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评定依据:
GB18242-2008 二、 范围及用途: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苯乙烯 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两面覆盖隔离材料所制成建筑防水卷材, 面及地下防水工程,尤其适用于较低气温环境的建筑防水。 三、 材料分类 1、 类型
(1) 按胎基可分为聚酯毡(PY)和玻纤胎(G)玻纤增强聚酯毡三种类型。
(2) 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可分为聚乙烯膜( PE)、细砂(S)与矿物粒料(M),下表面隔 离材料为细沙(S )、聚乙烯膜(PE )。
(3、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 I型和II型。 2、 规格(1、幅宽:1000 mm ;
(2、厚度:聚酯胎卷材 3 mm、4 mm、5mm,玻纤胎卷材 3 mm 和4 mm ; (3、面积:每卷面积分为 15 m 2、10 m 2、7.5 m 2; 3、 标志
(1、标志方法 卷材按下列顺序标志:弹性体改型沥青防水卷材、型号、胎基、上表面 材料、下表面材料、面积、厚度和本标准号。
(2 )标志示例 3 mm 厚砂面聚酯胎I型弹性体改型沥青防水卷材标志为: GB18242
4、 试验室环境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温度按下列要求:
(1、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 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23 土 2 C下调整24h后试 验。 (2、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3 ± 2 C范围内。 四、 取样规定及样品尺寸制备
1、 取样规定:试样进场后以同一类型、同规格 亦作为一批。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面积、厚度和外观检查合格的卷材中随机抽取
10000m 2为一批,不足10000m 2时
5卷进行卷重、面积、厚度和外观检查。再从卷重、
1卷进行物理性能试验。
SBS I PY S3
-丁二烯(SBS )热
主要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屋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 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臵于工作台面上展开,切除距外层 卷材2500 mm ,顺纵向切取长度800 mm 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 另一块备用。 3、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试验项目 拉力及延伸率 不透水性 耐热度 低温柔性 五、仪器设备
1、 厚度计:测量范围 0.2Mpa 。
2、 拉力机:测量范围0〜5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5N,伸长范围夹具间(180mm ) 伸长 1 倍,夹
最小分度值为0.01mm、使用10 mm直径接触面,单 位面积为
: 试件代号 B、B 1 C D E 试件尺寸 mm (250~320) X 50 150 X 150 125 X 100 150 X 25 2 数量、个 纵横向各5 3 纵向3 纵向10 具宽度不小于 50 mm 。
3、 不透水仪:测量范围 0〜0.6 Mpa ,精度测试2.5级。 4、 恒温箱:0〜300 C,精度土 1 C。
5、 低温箱:制冷范围 0〜-40 C,控温精度土 2 C。 6 、柔度棒或柔度板:一边呈半圆柱形:半径( 六、卷材的检验步骤
1 、厚度
a. 在工作台面上沿宽度方向裁取 50 mmK 1000mm 卷材一条。
b. 沿宽度方向距卷材边缘 150 土 15mm 各取一点A、E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c. 在 A、 E 两点之间均匀取其余 3 点 B 、 C、 D 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d. 用符合标准( GB18242-2000 )的规定的厚度计依次测出 A、 B、 C、 D、 E 各点的 厚度值h1、h2、ha、h4、h5并记录。要求厚度计在测点持荷(单位面积压力为 5s 后读数。
e. 卷材的厚度计算:h=〖h 1 + h2 + h 3 + h4 + h5〗/5 精确到1mm 。 f. 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抽取 5卷卷材厚度h1、h2、h 3、h 4、h5并作好记录。
4、卷重:将抽取的 5 卷卷材样品依次平放在测量范围 0〜100 kg 、最小分度值为 0.2kg 的台秤称量,将样品放入台秤上称量每卷卷材的质量,并做好记录。
2、 拉力和延伸率
2.1将裁取的拉力试件臵于温度为 室内环境温度,并记录;
2.2 接通电源,启动拉力试验机,观察拉力试验机运行状态;
2.3 待拉力试验运转正常后进行调零,并记录拉力机试验机的运行状态;
2.4 选定拉伸速度为 50mm/min ,拉力机试验机在无荷载情况下,空夹具自动下降速 度为 40 〜 50 mm/min 。
2.5 将拉力试件正确的夹持在上嵌口, 调整下嵌口位臵, 将试件的另一端夹持在下嵌口, 试件不得歪扭并成垂直状态,此时上下夹具间距离为 180 mm 。
2.6 启动拉力试验机工作钮至试件拉断为止, 此时显示器所显数值即为试件的最大拉力 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分别记录纵横向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值;
2.7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 5个纵向拉力试件的最大拉力 R1、R2、R3、R4、R5最大拉力 时延伸率L1、L2、
L3、L4、L5和5个横向拉力试件最大拉力 R1、R2、R3、R4、R5,最大拉 力时延伸率 L1、 L2、L3、L4、L5。
2.8 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2.9 计算:
a. 纵向拉力 R=〖R1 + R2 + R3 + R4 + R5 〗/5 距) / L (夹具间距 180 mm ) 单位:%
c. 横向拉力 R=〖R1 + R2 + R3 + R4 + R5〗/5 3、 不透水性
3.1 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3.2 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3.3 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3.4 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 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单位:N/50
d. 分别计算纵向拉力取五个试件纵横向拉力及延伸率平均值, 作为该卷材纵横向拉力及 延伸率。
单位:N/50 mm 。
b. 纵横向最大拉力时的延伸率 E= L1 (试件最大拉力时的标)的标距-L0 (试件初始标
23 土 2 C实验室干燥处,放臵不少于1h,保持实验
0.02 Mpa )
r ) 15 mm 、 25 mm 两种。
7、温度计:测量范围 0〜150 C,最小刻度0.5 C。
3.5 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 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3.6 水缸二次充水: 由于水缸容积有限, 当完成试座充水后, 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 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3.7 将裁取的 3 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 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 上 表面为沙面、矿务粒时, 下表面作为迎水面, 下表面材料为细纱时,在细纱面沿密封圈一圈 去除表面浮砂,涂一圈热沥青,带冷却 1h 后,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在试 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压目的。
3.8 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 0.3 Mpa 、安好进气阀、打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 压力。
3.9 保持 30min 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 间内出现 1 个或 2 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 继续测试。
3.10 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记录试验结 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4、低温柔度 4.1
B 法(一般委托检验法)
a. 2 mm 、3 mm 卷材采用半径( r ) 15mm 柔度棒(或板) ,4mm 卷材采用半径( r) 25mm 柔度棒(板) ;
b. 调整并设定低温制冷仪温度,使低温制冷仪温度达到标准( 的低温柔度试验要求。
c. 将6个低温柔度试件和柔度棒 (板)一起放入低温制冷仪中, 待低温制冷仪温度达到 设定温度后,记录低温制冷仪温度值, 、时间,待温度保持 2h 后,迅速打开低温制冷仪, 在标准( GB18242-2000 )规定的温度下,在低温制冷仪内将试件在 3S 内匀速绕柔度棒 (板)弯曲 180 度。
