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知识框架
高考要求
内容 集合的含义 集合的表示 基本要求 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例题精讲
(一)知识内容
举例:⑴ 120的所有合数 ⑵ 北京在户人口
⑶ 学而思学员 ⑷ 所有的正方形
这些小例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1.集合的相关定义
⑴ 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1 of 11
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⑵ 元素用小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⑶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2.元素与集合间关系:属于;不属于. 3.集合表示法
⑴ 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或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它元素用省略号表示,并写在大括号“{ }”内的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1,2,3,4,5},{1,2,3,4,5,}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形如{x|描述特点}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xZ|x3}
方程x22x50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xR|x22x50}
(二)典例分析:
板块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例1】用“”或“”填空:
⑴ 若A{x|x23x40},则1___A;4___A; ⑵ 0___;
⑶ 0___{0}.
【例2】用符号“”或“”填空
⑴0______N, 5______N,16______N
1⑵______Q,π_______Q,e______RQ(e是个无理数)
2⑶2323________x|xa6b,aQ,bQ
【例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 方程2x2x60的根;
⑵ 不大于8且大于3的所有整数;
1⑶ 函数y3x2与y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x
【例4】已知集合AxN|8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6x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2 of 11
【例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⑴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⑵集合y|yx21与集合x,y|yx21是同一个集合; ⑶1,,,,0.5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⑷集合x,y|xy≤0,x,yR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例6】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m10Z,mZ m1362412【例7】直角坐标平面除去两点A(1,1)、B(2,2)可用集合表示为( )
A.(x,y)|x1,y1,x2,y2 B.(x,y)|x1x2或 y1y2C.(x,y)|x1x22222且 D.(x,y)|[(x1)(y1)][(x2)(y2)]0 y1y2【例8】下面有四个命题:
⑴集合N中最小的数是1;
⑵若a不属于N,则a属于N;
⑶若aN,bN,则ab的最小值为2;
⑷x212x的解可表示为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例9】方程组xy122xy9的解集是( )
A.5,4 B.5,4 C.5,4 D.5,4.
【例10】已知f(x)x2axb(aR,bR),A{x|xf(x),xR},
B{x|xf[f(x)],xR}.当A{1,3}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3 of 11
板块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知识内容
1.子集:
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读作 “A包含于B”(或“B包含A”). 规定: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2.真子集:
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但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记作AB(或BA).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相等: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此时,集合A与集合中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说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二)典例分析
【例1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1}___{x|x23x20} ⑵ {1,2}___{x|x23x20}
⑶ {x|x2k,kN}___{x|x6,N} ⑷ ___{xR|x220}
【例1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___{0}
⑵ 2___{(1,2)}
⑶ 0___{x|x22x50} ⑷ {3,5}____{x|x28x150} ⑸ {3,5}___N
⑹ {x|x2n1,nZ}___{x|x4k1,kZ} ⑺ {(2,3)}___{(3,2)}
【例13】若集合X{x|x1},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A.0X B.0X C.X D.0X
【例14】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3______x|x≤2,1,2____x,y|yx1 ⑵25_______x|x23, ⑶x|1x,xR_______x|x3x0 x【例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4 of 11
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B.若AB,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 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若S为全集,且ABS,则ABS
【例16】已知集合A{a,ad,a2d},B{a,aq,aq2},其中a0,且AB,则q等于___. 【例17】求集合{a,b}的子集的个数,真子集的个数,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并推导出
{1,2,3,4,5,,100}的子集和真子集的个数.
【例18】若全集U0,1,2,3且
A.3个
【例19】{a,b,c}
【例20】若集合Ax|x≤6,xN,B{x|x是非质数},CAB,则C的非空子集的个数
为 .
【例21】求满足条件{1,2}A{1,2,3,4,5}的集合A的个数
【例22】设A{x|1x3},B{x|x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UA2,则集合A的真子集共有
.
B.5个 C.7个 D.8个
A{a,b,c,d,e,f},求满足条件的A的个数.
【例23】已知A{x2x5},B{xm1x2m1},BA,求m的取值范围.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5 of 11
【例24】求集合M{1,2,3,
. ,100}的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的和(规定空集的元素和为零)
帮助学生分析此题时,可按以下步骤:
① 集合M的所有子集的情况 ② 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 ③ 元素之和的和 ④ 空集的元素和为零 此题可适当拓展:如果M{1,2,3,,则M的子集共有2n个.所有子集的元,n}(nN+)
1n(n1)n素和之和为2n(12...n),可由此让学22n2n(n1)(可作为公式熟记)222生注意到补集的情形.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6 of 11
板块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知识内容
1.相关概念:
⑴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⑵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 (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⑶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
UA,即
UA{x|xU,且xA}.
