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力发展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

大力发展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

来源:爱玩科技网
健康养殖  2021年第7期www.zgzysy.com大力发展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冷继茂/贵州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550400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养殖主体,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产业化、节约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畜牧业;乡村振兴;畜牧养殖;产业发展

存栏46.54万头、出栏36.99万头,肉牛存栏9.68万头、出栏2.08万头,羊存栏6.16万只、出栏3.88万只,商品兔出栏300万只,生态家禽出栏300万羽,禽蛋产量2056吨。

作实际,开展编制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确保项目建设落实落地,提升我县畜牧业发展。3.2 围绕“一主五特”产业格局,纵深推进农村产业 立足中药材、烤烟、茶叶、蔬菜、精品水果、生态家禽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一主五特”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全新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生猪、肉兔、禽蛋等特色畜牧业为重点,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和增长贡献率。重点规划在猴场、岚关、永和、江界河、珠藏、玉山、中坪、天文等乡镇大力发展生态畜禽产业带,以江界河、珠藏等乡镇为核心发展生态蛋鸡产业;以珠藏镇为核心的肉兔产业,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做大做强肉兔品牌;推进“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田多效”,打造“稻+”田间种养殖模式。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把建成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和存栏100万羽生态蛋鸡的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特色养殖大县。3.3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确保产销渠道畅通 统筹规划建立完善产销对接机制,完备的销售渠道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若产出滞销,产业发展将毫无意义。打通销售渠道需多方贯通,一是紧跟市场需求,宣传引导,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热度;二是实地考察,布局消费终端,多元化销售,综合智能货柜、互联网平台、订单销售、外运入市、产业专柜等形式,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综合目前而言,我县的外销渠道一是可搭乘东西部协作专柜建设的顺风车将产品输出到广州,树立品质标杆,从而辐射输出到深圳、上海、杭州等东部一线城市,二是利用如盒马生鲜、京东生鲜、抖音直播等互联网平台挂网销售;

2 畜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

重要地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持与动力,而产业兴旺是根本,畜牧业在“产业兴旺”中,上联种植业、下联加工业、横向牵动食品和医药等众多行业,是典型的中轴产业。畜牧业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持续发展。发展畜牧业不仅可以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还可以充分利用饲草、秸秆、农副产品等资源,过腹还田、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经济绿色发展,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县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通过发展畜牧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3 切实发挥畜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3.1 精心谋划“十四五”规划,加大畜牧业发展 按省、州对“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一主五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工

1 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农村有幅传统春联:“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形象地表达畜牧业在农村、农民眼中的一个愿景,同时也展现畜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目前,养殖规模化程度尚不高,散养户较多,农村养殖环境相对较差,受农村外出务工劳动了较多的影响,养殖参与者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也普遍不高,防疫意识、养殖技术有限,新思想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再加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环保压力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造成部分村组无猪、牛现象,2020年,县全县生猪

10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www.zgzysy.com2021年第7期  健康养殖基层畜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孙雪梅/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温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741308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优化与发展,使得基层畜牧养殖业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今年又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战役,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就不得不提高基层畜牧养殖的开展标准及要求。因此,本文对当前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影响经济效益提升的因素进行详尽分析,并根据相关实证依据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畜牧养殖;经济效益;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为集约化发展。其中,畜牧养殖产业在基层经济发展中更是风险与优势并存;由于产业规模的变化,从而就会对其养殖的品种、饲养条件、环境质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为了能够应对这些风险,使得其不会对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战造成影响,本研究基于实证研究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研究。

整个基层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由于受到养殖成本的,很多农户为按照部门要求的指定品种进行购买,而是从商贩中直接引进,从而使得其品种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从商贩那里买进畜禽品种之后,后期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工作便得不到有效开展,导致大规模畜禽感染病毒的现象。此外,农户在畜禽大量死亡后,依旧通过引进畜禽来弥补损失,未曾意识到要从品种质量这个根源问题上进行有效解决。

1.2 饲料营养匮乏 通过对基层畜牧养殖产业链的调查发现,很多基层的畜禽市场采购人员反映畜禽饲养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从而就是使得他们

1 存在问题

1.1 品种引进质量差 根据对基层畜禽养殖农场的走访调查发现,影响该地区畜牧养殖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畜禽产品质量较差,从而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畜禽病毒感染、畜禽买卖泛滥等问题,最终就会影响到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优化发展背景下,对于农村地区的规模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得农村地区的产业链从分散化小规模转变

内销渠道一是可与配送公司签订协议,实时供应,二是投放各地农贸市场定点销售,三是利用即将建成的智能货柜零售。

3.4 突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禽产业稳定发展 发展现代畜牧业,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必须狠抓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在“查”“堵”“防”“管”“供”“宣”上下足功夫,大力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和群防群控,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同时,结合实际,出台鼓励支持,一方面对现有养殖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引进大型养殖企业,按现代化的要求设计建设养殖场,科学养殖,确保我县生猪产业防控与生产齐头并进。

3.5 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服务,促进畜禽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产业发展网格化。围绕“一主五特”产业布局,成

立产业专班,明确分别由一位县委常委或副领衔推进,研究产业发展相关方案规划,解决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

二是农技专家网格化。根据6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分别建立农技专家库、明确6大特色产业专家组组长,结合全县各村主导产业实际,将省、州、县农技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匹配到村,确保所有村主导产业均有专家联系服务,实现精准选派、精准施策。为确保群众能够方便快捷的找到专家,县委组织部收集专家信息统一制作专家信息公示牌84块张贴在各村,发放专家联系服务卡16800余张,并将专家信息在党建微信公众号公示。

三是畜牧培训网格化。2020年,畜牧业专家走访调研460次,举办动物防疫、渔业安全800人次,养殖知识

120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56个,提供技术服务360余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10000余份,实现各村产业技术培训覆盖100%。解决农业产业技术问题400余个。

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此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做好发展衔接、衔接和服务衔接,正确认识到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真正让农业有奔头,让农民有盼头,让农村有看头。

参考文献:

[1]孙恒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畜牧业发展的探讨[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 (1)

10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