d. 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 e. 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4.2
A 法(仲裁法)
a. 2 mm 、3 mm 卷材采用半径( r) 15mm 柔度棒(或板) , 4mm 卷材采用半径( r) 25mm 柔度棒(板) ;
b. 在不小于 10L 的容器中放入冷冻液( 6L 以上),将容器放入低温制冷仪内,调整低 温制冷仪,使低温制冷仪与容器中的冷冻液的温度达到标准( 度。
c. 将 6 个低温柔度试件和柔度棒 (板) 一起放入冷冻液, 待温度达到标准规定温度后保 持 0.5 h 后,打开低温制冷仪,在标准规定温度下,将试件于液体中在 3S 内匀速绕柔度棒 (板)弯曲 180 度。
d. 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 e. 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耐热度
5.1在每块(3块100 X 50 mm )距短边一端 1cm 的中心打一小孔; 5.2 将试件用细铁丝或回形针穿挂好做成挂件。
5.3接通电源,设定电热恒温箱恒温温度,使电热恒温箱恒温温度达到标准 规定要求。
5.4打开电热恒温箱,将试件挂入电热恒温箱中,试件位臵与箱壁距离不小于 试件间应留一定距离,不致粘结在一起;
50mm , GB/T328.5
GB18242-2000 )规定的温
GB18242-2000 )规定
5.5试件的中心与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同一水平位臵上, 用以接受流淌下的沥青物质。
5.6试件在标准(GB/T328.5
)规定温度下恒温 2h。
每块试件下端10 mm 接托盘
5.7打开电热恒温箱,取出试件及时观察并记录试件涂盖层有无滑动、流淌、滴落和集 中性气泡。任一端涂盖层不应与胎基发生位移,试件下端应与胎基平齐,无流挂、滴落。
5.8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9包装标志:观察记录所抽取的 5卷卷材包装标志是否符合标准 要求。
七、结果判定规则
1、物理力学性能
1.1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的平均值达到表
表4
胎基 型号 耐热度,C 拉力,N/50 mm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低温柔性,C 纵横向 纵横向 500 30 -20 PY 90 无滑动,流淌、滴落 350 (GB18242-2000 )
4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I G PY 105 II G 800 — -25 500 — — 40 无裂纹 a. 不透水性、耐热度每组 3个试件分别达到表 4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b. 低温柔度6个试件至少5个试件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c. 不透水性、耐热度每组 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3.2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
若有一项指标不符
合标准规定,允许在改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5卷,并从中任取1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一、 评定依据:
JC/T690-1998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涤棉无纺布 -玻纤网格布复合毡为胎基,浸涂胶粉改性沥青,以细沙、 聚乙烯膜、矿物粒料等覆面材料制成的用于一般建筑防水工程的防水卷材。 三、 材料分类
1、 类型
(1) 按胎基可分为涤棉无纺布-玻纤网格布复合毡
(2) 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可分为聚乙烯膜( PE )、细砂(S)与矿物粒料(M )三种。 (3) 按等级分为I、II型。 2、 规格
(1) 幅宽:1000 mm ;
(2) 厚度:3 mm 和 4 mm、5mm ;
(3) 面积:每卷面积分为 10 m 2、7.5 m 2 ; 3、 试验室环境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温度按下列要求:
(1 )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 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 后试验。
(2)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3 ± 2 C范围内。 四、 取样规定及样品尺寸制备
1、 取样规定:试样进场后以同一类型、同规格 10000m 2为一批,不足10000m 2时 亦作为一批。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5卷进行卷重、面积、厚度和外观检查。再从卷重、
1卷进行物理性能试验。
面积、厚度和外观检查合格的卷材中随机抽取
23 土 2 C下调整24h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2、 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臵于工作台面上展开,切除距外层 卷材2500 mm ,顺纵向切取长度800 mm 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 另一块备用。
3、 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表2
试验项目 最大拉力 不透水性 耐热度 低温柔性 五、仪器设备 1、厚度计:测量范围
位面积为0.2Mpa 。
2、 拉力机:测量范围0〜5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5N,伸长范围夹具间(180mm ) 伸长1倍,夹具
宽度不小于 50 mm。
3、 不透水仪:测量范围 0〜0.6 Mpa,精度测试2.5级。 4、 恒温箱:0〜300 C,精度土 1C。
5、 低温箱:制冷范围0〜-40 C,控温精度土 2 C。
6、 柔度棒或柔度板:一边呈半圆柱形:半径( r) 15 mm、25 mm 两种。
最小分度值为0.01mm、使用10 mm直径接触面,单 试件代号 B、B1 C D E 试件尺寸 mm 数量、个 纵横向各5 3 3 10 2
(280-300 )x 50 150 X 150 100 X 50 150 X 25 7、温度计:测量范围 0〜150 C,最小刻度0.5 C。 六、卷材的检验步骤
1 、厚度
1.1在工作台面上沿宽度方向裁取
50 mmK 1000mm 卷材一条。
1.2 沿宽度方向距卷材边缘 150 土 15mm 各取一点 A、 E 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1.3在A、E两点之间均匀取其余 3点B、C、D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1.4 用符合标准( GB18242-2000 )的规定的厚度计依次测出 A、 B、 C、 D、 E 各点 的厚度值 h1、 h2、 h3、 h4、 h5 并记录。 要求厚度计在测点持荷 (单位面积压力为 0.02 Mpa ) 5s 后读数。
1.5 卷材的厚度计算: h=〖h1+h2+h3+h4+h5〗/5 精确到 1mm 。
1.6 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抽取 5 卷卷材厚度 h1、 h2、 h3、 h4、 h 5并作好记录。 2 、最大拉力
2.1将裁取的拉力试件臵于温度为 室内环境温度,并记录;
2.2 接通电源,启动拉力试验机,观察拉力试验机运行状态;
2.3 待拉力试验运转正常后进行调零,并记录拉力机试验机的运行状态;
2.4 选定拉伸速度为 50mm/min ,拉力机试验机在无荷载情况下,空夹具自动下降速 度为 40 〜 50 mm/min 。
2.5 将拉力试件正确的夹持在上嵌口, 调整下嵌口位臵, 将试件的另一端夹持在下嵌口, 试件不得歪扭并成垂直状态,此时上下夹具间距离为 180 mm 。
2.6 启动拉力试验机工作钮至试件拉断为止, 此时显示器所显数值即为试件的最大拉力 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分别记录纵横向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值;
2.7 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 5 个纵向拉力试件的最大拉力 R1、 R2、 R3、 R4、 R5 最大拉力 时延伸率L1、L2、La、L4、L5和5个横向拉力试件最大拉力 力时延伸率 L1、 L2、L3、L4、L5。
2.8 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2.9 计算:
a. 纵向拉力 R=〖R1 + R2 + R3 + R4 + R5 〗/5 距) / L (夹具间距 180 mm ) 单位:%
c. 横向拉力 R=〖R1 + R2 + R3 + R4 + R5〗/5 3、不透水性
