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卷4期 心 理 学 报 l 9 9 8年10月 ACTA PSYCH0L0GICA SINICA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c} 张 力 朱 滢 首都师^ ;; 'c京,lo0o37) (北京大学 京,10o87¨ Bg . 摘要两项实验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关联性记忆 错觉接近学过词的回忆水平,但它的产生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变量对关联性记忆错 觉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关联性记忆错觉不同于学过的词,在延迟回忆时没有系列位置效应的 产牛_ l、、, 关键词 竺 堑, ! !丝,关键诱饵,罨型些墨 蛙 Q l前言 知觉错觉,作为一种潜意识知觉的产物,很早便有深入的研究,它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已被众多实验所证实;然而,在记忆错觉方面,研究较为缓慢。 弗洛依德在其早期的著作中,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记忆错觉有过较为详细的“定性 分析…;至于 定量 的研究,由于长期以来,经典的实验模式要求研究者更关注记忆加工 中保持和提取的特征及其原因,这样,以各种指标衡量的保持量就成为记忆研究的主要园 变量(当然有时是它的反面,即遗忘的量),而对于回忆(或再认)中错误的部分,通常的看 法认为它们反应的不过是一种猜测(如在自由回忆中),与遗忘的部分别无二致,这种观念 直至近期才有所改变 记忆错觉中较具代表性的是一种名为关联效应(relatedness effect)的记忆错觉。先期 的研究表明,在语词材料的记忆中,如果呈现一些意义上相近的句子或段落,人们往往把 它们看作是学过的。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对词表的记忆中,如果再认时呈现一些与词表 有意义关联的“诱饵 (如学过 桌子 等词,再认时则呈现未学过的“椅子 ),被试把它们看 作是学过的概率要高于判断为没学过的概率,即在此时,虚报概率大于正确否认的概 率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意义上相联系的词表的容量有 很大关系 J,因而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编码中的一种 内隐联系反应 导致的, 词表容量增加,这种反应亦增加,外显的表现即为这种错觉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增加。 先期的大量研究是在 再认 模式中分析这种错觉的,而在 回忆 模式中的分析则较 少见。J·Deesel959年的一篇文章可以说是这方面最早的定量研究,但在当时他并未把 他的研究划为“记忆错觉’的范畴,只笼统地称为“语词介入 (Verbal intrusion)。他的报告 本文却稿收到日期:1 997_09 1,修改稿收到日期:1998_04一10, 374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卜 商 峙 刍 4期 张力等: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375 显示,至少对某些回忆系列,呈现之后的错误回忆现象十分明显:当呈现一些意义上相互 联系的词后,被试在回忆时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并未学过的词,而这些词与学过的词在意义 上也有联系 ]。 近来.国外学者系统地发展了Deese的研究范式,并发现,“重复学习 可以导致错误 回忆率的下降,但关键诱饵的出现依然顽强 此外,关键诱饵的出现还随测验频率的增 加而增加,另一些研究是针对健忘症病人的,结果发现,健忘症病人的记忆错觉现象较正 常被试少见,这似乎暗示,对于正常被试在记忆中十分常见的语义组织现象在健忘症患者 中较为少见 。 本文探讨以往研究未曾涉及的一些问题:(1)不同年龄被试问的记忆错觉产生情况; (2)记忆错觉的时间效应;(3)记忆错觉的系列位置效应。 2实验1记忆错觉的产生 2.】方法 2 1.1被试 老年与年轻两组被试各l6人,前者平均年龄60岁(56 69),后者平均年龄20岁 (19—22)。听力正常,自愿报名参加,均有酬 21.2实验材料 选用经预备测验选出的24个词表,每个词表均含有一个与呈现词有意义关联的诱 饵。例如在一个词表中,学过的词为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暖和、南极、火炉、空气、 炎热、凉爽、潮湿,“寒冷 并未学过,但与以上词有意义上的联系,在此即称为 关键诱饵 。 词表分为两组,分别用于老年被试与年轻被试,两组词表的关键诱饵相同,词的内容与排 列方式略有不同,每个词表有l 2个单词,按照与关键诱饵的联系程度由大至小排列,每组 词表又一分为二,交替用于学习和不学习,即每个被试只学习该组的6个词表,另6个词表 不学习,在再认中,将其作为干扰词 实验采用听觉方式呈现,每组材料录在事先准备好的磁带上,每词呈现1秒,间隔1 秒 每组内部与各组间顺序固定,实验时由录音机放送。 2、1.3实验设计 车实验可看作一个2×2混合设计的实验,组问变量为被试年龄,包括老年组和年轻 组两个水平;组内变量为两类测量方式:学过的词与未学过的关键诱饵词。 2.1.4实验程序 实验之前,先让被试熟悉实验的要求和程序,】2个词依次念出,念完之后要求被试立 即写出刚才所听到的词,回忆的方式和顺序不限。每组词的回忆时间为1分钟,回忆过后 不能再看;这样,依次呈现和回忆第二至第六组词。 休息1分钟后进行5分钟的再认测验。再认项目请被试以5级评判的方式判断是 否听到过,共48个(为防止顺序效应,其问项目位置采用】2×4 BLOCK的方式进行排 列),其中有I 8个被试听到过,30个未听过。