了新经济增长点,而且促进了 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确,仔细分析,文化创意产 业集聚区所需要的人才、科技、文化、创意、园区都 是可以在地方高校所具有的,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 自己的优势,立足地方,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核 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园区为依托,打造文化创意产 业集聚地,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的活力.对于义乌 而言,其实是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园这个 小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的.目前,创意园已初 步构建了一个以设计企业、高校研发中心、个人工 作室相结合的全方位创意产业联盟,在22家人驻 企业中,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高端创 意企业占76%.可以说,义乌创意园已经成为涵盖 企业战略管理咨询、品牌策划、产品设计、商业空间 设计、广告设计与摄影、庆典方案策划等创意产业 的流水线.在如此光明的前景下,学院要加大产学 研合作平台,把创意园打造成为义乌小商品创意的 引擎,推动义乌文化产业的发展. 3.4加大教师社会文化服务力度,推动城市文化 大繁荣大发展 在地方高校里,聚集了众多精英,这些精英应 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成为、文化机构、文化 企业的智囊团,在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育优秀 人才的同时,通过开展人文学术讲座和人力培训、 承担横向课题、进行决策咨询等来提高市民的文化 素质,为推进城市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些 年来,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以一种敬佩的眼光看待义 乌人,赞美他们开放开明、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等 等,但是,实际上,义乌的人们虽然物质生活富裕, 但精神生活、文化消费和现代化的文明城市还相差 甚远.义乌要建设国际商贸名城,在经济实力大幅 度提高的同时,市民的文化素质应该有一个质的改 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优势,鼓励教师 多开展人文讲座,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去熏陶市民的 精神世界,唤起市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而且最近,为 了贯彻落实党的和浙江省、义乌市第十三次 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 有现代化浙江,为了发展义乌文化软实力,义乌市 委市正在强调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在艰巨的 任务面前,作为地方高校的教师,应该发挥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深入农村,挖掘义乌农村独有的历 史文化资源,并形成建设策略供市参考. 4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地方高校的影响 地方高校作为文化精英和文化精品的聚集地, 是城市的一块“文化高地”,是城市的“文化名片”. 在城市文化形象的诸多构成要素之中,地方高校以 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空间成为了城市文化形 象的重要载体.不过,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了,也会 从各个方面对地方高校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使社会真正 认识到地方高校的作用并予以支持.随着城市的发 展,城市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 的需要.一个城市的人均文化水平越高,对受教育 的需求程度也就越高.历史上,世界上一些发达国 家、先进城市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把教育摆在优 先发展的位置,对教育的重视真正渗透到民众之 中.当今时代,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越重视城市文 化软实力,越是重视城市文化软实力越重视地方高 校的发展. 第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地方高校提出 了新的要求.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 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凝聚力,以文化产业 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生产力,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城 市文化传创力,以文化品牌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影响 力,和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辐射力.应该 说,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更 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参与进来,这对地方高校对 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地方高校提供 了经济后盾.文化是一切观念的母体,所有特定经 济行为的观念,都是由文化提供的.经济如要良性 运行,必须借助文化的动力,文化是经济得以保持 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义乌的 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 已超过1000亿元,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不 仅可以用来发展公共服务体系,而且可以直接投入 地方高校,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 国高等教育法释义『G1.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 社.1998. [2]刘剑,李友玉,沈百福.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问题 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Joseph 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 Time Magazine,February22,1999,p.21. [4]牛维麟,彭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居区发展 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