3.1 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3.2 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3.3 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3.4 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 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3.5 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 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3.6 水缸二次充水: 由于水缸容积有限, 当完成试座充水后, 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 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3.7 将裁取的 3 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 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 上 表面为沙面、矿务粒时, 下表面作为迎水面, 下表面材料为细纱时,在细纱面沿密封圈一圈 去除表面浮砂,涂一圈热沥青,带冷却 1h 后,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在试 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
单位:N/50
d. 分别计算纵向拉力取五个试件纵横向拉力及延伸率平均值, 作为该卷材纵横向拉力及 延伸率。
单位:N/50 mm 。
R1、R2、R3、R4、R5,最大拉
23 土 2 C实验室干燥处,放臵不少于1h,保持实验
b. 纵横向最大拉力时的延伸率 E= L1 (试件最大拉力时的标)的标距-L0 (试件初始标
压目的。
3.8 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 0.3 Mpa 、安好进气阀、打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 压力。
3.9 保持 30min 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 间内出现 1 个或 2 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 继续测试。
3.10 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记录试验结 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4、低温柔度 4.1
B 法(一般委托检验法)
a. 3 mm 卷材采用半径( r ) 15mm 柔度棒(或板) ,4mm 卷材采用半径( r )25mm 柔度棒(板) ;
b. 调整并设定低温制冷仪温度,使低温制冷仪温度达到标准( 柔度试验要求。
c. 将 6 个低温柔度试件和柔度棒 (板) 一起放入低温制冷仪中, 待低温制冷仪温度达到 设定温度后,记录低温制冷仪温度值, 、时间,待温度保持 2h 后,迅速打开低温制冷仪, 在标准( JC/T 690 )规定的温度下,在低温制冷仪内将试件在 3S 内匀速绕柔度棒(板) 弯曲 180 度。
d. 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
e. 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4.2 A 法(仲裁法)
a. 2 mm 、3 mm 卷材采用半径( r) 15mm 柔度棒(或板) , 4mm 卷材采用半径( r) 25mm 柔度棒(板) ;
b. 在不小于 10L 的容器中放入冷冻液( 6L 以上),将容器放入低温制冷仪内,调整低 温制冷仪,使低温制冷仪与容器中的冷冻液的温度达到标准( JC/T 690 )规定的温度。
c. 将 6 个低温柔度试件和柔度棒 (板) 一起放入冷冻液, 待温度达到标准规定温度后保 持 0.5 h 后,打开低温制冷仪,在标准规定温度下,将试件于液体中在 3S 内匀速绕柔度棒 (板)弯曲 180 度。
d. 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
e. 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耐热度
5.1在每块(3块100 X 50 mm )距短边一端 1cm 的中心打一小孔; 5.2 将试件用细铁丝或回形针穿挂好做成挂件。
5.3 接通电源,设定电热恒温箱恒温温度, 使电热恒温箱恒温温度达到标准 GB/T328.5 规定要求。 5.4 打开电热恒温箱,将试件挂入电热恒温箱中,试件位臵与箱壁距离不小于 试件间应留一定距离,不致粘结在一起;
5.5 试件的中心与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同一水平位臵上, 每块试件下端 10 mm 接托盘 用以接受流淌下的沥青物质。
5.6 试件在标准( GB/T328.5 )规定温度下恒温 2h 。
5.7 打开电热恒温箱,取出试件及时观察并记录试件涂盖层有无滑动、流淌、滴落和集 中性气泡。任一端涂盖层不应与胎基发生位移,试件下端应与胎基平齐,无流挂、滴落。
5.8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6、包装标志:观察记录所抽取的 七、结果判定规则
1、物理力学性能
5卷卷材包装标志是否符合标准(JC/T 690 )要求。
50mm ,
JC/T 690 )规定的低温
1.1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的平均值达到表 4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表4
指标 项目 柔度C 耐热度C 拉力N 延伸率% 纵横向 纵横向 I -5 II I -10 90 II 500 400 30 20 2 600 500 2 不透水
0.2 Mpa30mi n 1.2不透水性、耐热度每组 3个试件分别达到表 4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1.3低温柔度6个试件至少5个试件达到表4规定指标时判为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 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在改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2、 包装、标志
2.1包装:卷材可用纸包装或塑料胶带成卷包装。 总计不超过100 mm 。
2.2标志:1 )生产厂名2 )商标3 )产品标志4 )生产日期或编号 5)生产许可证6) 储存与运输注意事项。 在抽取的5卷卷材中包装、标志均符合上述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包装标志合格。 3、 总判定:卷重、面积、厚度、外观与物理性能均符合标准( 时,且标准、标志符合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合格。
JC/T 690 )规定的全 部技术要求
纸包装时应以全柱面两端末包装长度
5卷,并从中任取 1
高分子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一、 评定标准:
GB18173.1-2006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分子为主材料,以压延法或挤压法生产的均质片材及高分子复合材料 (包括带织物加增强)的复合片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三、 材料分类与标记
1、分类:片采的分类如表 1所示
表1 分类 代号 JL1 JL2 硫化橡胶类 JL3 JL4 JF1 均质片 非硫化橡胶类 JF2 JF3 JS1 JS2 JS3 硫化橡胶类 复合片 非硫化橡胶类 树脂类 2、标记示例:卷材长度规格为 FL FF FS1 主要原材料 三兀乙丙橡胶 橡胶(橡塑)共混 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 再生胶 三兀乙丙橡胶 橡塑共混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稀等 乙烯腊酸乙烯 乙烯腊酸乙烯改型沥青共混等 乙丙、丁基、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等 氯化聚乙烯、乙丙、丁基、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等 聚氯乙稀等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
树脂类 聚乙烯等 FS2 20000 mm 、1000 mm 、1.2 mm m 的均质硫化型 mmx 1000 mmx 1.2 mm。
2表3所示,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商 表2片材的规格尺寸
三元乙丙橡胶(EPDM )片材标记为:JL1- EPDM-20000
3、片材的规格:片材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如表
项目 橡胶类
厚度,mm 1.0 , 1.2 , 1.5 , 1.8 , 2.0 0.5以上 厚度 -10 〜+ 15 宽度,mm 1.0 , 1.1 , 1.2 1.0 , 1.2 , 1.5 , 2.0 表3允许偏差 宽度 >-1 长度,mm 20以上 树脂类 项目 允许偏差,% 4、片材的外观质量 长度 不允许出现负值 四、 试验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按下列要求:
1、 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 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23 土 2 C下调整24h后试 验。 2、 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3 ± 2 C范围内,相对湿度 60 ± 15 %。 五、 样品的数量及尺寸制备
1、取样方法
(1) 一同类型的5000m 2片材为一批,随机抽取3卷进行尺寸和外观检验; 上述检验 合格的样品中再
随机抽取 1卷,在距外层端部 500mm 处裁取1000 mmK 1000mm2 块 进行物理性能检验。
(2) 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臵于工作台面上展开,一块作物 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块备用。
