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周中晚期金文书法风格探究

西周中晚期金文书法风格探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史海文艺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O15一O1 西周中晚期金文书法风格探究 姜库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西周是金文书法的繁荣时代,借着那个时代的关学思想发展成熟,体现了西周人的哲学、审美取向和智慧。研究这 一时期的金文书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法中的虚实、繁减、动静、风骨、阳刚与阴柔、有法与无法之韵等基本美学范畴。 关键词:西周:中期;风格演变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2-0124—01 西周中晚期,即自穆王起,经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到厉王 的随意欹侧,使《散氏盘》成为金文书法中最具有书写意味的作 时代。标志文明时代的到来“礼”“乐”文化成为主流,此时的器件 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果说《大盂鼎》是代表了西周金文前期的 已不仅片J来盛物,更多的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其内容也具有固 艺术风格的话,那么,《散氏盘》则当属于两周金文后期的典型代 定的格式,册命的记录多为封官、世袭等事。还有贵族社会生活 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用笔纯熟,字迹秀幼。从《毛公鼎》的形 的情形也在铭文中已经有所体现,例如诉讼之事、田契。在穆王 体,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金书,较之商时的甲骨文,西周早期的 之世,“篆引”的发展成为主流,线条式样及笔法渐趋成熟规范, 金文已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象形的笔意减少,笔画分布均匀 作品个性也渐被纳入规范之中。代表商周金文过渡状态的作品 而对称,波挑的笔划已消失。史书中所记载穆于的巡行天下,当 急剧减少,预示着以篆引秩序为一统的时期行将到来。此时的铭 然也包括以政治力量推行文化。从史墙盘铭书体风格来看,确是 文字形已有较大的简化,旱加长趋势,笔画已少波挑,线条化书 表现出统一的书风。这样,西周书风大约自穆王时到宣1一时,书 风也有了变化,肥笔很少出现,笔画的粗细均匀圆润,文字布局 写铭刻都是圆笔大篆,尤其明显的是推行到姬周同姓邦国。这种 完满,十分规整。如刻铸于西周中期的《鲁生鼎》,自两周昭王以 书体传世的精品,有名的《毛公鼎》为国之重器,书风圆笔运转, 后,金文线条逐渐摆脱刀刻意味,粗细大致相近,肥笔和团块也 浑厚凝重,气度轩昂。总而言之,毛公鼎既具形式美,又具意境 逐渐减少,开始变得自然而然无拘无束,圆浑而又流畅。在书法 美,二者双兼,神妙之至。 艺术上,线条的长度感觉不是来自整段的长度,而是来自扣除起 总结分析西周金文书法的用笔特征,大体可分为j种形式: 笔和收笔的行笔部分的长度,行笔部分走的越充分,给人的感觉 一是带有殷商时期甲骨文刀刻笔意、任意天成、质朴烂漫的笔 就越长。《鲁生鼎》的线条圆起圆收,短而含蓄,行笔沉缓,不激不 意,二是在规范弧线用笔的基础之上加以日常生活中简率质朴 厉,有散步的感觉。线条圆浑修长,弯曲起伏,极度舒展,这种线 的书写笔法。属于这二种笔法类型的应当为《散氏盘》,在精熟中 条与早期楔形线条相比,在形质和性情上都完全相反,结体随着 显现洒脱简率的笔意,在规范中间追求自然的精神,人们常说的 线条的舒展也极度开张,字形结体内的空白非常舒朗,甚至大于 飞动简率的笔法即“熟而变精”,从而表现出了篆书草写的意味。 字距行距,上下左有的字的连蜷偃蹇,避让朝揖,组成浑然茂密 所以,后人把散氏盘指称之为“草篆”。 的章法。通篇的视觉效果如随波披拂,藻荇满塘。穆王时代的《静 总之,西周是金文书法的繁荣时代。金文借着那个时代的美 篡》柔和秀美,工稳端庄,但神气较为蹙迫。恭王时代的《墙盘铭》 学思想发展成熟,体现了周人的哲学、审美取向和智慧。研究这 凶出自史官墙之手,故又称史墙盘。此铭最大的特点是铭书的光 一时期的金文书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法中的虚实、繁减、动 鲜如新和其真实精致的篆引笔法与线条,不仅在西周大篆作品 静、风骨、阳刚与阴柔、有法与无法之韵等基本美学范畴。 中实为罕见,而且对察析金书的原型十分有利。铭书构型端严工 稳,笔划圆润流畅,粗细均匀,竖长取势,结体婉转,一开汉代分 参考文献: 书碑版章法之先河,堪为西周中期士族书法的典范之作。孝王时 [1]徐利明冲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 期的《小克鼎》与规范整饰中显现出一种跳动感与活泼感,破平 [2 尔平.历代书文选续编[Ml_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衡而出奇姿,于矛盾中求统一,在同一种求变化,线条遒美坚健, 【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商周至 妙趣横生,这些特征都是西周中期精美金文的代表作。到了西周 秦汉书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晚期,金文已发展到高峰,夷、厉、宣、幽诸王时期的金文,呈现出 多姿多彩的局面。 书法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当一种字体成熟之后,接下 来便是正体与草体两极风化,放逸和规范同时发展。金文也是这 样,在西周昭王和夷王时代成熟之后,一方面走向工整,如《宗周 钟》、《史颂壶》、《虢季子白盘》等,另一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放 逸,代表作品为《散氏盘》用笔生辣、恣肆放逸,线条浑厚苍茫,结 体势圆行方,横长竖短,跌宕起伏,造型开阔。线条的组合横不 平,竖不直,但左右相倚,上下相形,变不平为平,不直为直,布白 浑然天成,古质盎然,已开草篆之端。由于线条的屈曲舒展,结体 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