(二)典例分析
【例25】已知全集U{1,2,3,,10},A{1,2,3,4,5},B{4,5,6,7,8},C{3,5,7,9}
U求:AB,AB,A(UB),
AB,A(BC)
【例26】若集合M(x,y)xy0,N(x,y)x2y20,xR,yR,则有( )
A.MNM B.MNN C.MNM D.MN
【例27】已知全集I{(x,y)|xR,yR},P{(1,1)},表示IP.
【例28】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3,求实数a的值.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7 of 11
【例29】设集合A{x|(x3)(xa)0,aR},B{x|(x4)(x1)0},求AB,AB.
【例30】若集合A{1,1},B{x|mx1},且ABA,则m的值为( )
A.1 B.1 C.1或1 D.1或1或0
【例31】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若AB,则ABA B.若ABB,则AB
C.(AB)A(AB) D.
UABUAUB
【例32】若A1,4,x,B1,x2且ABB,则x . 【例33】若U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⑴若AB,则UA⑵若AUBU,则AUUBU B
⑶若AB,则AB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例34】设集合A{x|x2x0},B{x|x2x0},则集合AB( )
A.0 B.0 C. D.1,0,1
【例35】已知全集是R,A{x|3≤x7},B{x|2x10},求
【例36】设全集UR,Mm|方程mx2x10有实数根,Nn|方程x2xn0有实数根,求
R(AB),(RA)B
UMN.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8 of 11
【例37】已知My|yx24x3,xR,Ny|yx22x8,xR,
则MN__________.
【例38】若Ix|x≥1,xZ,则IN= .
【例39】设集合A1,2,B1,2,3,C2,3,4,则(AB)C
【例40】已知A{y|yx24x3,xR},B{y|yx22x2,xR},则AB等于( )
A. B.{1,3} C.R D.[1,3]
【例41】若集合M(x,y)xy0,N(x,y)x2y20,xR,yR,则有 A.MNM B.MNN C.MNM D.MN
.
【例42】集合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
满足AB,AC,求实数a的值.
【例43】已知I{(x,y)|x,yR},A(x,y)|y31,B(x,y)|yx1,则I(Ax212( ) B)等于
A. B.{(2,3)} C.(2,3) D.{2,3}
【例44】设A{x|2x2axb0},B{x|6x2(a2)x5b0},若AB,求AB.
【例45】设UR,集合Ax|x23x20,Bx|x2(m1)xm0;
若(UA)
【例46】设全集U(x,y)x,yR,集合M(x,y)y21,N(x,y)yx4, x2B,求m的值.
那么(UM)(UN)等于________________.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9 of 11
【例47】设全集I{x|x≤20且x为质数}.若A求集合A,B.
结合集合的运算性质:
⑴ 交换律:ABBA,ABBIB{3,5},IAB{7,19},且IAIB{2,17},
A;
⑵ 结合律:A(BC)(AB)C;A(BC)(AB)C;
⑶ 分配律:A(BC)(AB)(AC);A(BC)(AB)(AC); ⑷ 吸收律:A(AB)A;A(AB)A; ⑸ 对偶律:I(AB)IAIB;I(AB)IAI摩根定律). B(德·
【例48】若Aa,b,Bx|xA,MA,求BM.
【例49】已知全集I中有15个元素,集合MMIN中有3个元素,IMIN中有5个元素,
N中有4个元素.则集合N中元素的个数( )
A.3 B.4 C.5 D.6
I4M53N15
【例50】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2项测验成
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 A.35 B.25 C.28 D.15
【例51】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
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
【例52】已知A{x|x28m20n,m,nZ},B{x|x12m18n,m,nZ},则AB中最小的正整
数是 _________.
【例53】设IR,集合A{x|x24ax4a30},B{x|x2(a1)xa20},
C{x|x22ax2a0}.若A,B,C中至少有一个不是空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10 of 11
【例54】若集合M{x|x2x20},T{x|mx10},且MT.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教师备案>1.对于集合需要注意:
①集合本身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空集虽空,但空有所为; ②元素的三个特性:
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 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记作N*或N+;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R. 2.拓展讲解:
⑴由于(AB)(CI(AB))I,记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Card(A),则
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ard(I)Card(I(AB))
如果推广到三个有限集A,B,C,则有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Card(ABC)
A)
⑵ 利用以上的结论还可解决与自然数相关的计数问题,比如:
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记A{1~100中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B{1~100中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则 AB{1~100中能被5整除且又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
AIIB={1~100中只能被2整除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 B={1~100中不能被2整除但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
A经计算发现:Card(A)50,Card(B)20,Card(AB)10; ∴Card(AB)50201060. 因此Card(A
IB)Card(A)Card(AB)501040.
即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40个.
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11 of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