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全国成考高起点《化学》全面复习资料

2018年全国成考高起点《化学》全面复习资料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18年全国成考高起点《化学》

全面复习资料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

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反应的条件

2、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

①密度和空气比较 ②该气体对水的可溶性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放一小团棉花,

②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

③导气管应只伸入试管少许

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O2溶于水)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出集气瓶口,燃烧得更旺

7、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8、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9、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

是二氧化碳

10、鉴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的方法是,看燃烧后的产物。一氧化碳火焰为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

氢气火焰为淡蓝色,产物为水。甲烷火焰为明亮的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中“三个不变”原子(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质量不变

“一个一定变”分子种类(分子组成)一定变 ,

“一个不一定变”分子数目不一定变

五、元素化合物

1、氧气具有氧化性,常见的氧化剂

2、碳在氧气燃烧放出白光,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CO2)

3、硫在空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物都有刺激性气味

4、磷在氧气中产生大量的白烟

5、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产物为白色的固体

6、铝在氧气燃烧产生白光,产物为白色固体,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7、铁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物为黑色固体。瓶底要放点水或铺些砂,铁丝要缚在一条小木条上。

8、铜在空气中加热由红色变黑色

9、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都产生蓝色的火焰,鉴别应看产物

10、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或加热

11、水净化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13、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归纳物质的性质

14、紫色石蕊遇酸液变红色,遇碱液变蓝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酚酞遇碱变红色,指示剂遇中性试剂不变色

15、酸的性质:

①酸和指示剂反应

②酸和活泼金属反应入出氢气(注:酸只能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是 浓硫酸和)

③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和某些盐反应

⑤酸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16、碱的性质:

①碱和指示剂反应

②CO2 SO2 SO3和可溶性碱反应

③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反应

盐溶液和某些碱溶液反应

17、盐的性质:

①盐溶液和某些碱溶液反应

②盐和某些盐反应

③盐和某些金属反应(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出来)

酸和某些盐反应

18、氧化物的性质:

①CO2 SO2 SO3 和水反应生成酸(也是水的性质)

②K2O Na2O BaO CaO和水反应生成可溶 性碱(也是水的性质)

③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

④金属氧化物和还原剂反应

19、金属的性质:

①金属和氧气反应

②金属和酸反应

③金属和某些盐反应

20、溶液的内容:

①溶液的三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②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的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溶质的质量

③溶解度的规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1、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形状改变或三态转变

2、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4、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分子,生成新物质

5、氧化物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两种元素 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6、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 ②有空气或氧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7、可燃性气体+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8、提高燃烧效率的两种方法:

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增大可燃物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有①都和氧气反应 ②都放出热量

③都是氧化反应

10、特别的物理变化有:石油的分馏,干冰升华,矿石粉碎,潮解

11、特别的化学变化有:煤的干馏,物质变质,风化

12、特别的混合物:

溶液,合金,矿石,空气,煤、石油、天然气、水煤气都是混合物

13、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前四位是有机物,

14、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2、分子是原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4、分子、原子都不断运动

5、分子、原子间有一定间隔,可以压缩

6、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7、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隔改变

8、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组成和种类都改变

9、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中是否可以再分

10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三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质量不变

13、稀有气体原子和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稳定结构,但达到稳定结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14、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15、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

16、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7、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18、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 Fe Ca Na K Mg H„„..人体中前四位的元素的含量:O C H N

元素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19、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

23、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变化,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2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