对于听过的项目,选用每个学过词表中的 l 6、】0项;对于未听过的项目,有l 2个关键诱饵,另l8个选用每个未学过词表中的l 6 10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 学 报 30卷 2.2结果与分析 2.2i回忆成绩 两组被试的回忆情况见表1 表1两组被试的回忆结果 ) 注:学过词的最低回忆概率均出现在第五项,老年组为0 26.年轻组为0 3I,平均为o 29 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关键诱饵的出现概率与错误回忆项的出现概率差异 显著(0 27对0.09,t(31):4.75,P<0.01),但与学过词的最低回忆概率(第5项)的差异不 显著(0 27对0.29,t(31):一0.47,P>0.05),这说明本实验中错觉的产生是有效的,其强 度(27%)接近学过词中回忆率的较低水平(29%);对于学过词的回忆率,年轻组显著高于 老年组(0 56对0.41,t(30):3.62,P<0.01),对于未学过词的出现概率,老年组显著高于 年轻组(0.1 3对0.06,t(30):2.61,P<0.05),说明从一般的回忆指标来看,二者存在显著 差异;但对于关键诱饵的出现概率,二者差异不显著(0.25对0.28,t(30):一0.49,P> 0.05)——这种情况类似于老年人的外显记忆明显低于年轻人,而内隐记忆方面两组被试 无差异。 2 2.2再认成绩 SDT的非参数指标A 衡量再认能力,结果如下: 表2两组被试在再认时的辨别力(A ) 方差分析表明,无论老年组与年轻组,对于未学过词的辨别力显著高于对于关键诱饵 的辨别力(老年组:0.82对0.61,F(1,30)=27.03,P<0.01;年轻组:0.91对0.63,F(1,30) 49.83,P<0.叭)。学过的词与未学过词的辨别力,老年组显著低于年轻组(0.82对 0 91,F(1,30):13.2,P<0.01);但学过的词与关键诱饵的辨别力,年龄间的差异不 显著(0.6l对0.63,F(1,30):0 l0,P>0.05)——这一点类似于记忆中的某些 实骚性 分离 现象。 3实验2记忆错觉的时间效应和系列位置效应 3.1方法 3 1 1被试 共20名年轻被试,男女各l0名,听力正常,有酬。 3 1 2实验材料 选用经预备测验选出的1 5个词表,词表情况如实验一,将其平均分为5组,每组3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张力等: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377 词表,按照拉丁方的方式排出5种呈现顺序,20名被试也同样分为5组,每组4人,每组接 受其中的一种呈现顺序 呈现方式、时间与间隔同实验一。 3 1 3实验设计 本实验可看作一个4×2×5的组内设计实验,变量之一为时间间隔,有即时、1小时 l 后、l天后、5天后四种水平;变量之二为两种测量方式:学过的字与关键诱饵;变量之三为 呈现词表的5个位置。 3 l 4实验程序 学习时的程序与实验一相同=l 5组词回忆完后,请被试休息1分钟,然后进行总的回 E测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回忆刚才各组呈现的所有词,时间为l0分钟 1小时后、1天后 5 天后重复进行一遍总的回忆测验。 3.2结果与分析 3.2.1 时问效应 时间效应的结果见表3 表3不同时间间隔的回忆结果(%1 往:括号内为新出现的词所占的比捌,所谓 新出现的词 ,指新的启动 我们规定为 在前面的任何一次回忆中 都没有出现过的词 方差分析表明,对于学过的词与关键诱饵,其交互作用的主效应显著(F(3,57)= 11.01,P<0 01),显示学过词的回忆率与关键诱饵的出现率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表现有差 异。二者的简单效应均显著(学过的词:F(3,57)=241.31.P<0 05;关键诱饵:F(3,57) 3.6O.P<0 051 表明学过词的回忆率与关键诱饵的出现率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 显著变化 那么,这种变化究竟是在哪些时间点之间发生的呢?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的结 果表明,对于学过字的回忆率,即时的测验与1小时后的测验差异不显著(t(19)=1.68, P>O.05);1天后的回忆量增加(t(19)=一6.32,P<0.01),出现较为明显的记忆恢复 现象,考虑到本实验的材料是有意义的,被试的年龄不大,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 它持续到5天以前的某个时间点,因为5天时的回忆量已明显低于即时的回忆量(t(19) 14 80,P<0 01) 而对于关键诱饵的出现率,导致时间变量主效应显著的原因似乎只 发生在1小时到1天之间(t(19)=一3 23,P<0 01),除此以外,即时与1小时之间 (t(19)=0.29,P>0.05),1天与5天之间(t(19)=0.27,P>0.05),关键诱饵的出现差 异并不显著。这一点向我们暗示:关键诱饵的出现率与内隐记忆类似,可以保持很长的时 间 由于率实验采用组内设计,可能会出现被试前次回忆影响了后面回忆的现象。针对 这一问题,Glover等人已作过详细的分析,并认为,回忆中 测验的效果 是普遍存在的,总 的来讲.重复测验有利于保持,但在本实验情境下,遗忘的影响仍旧是显著的(见表3)。另 种情况是前面没有回忆的词在后面回忆起来,产生新的启动作用 表3列出了这些新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78 心 理 学 报 30卷 现的词在后续测验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对每个词回忆情况的境计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学 过的词,“新出现的词 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而对于关键诱饵,这种减少不显著, 新 出现的词”仍旧维持一定的水平,这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 3 2 2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见表4。 