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 授课班级(1)(2) 备课组:理化生 编号:60 学习 内容 重点:铁制品生锈的本质及如何防止生锈; 难点:关于铁制品生锈条件的探究。 1了解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和本质及防锈措施;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对比实验认识铁生锈的客观条件从而认识如何正学习 确防止铁制品生锈;结合生活实际来认识金属资源的保目标 护; 3感受和体会化学及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时间 分配 导课 2 分、 自学 13 分、 探究交流 12 分、 小结 3 分、 巩固 10分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设问导入:人类大量使用的各种金属制品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还是人们制造的?还是人们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原料加工出来的,又是怎么加工的呢?本节课将以铁的冶炼为例认识人类是如何利用金属资源的。 自学新知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4页至第17页内容。填写学案中“新知导读”部分的空白。 探究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各组长作好记录,并把大家的观点统一归纳出来,做好发言准备。 展示纠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激励性评价。预设讨论结果: 1、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应注意的是 :实验开始,先向装置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片刻后高温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再停止通一氧化碳(防止还原出的铁再被氧化);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因此把它燃烧掉;尾气 自学新知 1、 学习引导 (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即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措施); (2)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2、新知导读 (1)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 等 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的铁锈 ( )疏松多孔,不溶于水,易吸水的 色 固体。铁锈是 (纯净物或混合物); 学习 (2)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使铁制品 氧气、水蒸过程 气直接接触;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 A、 ; B、 ; C、 ; D、 。 探究交流 1、结合课本18页关于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插图依次为A B、 C中那种情况易生锈?为什么? 2、由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你的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哪 些?结合课本18页图8-24自行车的构件分别采取了什么 防锈措施? 展示纠错:积极发言把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计算过程)说出 来和大家分享。 本课小结:简单回顾,谈谈自己的收获对本课予以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 1 - / 2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还可以收集处理; C 、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2、解:设每天需要含质量分数 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85%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x 杂化学反应的过程; 4 CO +Fe3O4高温3Fe + 4CO2 2、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 232 168 再到铝合金大量使用的过程。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85%x 3000t×(1-5%) ( ) 168232= A、地球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 C、金属的活动性 D、金属的颜色 3、炼铁高炉中发生了如下反应:(1)高温下利用一氧化 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2)高温煅烧石灰石 (3)灼热的 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4)焦炭充分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 应的是( ) 学习 A、(1)(4); B、(2)(3); 过程 C、(3)(4); D、只有(4) 4、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该有尾气处理装置。 5、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50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作业:课本21页 习题5、6题 85%x3000tX(15%)X=2323000t(1-5%) 16885%X=4630t 答:每天需要这种磁铁矿石4630吨。 当堂检测:(答案) 1、 C 2、 C 3、 C 4、 C 5、2857t; 板书设计: 1、 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及现状 2、 铁的冶炼 3、 含杂质物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反思 - 2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