(3 )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表4 序号 1 2 3 六、试验器具 1 、厚度计:测量范围
位面积为0.2Mpa。
2、 拉力机:测量范围0〜5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5N,伸长范围夹具间(180mm ) 伸长1倍,夹具
宽度不小于 50 mm。
3、 不透水仪:测量范围 0〜0.6 Mpa ,精度测试2.5级。 4恒温箱:0〜300 C,精度土 1C。 、5 低温箱:制冷范围0〜-40 C,控温精度土 、
6柔度棒或柔度板:一边呈半圆柱形:半径( 、
7温度计:测量范围0〜150 C,最小刻度 、
七、检验步骤
1、 片材的外观质量
1.1片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不能有裂纹、机械损伤、折痕、穿孔及异常粘着等缺 陷。 1.2橡胶类片材在每卷 2、 片材尺寸的测定 2.1长度、宽度的方法
:将试样打开成水平状展开,用钢卷尺测量长度、宽度,在纵
向两端及附近测三点,取平均值;长度的测定取每卷展平后的全长的最短部位。
2.2厚度、用分度值为 0.01mm 、单位面积为0.2Mpa,直径不小于6 mm的厚度计 测量,自端部裁去300mm,再从其裁断处的20mm内侧,自宽度方向距两边各 10%宽度 范围内取两点,再将间距四等分,取其等分点共五点进行厚度测量, 值表示。
3、 拉伸强度及延伸率
3.1从测量完尺寸的制品上裁取试验所需的足够长度试样, 下放臵24h后裁取试片;
3.2测量每片试样的宽度和厚度记录,当试样厚度小于 率,厚度小于0.8 mm 的性能允许达到规定性能的
3.4将裁好的按纵横向6片试样分别放入夹具内, 具间距,(试验机夹持器移动速度橡胶类为 50mm/min )。3.3首先将拉力机电源打开,待拉力机稳定后调零;
拧紧上下夹具,根据不同材料调整夹
,树脂类为 250 土
500 土 50mm/min
0.8 mm时,不考核胶断伸长
80 %以上,准备进行拉伸试验;
展开平在23 ± 2 C标准环境
测得结果用三点的平均
20m 长度中允许有一处接头,长度应不小于 3m,并应加长
20m长度内不允许有接头。
15cm备作搭接;树脂类片材在每卷至少
4
项目 拉伸性能 不透水性 低温弯折性 符号 A、A1 D E 尺寸(纵向X横向)/ mm 120 X 25 150 X150 100 X 50 数量 各6 3 2 最小分度值为0.01mm 、使用10 mm 直径接触面,单
2 C。
r) 15 mm、25 mm 两种。 0.5 C。
3.5开动拉力机,复合片拉伸试验首先以 断裂后,在以250 土 50mm/min
25 mm/min 的拉伸速度拉伸试样至加强层
速度继续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3.6记录试验结果及延伸率后进行计算,取中值作为强度值或延伸率。 3.7擦拭机器,关闭电源或继续试验。 4、 不透水性
4.1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4.2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4.3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4.4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 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4.5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 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4.6水缸二次充水:由于水缸容积有限,当完成试座充水后,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 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4.7将裁取的3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 在试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压目的。
4.8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 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压力。
4.9保持2h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间内 出现1个或2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继续 测试。
4.10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 4.11关闭电源,记录试验结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 低温柔性
5.1将裁好的试样与弯折仪同时放入规定温度的恒温箱内保持 样边缘重合、齐平,并用定位夹或
5.2将弯折仪的两平板间距调到片材厚度的三倍;
5.3将弯折仪上平板打开,将厚度相同的两块试样平放在底板上, 距转轴20 mm ;
5.4在规定温度下保持 1h之后迅速压下上下平板,达到间距位臵,保持 取出;
5.5待恢复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放大镜观察试验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 纹; 5.6用8倍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两个试样均无裂纹为合格。 八、均质片物理性能按表 5
指标 项目 JL1 7.5 2.3 450 200 硫化橡胶类 JL2 6.0 2.1 400 200 JL3 6.0 1.8 300 170 JL4 2.2 0.7 200 100 JF1 4.0 0.8 450 200 非硫化橡胶类 JF2 3.0 0.4 200 100 JF3 5.0 1.0 200 100 JS1 10 4 树脂类 JS2 16 JS3 14 5 500 300 1s后将试样
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 1h,使50 mm宽的试
10 mm 宽的胶布固定,以保证在试验中不发生错位; 0.3 Mpa、(按GB/T328 )进行,安好进气阀、打
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在
底面层上沿密封圈一圈涂上热沥青, 带冷却1h后,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
拉伸强度 Mpa 伸长率% 6 200 550 15 350
撕裂强度、 kN/m 不透水性 30min、无 渗水 低温弯折 性0.3Mpa 0.2Mpa 25 24 23 15 18 0.3Mp a -30 10 10 40 60 60 0.2Mpa 0.3Mpa C
-40 -30 -30 -20 -20 -20 -20 -35 -35 表5复合片的物理性能 种类 项目 常温 拉伸强度N/cm 60 C 常温 -20 C 硫化橡胶 类FL 80 30 300 150 40 -35 非硫化橡 胶类FF 60 20 250 50 20 -20 FS1 100 40 150 10 20 0.3 Mpa -30 树脂类 FS2 60 30 400 10 20 -20 胶断伸长率,% 撕裂强度,N 不透水性30min、无渗水 低温柔性C 九、检验结果评定 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及物理性能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技术要求时, 则为合格品。若物理性 能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 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试, 复试结果如仍不合格, 则改 批产品为不合格。
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一、 评定依据:
GB12952-2003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防水工程用以聚氯乙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三、 材料分类与标记
1、类型:
(1 )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 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 L类、织物内 增强的为W类。
(2)每类产品按物理性能分为 I型和II型。 2、规格:
(1 )卷材长度规格为:10m、15m、20m。 (2)厚度规格为:1.2mm、1.5mm、2.0mm 。 3、标记:
(1)按产品名称代号(PVC ),外露或非外露使用、类、型、厚度、长X宽和标准顺 序标记。 (2 )示例:长20m、宽1.2 m、 四、 试验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按下列要求:
1、 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 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23 土 2 C下调整24h后试 验。 2、 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3 ± 2 C范围内,相对湿度 60 ± 15 %。 五、 样品的数量及尺寸制备
1、取样方法
1.1 一同类型的10000m 2 3片材为一批,随机抽取 3卷进行尺寸和外观检验;上述检验 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 1卷,在距外层端部 500mm 处裁取3m进行物理性能检验。
