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的论指导下的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的研究报告
作者:王静洁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强调翻译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而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翻译,其最终目的是使目标语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影视作品.因此目的论对于指导影视字幕翻译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对功能目的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分别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剧字幕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 《老友记》 字幕翻译 一 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影视作品对于全球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字幕翻译直接影响到目标语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因此对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情景喜剧亦称处境喜剧,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一种喜剧演出形式。《老友记》作为一部在美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美式情景喜剧,表演生动,拍摄场景生活化,语言诙谐幽默,主要讲述了住在纽约的六个好朋友,从相识到后来一起经历的十年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亲情、友情、爱情也在这里升华。
本文以《老友记》为例,尝试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探讨其字幕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二 目的论翻译理论的简介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功能目的论兴起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赖斯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一方面她仍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另一方面,她又认为在翻译实践中,有时需要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此后,汉斯·威米尔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并指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在此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语内连贯”是目的论的第二个原则,意思是译文必须符合译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让译语接受者理解;“忠实原则”是第三个原则,指的是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决定。 三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老友记》字幕翻译策方法和策略
情景喜剧的受众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因此如何吸引观众,使他们能如同源语观众一样欣赏、理解作品并达到影视作品的交际目的是字幕翻译的关键。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1、直译
(1)Joey: Some girl ate Monica.
Monica: Shut up,the camera adds ten pounds. Chandler: Oh, so many cameras are actually on you? 乔伊:那个女的吃了莫妮卡。 莫妮卡:闭嘴,上镜头会多十磅的。 钱德勒:那到底有几个镜头在拍你?
例一中,莫妮卡正在看以前自己的录像,乔伊和钱德勒嘲笑莫妮卡以前很胖,莫妮卡借口说是上镜显得胖了,但钱德勒很幽默地说:“那该有多少个镜头在拍你?”这个例子中,译者采取直译的方法,遵循了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再现了原文的幽默效果的目的。 2.增译法
(2)(Ross walked into coffeehouse with an earring and was laughed at by his friends) Ross:Oh yeah, Emily convinced me to do it. Chandler: Youdo know that Wham broke up? 罗斯:艾米莉说服我去穿的。
钱德勒:你知道“威猛”解散了吧?(组合主唱带耳环,是同性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二中,罗斯被其女友说服带耳环。这样搞笑的形象被好友钱德勒嘲笑为“威猛”。但中国观众对此并不熟悉,因此译者在其后加译了“组合主唱带耳环,是同性恋”。这里,译者通过增译,使中国观众更好地理解了原文,达到了原文的幽默效果,这正符合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 3.改写法
(3)Ross:You come out here.You’re a dead man. 罗斯:如果你当电灯泡.你就死定了。
译者并没有译成“你出去,你个死人”,而是改译成了“如果你当电灯泡,你就死定了”,更达到幽默的效果。符合目的论的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 四 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字幕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目标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容。德国功能目的论摆脱了传统对等翻译的束缚,将翻译行为看成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其核心在于“目的决定手段”,即字幕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全过程。译者在这一行为中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考虑翻译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从而确定翻译方法和策略,达到更好的翻译目的和效果,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Hans J.Vermeer.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M].London:Routledge, 19
[2] Katharina,R.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 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第4期, 2001.
[4] 魏琳.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的幽默翻译[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第18期,2008. 作者简介:
王静洁(1988.8——),女,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