表4学过的词与关键诱饵的系列位置效应f%1 位置 I 2 3 4 5 学 即时 0j2 O 27 0.27 0 38 o 39 过 1小时0.31 0 27 0.25 0.33 0 33 的 】夭0+38 0 34 0+33 o 40 o 38 词 5夭 o 27 0 20 o.23 o 28 o 27 关 即时0 27 O1 7 o 28 o 22 o 35 键 1小时 0 23 0 22 0 33 01 7 o 30 诱 1夭 0 0 27 0 35 0 22 0 40 饵 5天 0 27 0 35 0 35 0 23 o 33 尽管回忆内容较多,对于学过词的回忆仍出现一定的系列位置效应,这种效应在即时 回忆时最为明显,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曲线有逐渐变平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对于学 过的词,位置变量在即时和一小时后回忆时差异显著(F(4。761=4.16,2.90,P<0 05),在 1天后和5天后回忆时差异变得不显著了(F(4,76)=1.39,2.1 7,P>0 05)。但对于关键 诱饵,位置变量在任何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F(4,76)=1 52,1.33,1.35,0.77,P> 0 05),这样的结果暗示着,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于学过的词出现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而 对于关键诱饵,至少在本实验中,没有观察到它的出现与系列位置有任何密切的联系, 4讨论 本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分析了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和保持,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一些特征。首先,关联性记忆错觉具有较高的强度,它可 达到或接近 学过词的回忆水平;其次,记忆错觉的产生是较为普遍的,无论何种被试或记忆形式,在 本实验的条件下,都可以观测到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存在;第三,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 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老年组和年轻组的被试在其它记忆力指标上存在显著差 异,但记忆错觉的产生差异不显著;第四,关联性记忆错觉同知觉错觉一样,具有较强的 顽强性。时问变量对它的影响不显著,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造成记忆错觉 的词往往是一些高关联性 高频率的词,而其它词的关联性、频率都相对低,在记忆组织 中,这样的词往往较易复现和保持,而在提取过程中,它们则较易发生。此外,关联性记忆 错觉似乎不受系列位置的影响 对关联性记忆错觉产生的一个最直接的推论,应该是语义编码的解释 在预备实验 中,我们剔除了呈现项目与关键诱饵中有重复字的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听觉混 淆,第一个实验的回忆部分属于传境意义上的短时记忆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听觉项目的 混淆错误远低于关键诱饵的出现,说明语义编码已发生作用;第一个实验的再认部分和 第二个实验明显已属于长时记忆的范畴,记忆错觉产生量的提高则证明了长时记忆中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张力等: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义编码的特征比短时记忆更为显著。 应该承认,记忆错觉现象与内隐记忆从本质上看都是“潜意识 的。L·L·Jacoby认 为记忆错觉的产生起源于一种 潜意识的知觉(unconcious perception) 】,其它一些学者也 曾对潜意识知觉引起启动效应的命题加以研究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实际上,在关联性 记忆错觉中,我们通过呈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词,已使关键诱饵处于“被启动 (间接启动) 的位置上,它与内隐记忆唯一不同似乎只在提取的表现上,内隐记忆是通过“间接法 观察 到的——通过其它一些任务,证明某些 已被启动 的事物的存在;而记忆错觉则是一种 “直接的”出现,被试主观对它的无所觉察证明了它的“潜意识性 。 实际上,已有研究者注意到记忆错觉和内隐记忆的本质联系,在早期Deese的研究 中,曾把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称为一种 语词介人 (Verbal Intrusion),而在最近,有人认 为从本质上看,“内隐记忆 本身就是一种“语词介入 在以往对内隐记忆的研究中,我们 大多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即通过其它的任务证明它的存在,但这样的任务即使小心 进行,也难免有关意识参与的 污染 问题的争论,而记忆错觉的实验条件则宽泛和易控制 得多,这一点向我们暗示了对于潜意识问题的分析,或许有着更好的研究途径 5结论 (1)关联性记忆错觉是一种言语记忆错觉,同知觉错觉一样,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 强度,在本实验中最高可达到30%左右。 (2)年龄变量不影响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也不影响对它虚报的概率,在本实验的 年轻组和老年组,以上两个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3)关联性记忆错觉在时间变量的影响下变化不大,这一点类似于内隐记忆。 