1.2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
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臵于工作台面上展开,
切除距外层 2
数量 各6 3 2 卷材500 mm ,顺纵向切取长度 3m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 块备用。
1.3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表2 序号 1 2 项目 拉伸性能 不透水性 符号 A、A4 D E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包括无复合层、用纤
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的聚氯乙稀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1.5mm、II型L类外露使用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标
记为:PVC 外露 L L1.5 X 1.2GB12952-2003
尺寸(纵向X横向)/ mm 120 X 25 150 X 150 100 X50 低温弯折性 3 六、试验器具 4恒温箱:0〜300 C,精度土 1C。 、
宽度不小于 50 mm。
2 拉力机:测量范围0〜5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5N,伸长范围夹具间(180mm ) 伸长1倍,夹具3 不透水仪:测量范围 0〜0.6 Mpa ,精度测试2.5级。 4 厚度计:测量范围
0.2Mpa 。
最小分度值为0.01mm 、使用10 mm 直径接触面,单 位面积为
5低温箱:制冷范围0〜-40 C,控温精度土 、
6柔度棒或柔度板:一边呈半圆柱形:半径( 、
7温度计:测量范围0〜150 C,最小刻度 、
七、卷材的检验步骤
1、尺寸偏差、外观
1.1长度、宽度不小于规定值的 1.2厚度偏差和最小值见表 1
表1厚度 厚度 1.2 1.5 2.0 2、片材99.5 %。
2 C。
r) 15 mm、25 mm 两种 0.5 C。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 土 0.10 土 0.15 土 0.20 的外观最小单个值 1.00 1.30 1.70 质量 1.5m,接头剪切整齐,并加
2.1卷材的接头不多于一处,其中较短的一段长度不少于 长 150 mm ;
2.2卷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不能有裂纹、孔洞、粘结、气泡和疤痕。
2.3面积:用最小分度值为 1mm的卷尺分别在卷材两端和中部三处测量宽度、长度, 以长度的平均值乘以宽度的平均值得到每卷卷材的面积;
2.4将试样打开成水平状展开,用钢卷尺测量长度、宽度,在纵向两端及附近测三 点,取平均值;长度的测定取每卷展平后的全长的最短部位。
2.5N类W类厚度、用分度值为 0.01mm、压力为22 ± 50.2Kpa、接触面直径不小于 6 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
2.6L类卷材厚度
5S ;在卷材宽度方向测取 5点,距卷材长度方向边缘
100
± 15 mm 向内各取一点,在这两点中均分取其余 类纤维单面复合卷材接触面直径不小于
3点,以5点的平均值作为卷材的厚度;
20倍,L
用最小分度值为 0.01mm 、读数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
6 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5S ;在卷材宽度方
50 x 2mm的试
4
向测取5点,在5点处各取一块 50 mmx 50mm 的试样。
2.7在每块试样上沿宽度用薄的锋利刀片,垂直于试样表面切取一条 于表面压花纹的产品,以花纹最外端切线位臵计算厚度,每个试条上测 处,厚度以5个试条共20处数值的平均值表示。
2.8在工作台面上沿宽度方向裁取
50 mnX 1000mm 卷材一条。沿宽度方向距卷材边
缘150 土 15mm 各取一点A、E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2.9在A、E两点之间均匀取其余 3点B、C、D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2.10用符合标准(GB12952-2000 )的规定的厚度计依次测出 A、B、C、D、E各 点的厚度值h 1 > h 2>
h 3> h 4> h 5并记录。要求厚度计在测点持荷(单位面积压力为 0.02 Mpa ) 5s后读数。
2.11卷材的厚度计算:h=〖h 1 + h 2 + h 3 + h4 + h5〗/5 精确到1mm 。 2.12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抽取 3、拉伸强度及延伸率
3.1拉力试验机:能同时测定拉力及延伸率,保证拉力测试试值在量程的 间,精度1 %,能够达到250 土 50mm/min 下放臵24h后裁取试片;
3.3将裁取的拉力试件臵于温度为 室内环境温度,并记录;
23 土 2 C实验室干燥处,放臵不少于1h ,保持实验
的拉伸速度,测长装臵测量精度
3.2从测量完尺寸的制品上裁取试验所需的足够长度试样,
20 %〜80 % 1mm ;
5卷卷材厚度h1、h2、h3、h4、h5并作好记录。
条,不使试条的切面变形;将试条的切面向上,放在读数显微镜的试样台上,读取卷材聚氯 乙稀层厚度,对
展平后在23 ± 2 C标准环境
3.4 试件按标准裁取纵横向各 6 块哑铃型试样, 250 土 50mm/min 的拉伸速度, N 类夹具间距75 mm,标线间距离25 mm ; L类W类夹具间距50 mm ;
3.5 用厚度计测量标线及中间 3 点的厚度,取中值作为试件厚度; 3.6 接通电源,启动拉力试验机,观察拉力试验机运行状态;
3.7 待拉力试验运转正常后进行调零,并记录拉力机试验机的运行状态; 臵于夹持器中心夹紧,不得歪扭;
3.9 将裁好的试样安纵横向 6 个试件分别放入夹具内,拧紧上下夹具,开动拉力机; 3.10 拉伸试验以 250 土 50mm/min 速度继续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3.11 值即为试件的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分别记录纵横向最大拉力及最大拉 力时伸长值; 3.12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 5个纵向拉力试件的最大拉力 Ri、R2、R3、R4、R5最大拉 力时延伸率Li、L2、L3、L4、L5和5个横向拉力试件最大拉力 拉力时延伸率 L1、 L2、L3、L4、L5。
R1、R2、R3、R4、R5,最大
3.8 将试件
3.13 记录试验结果及延伸率后进行计算,取纵横向 5 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计算: 3.14 纵向拉力 R=〖Ri+R2+R3+R4+R5〗/ 试件中间部位宽度 cm 。
3.15纵横向最大拉力时的延伸率
E= Li (试件断裂时夹具间距离—L0 (起始标线间距
单位:%。
单位:厘米 cm 。
离 25 mm )/ L (起始标线间距离 25 mm )
3.16 横向拉力 R=〖R1+R2+R3+R4+R5〗/5 3.18 擦拭机器,关闭电源或继续试验。 4 、不透水性
4.1 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4.2 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4.3 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4.4 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 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4.5 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 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4.6 水缸二次充水: 由于水缸容积有限, 当完成试座充水后, 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 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4.7 将裁取的 3 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 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 在 底面层上沿密封圈一圈涂上热沥青, 带冷却 1h 后, 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 在试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压目的。
4.8 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 0.3 Mpa 、(按 GB/T328 )进行,安好进气阀、打 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压力。
4.9 保持 2h 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间内 出现 1 个或 2 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继续 测试。
4.10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 4.11关闭电源,记录试验结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低温柔性
5.1将试件的迎水面朝外,弯曲
180度,使50 mm宽的试样边缘重合、齐平,并用
定位夹或10 mm 宽的胶布固定,以保证在试验中不发生错位;
5.2将弯折仪的两平板间距调到片材厚度的三倍;
单位:厘米
3.17 分别计算纵向拉力取五个试件纵横向拉力及延伸率平均值,作为该卷材纵横向拉 力及延伸率。
