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摘要:班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幼儿的自身情况以及班级条件所开展的课程。班本教学内容比较精细,主要来源于每一个幼儿,是根据幼儿个性成长发展和现实状况,而进行的实际知识探究,通过班本教学的实施,对幼儿的自主学习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因此本文根据幼儿的个人特点以及实际教学环境来设计教学方案,让幼儿在班本课程的教育、引导下进行深度学习,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课程意识;班本教育;幼儿园
引言:班本教学是以幼儿园内的老师为教学的主导,以幼儿和家庭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加以研究、实践和评估的一门必修课。这一概念反映了“自下而上”的教育发展趋势。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在班本教学的实践中面临了若干困难,下面是笔者对此的一点反思和研究。
一、班本课程的含义
班本课程来源与要求是针对本班幼儿的身体生长特征,以幼儿的兴趣需求为切入点,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善于找到幼儿喜欢的内容创出课程,课程完成后对幼儿的考核,要以其在活动上的表现为主,重视个体差异。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思想理论上的认知
幼儿园班本教学的工作须从观念方面着手,进一步的提高幼儿老师在教学观念认识方面的认识。例如,通过开展“雷锋日”活动,幼儿从开始对“雷锋是谁”的不了解到“雷锋叔叔太厉害了”的认识转变;从“我不是值日生,我不想干”到“需要帮忙吗”的思想转变;从“我不想吃的就扔掉”到“光盘行动”,无一不在向我们揭示,原来节日教育如此重要啊;通过运用升旗仪式、讲道德小故事等形式,对幼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在完成
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幼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发展。举办幼儿喜闻乐见的校园公益活动,使幼儿乐于用自身的眼光去看到,用自身的心理去体验,易于让幼儿步入生活,养成幼儿优秀的道德品质。引导幼儿参与丰富有益的人文活动中,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重视幼儿的实际感受,培育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园的班本教育开发的重点与关键都在于教育的选题上,希望使所开设的各种特色教育可以真正的适应学生未来成长的需求,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所以老师就一定要站在幼儿的高度来思考问题,重视日常教育实践的总结[1]。
例如,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生活化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方法寻找一些蚕宝宝,放入自然角让幼儿去观察喂养,探索蚕的生活方式,老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到蚕的生活的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种植一些幼儿容易看到的花草,让幼儿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因为不只是人类有成长过程,就连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过程;引导幼儿施肥除草,照顾每一个植物的生长。老师通过组织幼儿实践,让幼儿明白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植物和动物也一样;幼儿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以及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培养幼儿积极健全的个性、优秀的美德情操,以及崇高的精神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功能。因此,老师主动地和幼儿交流意见,让幼儿可以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在全面掌握幼儿现实发展状况和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制订相应教学对策。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针对幼儿的发展和个性化差异制订出恰当的教学策略,从而在保证教育成效的同时更加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立最明显的效果,体现为可以真正的适应当前幼儿身体发展的需求。当前不管什么阶段的课程都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将学生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这些全新的课程观念也适合于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在教育
实践的过程中,不再只是一味的注重幼儿学到东西的多少,而在于使幼儿得到不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方面的提高。
(二)提升幼儿教育的精细化程度
幼儿园班本教育的建立,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当前幼教的精致化水平。以往的校本课程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得较为笼统,主要就分为了一些常规的基础教育的语数外音体美等项目,而教学的方式也无外乎课堂、运动课程这两类。而班本教学则应该认为是对校本课程的进一步细分与研究,而班本教学的精细化性还表现在其内容大多是以目标为主导,所以如果单就体育项目而言,除了常规的运动项目以外,在班本教学当中也应该突出选课内容,也就是应该让幼儿自由的决定参加哪一种项目,以最好的方式适应幼儿的成长需要[2]。
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时期进行构建班本课堂,有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通过一系列有关让幼儿深度学习教育活动内容的实施,也可以充实幼儿园的启蒙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斯.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以某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欢乐水世界》为例[J]. 赢未来,2021(1):66-68.
[2]林慧. 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途径——以大班健康课程《今天,你\"嗯嗯\"了吗?》为例[J]. 科普童话·原创,202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