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来源:爱玩科技网
精品文档

学校: 姓名: 座号: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1)找到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通分〔马上分母化为同一个数〕 (3)相加减

(4)不是最简分数的必须约分。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

往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

〔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定律有哪些:

连减的性质:(1)a-b-c=a-(b+c) (2)a-(b+c)=a-b-c

其他:(1)a-b+c=a+c-b (2)a-(b-c)=a-b+c (3)a-b+c-d=(a+c)-(b+d) 5、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分子除以分母

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时,小数位数上有几位数字,分母上就有几个0

7、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有时还能直接约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数乘法

知识点: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乘法中比拟大小时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6、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一〕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二〕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一〕“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二〕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7、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精品文档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

谁是谁的倒数〕 〔2〕、推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8、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3〕、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5〕、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6〕、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 〔7〕、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长方体

知识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要素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棱 数量 12 特征 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 垂直于正方形面的棱长度相等 全部的棱长度都相等 数量 6 面 特征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全部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 数量 8 顶点 特征 同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特别长方体 12 6 8 正方体 12 6 8 一个长方体至少可以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6各面是正方形,但不会存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 2、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 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 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3、经过折叠可以组合成正方体:

4、长方体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 =〔a×b+a×c+b×c〕×2=〔前面面积+上面面积+右面面积〕×2 正方体外表积=棱长×棱长×6=a×a×6=6=任意一个面的面积×6

前面面积=后面面积; 左面面积=右面面积; 上面面积=下面面积 两个棱长和相等的长方体或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外表积不肯定相等! 外表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或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棱长和也不肯定相等! 5、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注意: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6、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常用的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cm³;棱长为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dm³;棱长为1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m³.

7、液体的体积单位和容纳液体容器的容积单位:升〔L〕、毫升〔mL〕.1升=1分米³ 1毫升=1厘米³ 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字母表示: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字母表示: V=a³

.

精品文档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表示: V=Sh 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9、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如:

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 长方体的宽=体积÷(长×高) 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注意:计算体积时,单位肯定要统一;外表积与体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同,无法比拟大小

10、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m³=1000 dm³ 1 dm³=1000 cm³ 1L=1000 mL

11、单位换算:.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12、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3、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可以用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测量出100粒黄豆的体积,再除以100,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14、补充知识:

〔1〕外表积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不肯定相等;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外表积不肯定相等。 〔2〕外表积相等的正方体,体积肯定相等;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外表积肯定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棱长扩大n倍,外表积扩大n²倍,体积扩大n³倍。 〔4〕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体积肯定相等。

〔5〕将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与原来一个长方体相比,外表积增大了,而体积不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数除法

知识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把分数除以整数转换成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把分数除以分数转换成分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4、分数除法应用题解题步骤: 〔1〕确定单位“1〞。

〔2〕找出与单位“1〞相关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3〕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或用除法解答。 5、要解分数应用题, 首先找准单位“一〞。

“分数的〞前单位“一〞, “比〞“占〞“是〞后“相当于〞 如果单位“一〞, 快用乘法来解题。 如果未知单位“一〞, 除法解题莫疑心。 遇到稍复杂的未知“一〞, 方程解题较简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确定位置知识点:

一、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方法:(1)确定好方向并用量角器测量出被测点的方向角度; 〔2〕明确被测量物体和观测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3〕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精确推断或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

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一〕方法: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物为观测点,再描述到下一个

目标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三、自建参照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方法:〔1〕找准方向;〔2〕确定角度;〔3〕算清实际距离;〔4〕找出物体具体位置,标上

.

精品文档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知识点一: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过程。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反映出不同量的变化过程,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拟。

知识点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⑴写出统计图的标题,标题写在图的正上方,在标题右下方标明日期。 ⑵根据几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⑶画出互相垂直的横轴和纵轴,在纵轴上用肯定的单位长度表示肯定的数量。将纵轴自下而上截成根据题目确定的相等的小段,每小段分点旁注明数量,起点标0。

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数量,把图例标在标题的右下方。

⑸先确定直条的高度,高度确定后马上标上数字,然后画上边框涂上与图例一样的颜色。

知识点三 能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随处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我们利用统计图不仅可以简洁直观地反映所收集的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比拟,这样就能作出科学合理的推断和决策,援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知识点四: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拟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下面是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和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五: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横轴和纵轴〔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3〕描点〔4〕用线段顺次连接全部点,并标注数据〔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5〕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知识点六:平均数的认识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全部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反映灵敏,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每个数据或大或小的变化都 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3、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