5.3将弯折仪上平板打开,将厚度相同的两块试样平放在底板上, 距转轴20 mm ;
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
5.4在标准规定温度下保持 1h (N类、L类、W类I型温度为-20 C, N类、L类、W 类II型为-25 C;)之后迅速压下上下平板,达到间距位臵,保持
1s后将试样取出;
5.5待恢复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放大镜观察试验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 纹; 5.6用6倍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两个试样均无裂纹为合格。 5.7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八、检验结果评定
1、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卷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不能有裂纹、孔洞、粘结、气泡 和疤痕。 2、 低温柔度2个试件均无裂纹时,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3、 不透水性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4、 拉力及最大拉力延伸率、各项试验结果平均值达到表
序号 1 2 3
3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 合格。
表3 II型 12.0 250 -25 C无裂纹 不透水 表4 II型 160 200 -25 C无裂纹 不透水 N类卷材物理性能 项目 拉伸强度/ Mpa 断裂延伸率/ % 低温弯折性 不透水性 项目 拉力N/cm 断裂延伸率/ % 低温弯折性 不透水性 L类W类卷材物理性能 I型 100 150 -20 C无裂纹 I型 8.0 200 -20 C无裂纹 4 序号 1 2 3 4 5、物理性能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技术要求,则为合格品。若物理性能有一项指标不 符合技术要求,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试, 为不合格。
复试结果如仍不合格,则改批产品物理性能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一、 评定依据:
GB12953-2003 二、 范围及用途:
本标准适用于防水工程用以氯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三、 材料分类与标记
1、 类型:
(1 )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 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 L类、织物内 增强的为W类。
(2)每类产品按物理性能分为 I型和II型。 2、 规格:
(1) 卷材长度规格为:10m、15m、20m。 (2) 厚度规格为:1.2mm、1.5mm、2.0mm 。 3、 标记:
包括无复合层、用
纤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1 )按产品名称代号(CPE ),外露或非外露使用、类、型、厚度、长X宽和标准顺 序标记。 (2 )示例:长20m、宽1.2 m、 四、 试验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按下列要求:
1、 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 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23 土 2 C下调整24h后试 验。 2、 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3 ± 2 C范围内,相对湿度 60 ± 15 %。 五、 样品的数量及尺寸制备
1、取样方法
1.1 一同类型的10000m 2片材为一批,随机抽取 3卷进行尺寸和外观检验;上述检验 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 1卷,在距外层端部 500mm 处裁取3m进行物理性能检验。
1.2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
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臵于工作台面上展开,
切除距外层 2
数量 各6 3 2 卷材500 mm ,顺纵向切取长度 3m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 块备用。
1.3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表2
序号 1 2 3 六、试验器具 项目 拉伸性能 不透水性 低温弯折性 符号 A、A1 D E 尺寸(纵向X横向)/ mm 120 X 25 150 X 150 100 X 50 1.5mm、II型L类外露使用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标
记为:CPE 外露 L L1.5 X 1.2GB12953-2003
1、厚度计:测量范围
位面积为0.2Mpa 。
最小分度值为0.01mm、使用10 mm直径接触面,单
2、 拉力机:测量范围0〜5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5N,伸长范围夹具间(180mm ) 伸长1倍,夹
具宽度不小于 50 mm。
3、 不透水仪:测量范围 0〜0.6 Mpa,精度测试2.5级。 4、 恒温箱:0〜300 C,精度土 1 Co
5、 低温箱:制冷范围0〜-40 C,控温精度土 2 Co
6、 柔度棒或柔度板:一边呈半圆柱形:半径( r) 15 mm、25 mm 两种。 7、 温度计:测量范围 0〜150 C,最小刻度0.5 Co 七、卷材的检验步骤
1、尺寸偏差、外观
1.1长度、宽度不小于规定值的 1.2厚度偏差和最小值见表 1
表1厚度 厚度 1.2 1.5 2.0 2、片材的外观质量 长 150 mm ;
2.2卷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不能有裂纹、孔洞、粘结、气泡和疤痕。
2.3面积:用最小分度值为 1mm的卷尺分别在卷材两端和中部三处测量宽度、长度, 以长度的平均值
允许偏差 土 0.10 土 0.15 土 0.20 单位为毫米 最小单个值 1.00 1.30 1.70 1.5m,接头剪切整齐,并加
99.5 %。
2.1卷材的接头不多于一处,其中较短的一段长度不少于
乘以宽度的平均值得到每卷卷材的面积;
2.4将试样打开成水平状展开,用钢卷尺测量长度、宽度,在纵向两端及附近测三 点,取平均值;长度的测定取每卷展平后的全长的最短部位。
2.5 N类W类厚度、用分度值为 0.01mm 、压力为22 ± 50.2Kpa、接触面直径不小 于6 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 5S ;在卷材宽度方向测取 5点,距卷材长度方向边缘 100 ± 15 mm向内各取一点,在这两点中均分取其余 3点,以5点的平均值作为卷材的厚 度;
2.6 L类卷材厚度
用最小分度值为0.01mm 、读数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
20倍,L
类纤维单面复合卷材接触面直径不小于
6 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5S ;在卷材宽度方
50 x 2mm的试
4
向测取5点,在5点处各取一块 50 mmx 50mm 的试样。
2.7在每块试样上沿宽度用薄的锋利刀片,垂直于试样表面切取一条 于表面压花纹的产品,以花纹最外端切线位臵计算厚度,每个试条上测 处,厚度以5个试条共20处数值的平均值表示。
2.8在工作台面上沿宽度方向裁取
50 mnX 1000mm 卷材一条。沿宽度方向距卷材边
缘150 土 15mm 各取一点A、E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2.9在A、E两点之间均匀取其余 3点B、C、D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2.10用符合标准(GB12953-2003 )的规定的厚度计依次测出 A、B、C、D、E各 点的厚度值h 1、h2、h3、h4、h5并记录。要求厚度计在测点持荷(单位面积压力为 0.02 Mpa ) 5s后读数。
2.11卷材的厚度计算:h=〖h 1 + h 2 + h 3 + h4 + h5〗/5 精确到1mm 。 2.12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抽取 3、拉伸强度及延伸率
3.1拉力试验机:能同时测定拉力及延伸率,保证拉力测试试值在量程的 间,精度1 %,能够达到250 土 50mm/min 裁取试片;
3.3将裁取的拉力试件臵于温度为 室内环境温度,并记录;
3.4 试件按标准裁取纵横向各 6 块哑铃型试样, 250 土 50mm/min 的拉伸速度, N 类夹具间距75 mm,标线间距离25 mm ; L类W类夹具间距50 mm ;
3.5 用厚度计测量标线及中间 3 点的厚度,取中值作为试件厚度; 3.6 接通电源,启动拉力试验机,观察拉力试验机运行状态;
3.7 待拉力试验运转正常后进行调零,并记录拉力机试验机的运行状态; 臵于夹持器中心夹紧,不得歪扭;
3.9 将裁好的试样安纵横向 6 个试件分别放入夹具内,拧紧上下夹具,开动拉力机; 3.10 拉伸试验以 250 土 50mm/min 速度继续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3.11 值即为试件的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分别记录纵横向最大拉力及最大拉 力时伸长值; 3.12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 5个纵向拉力试件的最大拉力 Ri、R2、Ra、R4、R5最大拉 力时延伸率Li、L2、L3、L4、L5和5个横向拉力试件最大拉力 拉力时延伸率 L1、 L2、L3、L4、L5。
