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模式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新视野 基于物流企业的 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模式分新 摘要:物流金融是最近几年比较新的概念,本文首先 介绍了物流金融的定义和特征,然后站在物流企业的角 度,把物流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分成资金结算服务模式和 融资服务模式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各自的 优缺点。 关键词:物流金融模式 一、物流金融概述 1.物流金融的定义 物流金融是最近几年物流业的新鲜话题也是热门话 题。学术界对于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一直没有得出统一 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种提法:一是认为物流金融就是物 流供给商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 务,这类服务往往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二是认为 物流金融是指在供给链业务活动中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 产生的价值增值的融资活动。三是认为物流金融是指物 流业与金融业的结合,是金融资本与物流商业资本的结 合,是物流业也是金融业的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从以上三种提法我们不难看出,物流金融简单地说就 是物流与金融的结合。我认为从广义上理解,物流金融是 指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施物流、 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增值从而 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狭义上讲,物流 金融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的结算 和融资服务的服务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借助物流企业的帮 助而开展的企业融资服务,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 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 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 及物流业的中问业务等。物流金融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 展而产生。 本文所讲的三种模式中,第一种是包括在广义的物流 金融意义中的,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则属于狭义的物流金融 范围内。 2.物流金融的特征 (1)规范化。指所有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都以协议 约定的标准规范化,由物流公司验收、看管,而且动产质押 品的质押要符合规定程序,不能有银行派人看管和客户自 行看管的不规范行为,确保质押的有效性。 (2)信息化。所有质押品的监管都借助物流公司的物 流信息管理统一进行,与该业务有关的管理人员,都可以 随时通过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查看质押品的品种、数 量和价值,以便获得质押品的即时情况。 (3)异地化。物流公司和与其合作的银行都有覆盖全 国的服务网络,使物流金融业务既可以在该行所设机构地 区开展,也可以在全国各地开展异地业务,并能保证资金 及时汇划和物流及时运送。 (4)普遍适用性。首先服务区域具有普遍适用性:既 可以在银行所设机构地区,也可以超出该行所设机构地区 开展业务,只要是在银行自己的网络和物流公司服务的网 络区域内,物流金融业务就可以开展。物流金融涉及的货 57 物品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包括各类工业品和生活品,产成 物流企业送货,第三方物流企业垫付部分或者全部货款, 在向收货人交货的时候根据发货人的委托以及合同向收 货人收取发货人的应收账款,最后在一段时间的固定时间 品以及原产品等众多品种。物流金融服务的对象具有普 遍适用性:无论何种企业,只要具有符合物流金融条件的 产品,都可以开展该项业务。 二、基于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模式 1.资金结算服务模式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物流金融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下面要讲的资金结算模式中由于没有银行等金融机 构的参与,是属于广义的物流金融的范畴,主要意义在于 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物流产生价值增值从而提高 资金运行效率。具体业务如下: (1)代收货款业务 简单地说,这项业务是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的同时,帮助发货方向买方收取现款,然后与发货企业结 清货款,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在这种模式中,在发货前发货人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 签订《委托配送和委托收款合同》,第三方物流企业每日或 定期为消费者送货同时根据合同代收货款,然后每周或者 每月或其他固定时间与发货人结清 段时间的货款。这 种模式的优点是资金在交付给发货人前有一个沉淀期,在 这期间,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有需要可以利用这笔不用付利 息的资金。缺点是对发货人的风险太大,提供这种服务的 物流企业每年有几百亿元的代收款,这使得货款代收环节 经常要携带大额现金往返,既不方便又充满风险,比如说 2006年1月初,济南市就有几家物流企业出现个别人卷款 出逃的现象。 