参 】 [奥]弗洛依德.高觉敷考 文 献 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56 2 Undem,ood B J.False ̄cognidon produced by implicit verbal responses Journal of ExpedmentM Psychology, 1965 70:122一I29 3 Sitifffin R M Huber D E,Mannelli k Eft ̄cte of c出g。 letlgth and sllength 0n farnJliaJi ̄in mcoguldon Joum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 ̄fing,Memory.and Cogdition,1995,21(2):267--287 4 Deese J On the prediction of 0ccur nce of particular verbal intrusions in immediate recal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59.58:17—22 5 McDermott K B.The persistence of false memories in]ist recall Joumal of Memory andLanguage"35f2 :2I2—230 1996, 6 Schacter D L.Veffae1]l M,Pmdere n The neuropsycholoagy of memory illusions:False recall and lecogmtion itF amnesic patients.Journal of Memoryarid Language.]996.35(2):3I9—334 7 Jacoby L L.Whitehouse k An illusion of memo ̄,:False recognition influenced by unconscious perce曲OtL Joumal of E,xenmentpa]Psychology:Oener-M,1989J18(2】:l26一】35 8 Mace]A J Conscious and mv. ̄nscious perce坤OFt:Expanments on visual masldog and word recogni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983,15(2):197—2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0 心 理 学 报 30卷 THE GENERAT10N AND RETAINING 0F RELATEDNESS EFFECT IN MEM0RY ILLUS10N Zhang IA (Department of Educanon,Capiml Normal UniversiO,,100037) Zhu Y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Bering University,100871) Abstract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mtion and retaining of relatedness effects in memory ilihsion.Experiment 1 involved the effects of 1earned words and critical lure in both the young and old groups,using both recollection and ercognition paradigms.In experiment 2,the aritcle discussed the retaining of the learned words and the criitcal lure during four intervals(immediate,1 hour,1 day&5 days).The serial position effects of both learned words and criitcal lure were analyzed as well The main resulst were:The relatedness effect WaN comparatively robust approaching to the lower level of the learned words.Alhtough being signiifcantly lower in the common indexes of memory,the old group had similar relatedness effect ot the young group in b0m recollection and recognition pardaigms When time variable Was introduced,the memory illsuion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Compared wi血the 1earned words.血e criitcal 1ure had n0 seriaI posiiton effect.Such resul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 p1icit and implicit memory-.The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study of memory illsuion may be a better way to analyze the unconscious memory. Key words memory illsuion,relatedness effect,criitcal lta-e,serila position effec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