3.13 记录试验结果及延伸率后进行计算,取纵横向 5 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计算: 3.14 纵向拉力 R=〖Ri+R2+R3+R4+R5〗/ 试件中间部位宽度 cm 。
3.15纵横向最大拉力时的延伸率
E= Li (试件断裂时夹具间距离—L0 (起始标线间距
单位:%。
离 25 mm )/ L (起始标线间距离 25 mm )
单位:厘米
R1、R2、R3、R4、R5,最大
3.8 将试件
23 土 2 C实验室干燥处,放臵不少于1h ,保持实验
的拉伸速度,测长装臵测量精度
20 %〜80 % 1mm ;
5卷卷材厚度h1、h2、h3、h4、h5并作好记录。
条,不使试条的切面变形;将试条的切面向上,放在读数显微镜的试样台上,读取卷材聚氯 乙稀层厚度,对
3.2从测量完尺寸的制品上裁取试验所需的足够长度试样, 展平后在23 ± 2 C标准环境 下放臵 24h 后
3.16 横向拉力 R=〖R1+R2+R3+R4+R5〗/5 3.18 擦拭机器,关闭电源或继续试验。 4 、不透水性
4.1 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4.2 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单位:厘米 cm 。
3.17 分别计算纵向拉力取五个试件纵横向拉力及延伸率平均值,作为该卷材纵横向拉 力及延伸率。
4.3 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4.4 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 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4.5 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 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4.6 水缸二次充水: 由于水缸容积有限, 当完成试座充水后, 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 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4.7 将裁取的 3 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 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 在 底面层上沿密封圈一圈涂上热沥青, 带冷却 1h 后, 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 在试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压目的。
4.8 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 0.3 Mpa 、(按 GB/T328 )进行,安好进气阀、打 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压力。 4.9 测试。
4.10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 4.11关闭电源,记录试验结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低温柔性
5.1将试件的迎水面朝外,弯曲
180度,使50 mm宽的试样边缘重合、齐平,并用
定位夹或10 mm 宽的胶布固定,以保证在试验中不发生错位;
5.2将弯折仪的两平板间距调到片材厚度的三倍;
5.3将弯折仪上平板打开,将厚度相同的两块试样平放在底板上, 距转轴20 mm ;
5.4在标准规定温度下保持 1h (N类、L类、W类I型温度为-20 C, N类、L类、W 类II型为-25 C;)之后迅速压下上下平板,达到间距位臵,保持 1s后将试样取出;
5.5待恢复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放大镜观察试验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 纹; 5.6用6倍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两个试样均无裂纹为合格。 5.7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八、检验结果评定
1、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卷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不能有裂纹、孔洞、粘结、气泡 和疤痕。 2、 低温柔度2个试件均无裂纹时,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3、 不透水性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4、 拉力及最大拉力延伸率、各项试验结果平均值达到表
序号 1 2 3 项目 拉伸强度/ Mpa 断裂延伸率/ % 低温弯折性 3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 合格。
表3 II型 8.0 300 -25 C无裂纹 N类卷材物理性能 I型 5.0 200 -20 C无裂纹 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
保持 2h 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间内
出现 1 个或 2 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继续
4
不透水性 L类W类卷材物理性能 表4 不透水 序号 1 2 3 4 项目 拉力n/cm 断裂延伸率/ % 低温弯折性 不透水性 I型 70 125 -20 C无裂纹 不透水 II型 120 250 -25 C无裂纹 5、物理性能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技术要求,则为合格品。若物理性能有一项指标不 符合技术要求,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试, 为不合格。
复试结果如仍不合格,则改批产品物理性能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一、 评定依据:
GB18243-2008 二、 范围及用途: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无规聚丙烯( 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三、 分类
1、 类型
(1 )按胎基可分为聚酯胎(PY)和玻纤胎(G)玻纤增强聚酯毡(PYG )三种类型。
(2)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可分为聚乙烯膜( PE )、细砂(S)与矿物粒料(M )。下表面 隔离材料为细沙(S)、聚乙烯膜(PE)三种。
(3、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 I型和II型。 2、 规格
(1、幅宽:1000 mm ;
(2、厚度:聚酯胎卷材 3 mm 和4 mm、5mm,玻纤胎卷材 3 mm 和4 mm ; (3、面积:每卷面积分为 15 m 2、10 m 2、7.5 m 2; 3、 标志
(1、标志方法 卷材按下列顺序标志:弹性体改型沥青防水卷材、型号、胎基、上表 面材料、厚度和本标准号。
(2、标志示例 3 mm厚砂面聚酯胎I型弹性体改型沥青防水卷材标志为: S3 18242
4、 试验室环境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温度按下列要求:
(1、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 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 后试验。
(2、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3 ± 2 C范围内。 四、 取样规定及样品尺寸制备
1、 取样规定:试样进场后以同一类型、同规格 10000m 2为一批,不足10000m 2时 亦作为一批。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5卷进行卷重、面积、厚度和外观检查。再从卷重、
23 土 2 C下调整24h
SBS I PY APP)或聚稀
类聚合物(APPO、APO )作作石油沥青改性剂,两面覆盖隔离材料所制成建筑防水卷材, 主要用于屋面防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面积、厚度和外观检查合格的卷材中随机抽取 1卷进行物理性能试验。
2、 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臵于工作台面上展开,切除距外层 卷材2500 mm ,顺纵向切取长度800 mm 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 另一块备用。 3、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试验项目 拉力及延伸率 不透水性 耐热度
2 数量、个 纵横向各5 3 纵向3 纵向10 试件代号 B、B 1 C : D E 试件尺寸 mm (250-320) X 50 150 X 150 125 X 100 150 X 25 低温柔性 1、厚度计:测量范围
位面积为0.2Mpa 。
五、仪器设备
最小分度值为0.01mm 、使用10 mm 直径接触面,单
2、 拉力机:测量范围0〜5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5N,伸长范围夹具间(180mm ) 伸长 1 倍,
夹具宽度不小于 50 mm 。
3、 不透水仪:测量范围 0〜0.6 Mpa ,精度测试 2.5 级。 4、 恒温箱:0〜300 C,精度土 1 Co