这种业务模式常见于B2C和C2C业务中,并且已经在 发达地区的邮政系统和很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中 广泛开展,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淘宝网上购物,在为其 服务的物流企业中这种业务模式非常常见。 (2)垫付货款业务 垫付货款业务是指当物流公司为发货人承运一批货 物时,物流公司首先代提货人预付部分或全部货款,当提 货人取货时结清全部货款。 垫付货款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发货人委托第三方 58 与发货人结清货款,同时物流企业也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 费。这种模式的优点首先也是在收了收货人的货款后有 了一笔无需付息的沉淀资金;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自 己的利益与客户联系在了一起,容易赢得信任,有利于扩 大业务。而缺点是在垫付收货人的货款时,占用了物流企 业的一部分资金,这种模式常见于B 2 B业务中。 2.融资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的信用还不完善,银行为了降低风险, 严格要求贷款企业的申请条件,导致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 生产经营企业很难贷到款,融资难问题严重,而有了物流 企业的参与,通过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架起了银行 和贷款企业之问的桥梁,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方法。 (1)物流企业作为融资中介 ①多物流中心 我们上面所说的仓单质押模式主要指银行、生产经营 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三方处在同一地区,用来质押材 料或商品的仓库由物流企业提供,这就在地理位置上 了此业务的开展,并且对物流企业的要求很高。而多物流 中心仓单模式是在仓单模式的基础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 拓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不同,整合整个社会 仓库资源,仓库可以选择物流企业的、贷款企业的甚至是 其他业务外的企业的,充分利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 系统和管理能力就近进行质押监管,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 降低客户的质押成本。 ②海陆仓融资 2006年初,海南一家公司将一批天然橡胶通过海运送 至天津,想向银行借点钱。可是仓单质押的条件要求,货 物必须要在固定的监管仓库里,而现在大部分的时间货物 都在船上,又没有固定的仓库,向银行抵押货物成了问 题。双方就这么你进我退地僵持了一段时间,最终货物到 了发运期,钱还是没借到。半年之后,一种叫做“海陆仓” 的业务悄悄出现,使通过海运做仓单质押变成了可能。 海陆仓业务是指在传统“仓单质押”融资模式基础上, 发展成为集“货物在途运输质押融资监管”模式与“仓单质 新规野 押”模式为一体的,从货物启运地至目的地,“仓储质押监 管、陆路运输监管、铁路运输监管、沿海运输监管、远洋运 好地为需要贷款的企业服务,也有利于合理分配信贷额 度。而缺点就是:物流企业有了分配信贷额度的权利,但 要承担贷款资金的损失风险;银行对授信对象要求严格, 一输监管”等任意组合的供应链全程质押融资监管模式。从 概念来讲,海陆仓业务的实质是传统“仓单质押”业务的延 伸,与仓单质押业务具有共性但又有其明显的特点。从共 性来讲,均属于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范畴,即以动产所有权 般的物流企业不容易得到其授信。 ②物流企业自营金融模式 随着物流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对 或权利进行质押作为授信担保条件。海陆仓的优点有以 于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集信用贷款的提供者 下几个方面:对银行而言,海陆仓业务往往与国际结算相 连,除融资利息收入外,还可以带来手续费、汇兑差价等丰 厚的中间业务收人;对于客户而言,海陆仓业务是其银行 信用额度受到规模时的又一融资渠道;对物流企业来 说,通过海陆仓对客户的全程供应链中的货物进行全流程 的跟踪、监控,既最大限度地延伸了风险管控的时空范围、 同时协助银行、客户规避了可能的货物风险,又较好地支 撑了传统物流业务的发展。而缺点也相当明显:物流企业 开展海陆仓业务必须有自己的船,不管是自己拥有还是租 借,成本对一般的物流企业来说都太高了,同时给物流企 业带来风险:一是上游企业有无生产能力,生产是否正常; 二是下游企业是否销路顺畅;三是产品是否适合质押、市 场流通性;四是物流环节是否安全可靠。 (2)物流企业作为资金供应方 物流企业作为资金供应方的意思就是银行没有直接 参与到整个的融资过程中,这其中包括两种具体的形式, 一种是银行授信模式,其中银行是间接参与,一种是自营 金融模式。 ①银行授信模式 统一授信就是物流企业按照银行关于信用担保的规 定提供信用担保,银行据此把一定的贷款额度授给物流企 业,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货款向客户提供质押贷款和结 算服务,而银行基本上不参与贷款和结算项目的具体 运作。 这种模式与以上我们提到的模式不同的地方在于:第 三方物流企业处于核心位置,除了要承担前面我们所提到 的职能外,还要承担发放信用贷款的职能。这样做的优点 是:首先是物流企业新的利润来源;其次可以简化质押贷 款的程序,提高运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使物流企业有了更 大的权力,加上物流企业与客户有更直接的接触,可以更 和物流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于一身,开创物流金融融资的自 营模式。它是物流金融高层次的运作模式,其对物流金融 提供商有较高要求,例如,物流金融提供商应具有自己全 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1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 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 [2】郑金波.仓单质押的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