5、 低温箱:制冷范围0〜-40 C,控温精度土 2 Co
6、 柔度棒或柔度板:一边呈半圆柱形:半径( r) 15 mm、25 mm 两种。 7、 温度计:测量范围 0〜150 C,最小刻度0.5 Co 六、卷材的检验步骤
1 、厚度
1.1在工作台面上沿宽度方向裁取
50 mmx 1000mm 卷材一条。
1.2沿宽度方向距卷材边缘 150 土 15mm 各取一点A、E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1.3在A、E两点之间均匀取其余 3点B、C、D并用彩笔作好标志。
1.4 用符合标准( GB18242-2000 )的规定的厚度计依次测出 A、 B、 C、 D、 E 各点 的厚度值h1、h2、ha、h4、h5并记录。要求厚度计在测点持荷 (单位面积压力为 0.02 Mpa ) 5s 后读数。
1.5 卷材的厚度计算: h=〖h1+h2+h3+h4+h5〗/5 2、 拉力和延伸率
2.1将裁取的拉力试件臵于温度为 室内环境温度,并记录;
2.2 接通电源,启动拉力试验机,观察拉力试验机运行状态;
2.3 待拉力试验运转正常后进行调零,并记录拉力机试验机的运行状态;
2.4 选定拉伸速度为 50mm/min ,拉力机试验机在无荷载情况下,空夹具自动下降速 度为 40 〜 50 mm/min 。
2.5 将拉力试件正确的夹持在上嵌口, 调整下嵌口位臵, 将试件的另一端夹持在下嵌口, 试件不得歪扭并成垂直状态,此时上下夹具间距离为 200 mm 。
2.6 启动拉力试验机工作钮至试件拉断为止, 此时显示器所显数值即为试件的最大拉力 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分别记录纵横向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值;
2.7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 5个纵向拉力试件的最大拉力 R1、R2、R3、R4、R5最大拉力 时延伸率L1、L2、
L3、L4、L5和5个横向拉力试件最大拉力 R1、R2、R3、R4、R5,最大拉 力时延伸率 L1、 L2、L3、L4、L5。
2.8 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2.9 计算:
23 土 2 C实验室干燥处,放臵不少于1h,保持实验
精确到 1mm
1.6 按上述步骤依次测出抽取 5 卷卷材厚度 h1、 h2、 h3、 h4、 h 5并作好记录。
a. 纵向拉力 R=〖R1 + R2 + R3 + R4 + R5 〗/5 距 180 mm ) 单位:%
c. 横向拉力 R=〖R1 + R2 + R3 + R4 + R5〗/5 3、 不透水性
3.1 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3.2 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单位:N/50 mm 。
b. 纵横向最大拉力时的延伸率 E= L1 (试件最大拉力时的标)的标距-L0 (试件初始标 距) / L (夹具间
单位:N/50
d. 分别计算纵向拉力取五个试件纵横向拉力及延伸率平均值, 作为该卷材纵横向拉力及 延伸率。
3.3 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3.4 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 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3.5 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 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3.6 水缸二次充水: 由于水缸容积有限, 当完成试座充水后, 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 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3.7 将裁取的 3 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 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 上 表面为沙面、矿务粒时, 下表面作为迎水面, 下表面材料为细纱时,在细纱面沿密封圈一圈 去除表面浮砂,涂一圈热沥青,带冷却 1h 后,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在试 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压目的。
3.8 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 0.3 Mpa 、安好进气阀、打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 压力。
3.9 保持 30min 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 间内出现 1 个或 2 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 继续测试。
3.10 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记录试验结 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4、低温柔度
4.1 B 法(一般委托检验法)
a. 2 mm 、3 mm 卷材采用半径( r )15mm 柔度棒(或板) ,4mm 卷材采用半径( r) 25mm 柔度棒(板) ;
b. 调整并设定低温制冷仪温度,使低温制冷仪温度达到标准( 的低温柔度试验要求。
c. 将6个低温柔度试件和柔度棒 (板)一起放入低温制冷仪中, 待低温制冷仪温度达到 设定温度后,记录低温制冷仪温度值, 、时间,待温度保持 2h 后,迅速打开低温制冷仪, 在标准( GB18243-2000 )规定的温度下,在低温制冷仪内将试件在 3S 内匀速绕柔度棒 (板)弯曲 180 度。
d. 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 e. 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4.2 A 法(仲裁法)
a. 2 mm 、3 mm 卷材采用半径( r) 15mm 柔度棒(或板) , 4mm 卷材采用半径( r) 25mm 柔度棒(板) ;
b. 在不小于 10L 的容器中放入冷冻液( 6L 以上),将容器放入低温制冷仪内,调整低 温制冷仪,使低温制冷仪与容器中的冷冻液的温度达到标准( 度。
GB18243-2000 )规定的温
GB18243-2000 )规定
c. 将 6 个低温柔度试件和柔度棒 (板) 一起放入冷冻液, 待温度达到标准规定温度后保 持 0.5 h 后,打开低温制冷仪,在标准规定温度下,将试件于液体中在 3S 内匀速绕柔度棒 (板)弯曲 180 度。
d. 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 e. 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5、耐热度
5.1在每块(3块100 X 50 mm )距短边一端 1cm 的中心打一小孔; 5.2 将试件用细铁丝或回形针穿挂好做成挂件。
5.3 接通电源,设定电热恒温箱恒温温度, 使电热恒温箱恒温温度达到标准 GB/T328.5 规定要求。
5.4打开电热恒温箱,将试件挂入电热恒温箱中,试件位臵与箱壁距离不小于 试件间应留一定距离,不致粘结在一起;
5.5试件的中心与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同一水平位臵上, 用以接受流淌下的沥青物质。
5.6试件在标准(GB/T328.5 )规定温度下恒温 2h。
5.7打开电热恒温箱,取出试件及时观察并记录试件涂盖层有无滑动、流淌、滴落和集 中性气泡。任一端涂盖层不应与胎基发生位移,试件下端应与胎基平齐,无流挂、滴落。
5.8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6、包装标志:观察记录所抽取的 要求。
七、结果判定规则
1、物理力学性能
1.1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的平均值达到表
表4 胎基 型号 耐热度,C 拉力,N/50 mm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低温柔性,C 纵横向 纵横向 500 25 -7 无裂纹 PY 110 无流淌、滴落 350 800 50mm ,
每块试件下端10 mm 接托盘
5卷卷材包装标志是否符合标准( GB18243-2000 )
4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I G PY 130 500 — 40 -15 II G 1.2不透水性、耐热度每组 3个试件分别达到表 4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1.3低温柔度6个试件至少5个试件达到表4规定指标时判为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 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在改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2、 包装、标志
2.1包装:卷材可用纸包装或塑料胶带成卷包装。 总计不超过100 mm 。
2.2标志:1 )生产厂名2 )商标3 )产品标志4 )生产日期或编号 5)生产许可证6) 储存与运输注意事项。
2.3在抽取的5卷卷材中包装、标志均符合上述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包装标志合格。 3、 总判定:卷重、面积、厚度、外观与物理性能均符合标准(
18243-2000 )规定的 全部技术要
纸包装时应以全柱面两端末包装长度
5卷,并从中任取 1
求时,且标准、标志符合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