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位于西北角。溥仪从小就信奉佛教,甚至到了迷信的程度。无论出门还是重要活动,溥仪都要摇卦占卜,以主凶吉。有时一摇就是一两个小时。总之,不摇出一个吉卦,他是决不会罢休的。伪满后期,日本战局江河日下,溥仪感到前途渺茫,精神也更加颓废。他整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坐念经,摇卦问卜。宫中仿佛成了寺庙,木鱼铜磬声不绝于耳。然而,信佛的溥仪对自己的下人却从不心慈手软,下人们稍有过失,便会遭到溥仪的责打。以负责宫内打扫及做杂活的勤务班的孩子们为例,他们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晚上还要作更守夜。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十几岁的孩子,工作最辛苦,吃的却最差,个个面黄肌瘦。他们稍有不慎,就要被惩罚、遭毒打,甚至关禁闭。1944年,孙博元因无法忍受这种虐待,两次逃跑失败后,在溥仪的授意下被活活地打死!事发后,溥仪却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还狠狠地处罚了打过孙博元的人,又为其在佛前诵经超度亡灵,以免遭“冤鬼”报复。
卫生间位于溥仪卧室的对面,分为浴室和厕所两个房间。与众不同的是,抽水马桶的旁边还设有一个小木桌,放着报纸、杂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溥仪患有痔疮病,严重时,入厕的时间特别长,为此渐渐地养成了坐在马桶上读书看报、裁可奏折的习惯。对于奏事官呈递上来的奏折及一些反动法令等,溥仪连看都不看一眼,拿起笔来就裁可,然后扔到地上,奏事官再一一捡起来退出。伪满时期的许多反动法令就是这样被签发的。也许溥仪并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可”“知道了”“览悉”,却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灾难。
溥仪从小身体就不好,可以说是久病成医,吃药成癖,藏药也就成了一种嗜好。因此,他在卧室旁特意设立了中药库。溥仪读过《本草纲目》、《验方新编》、《医宗医鉴》、《医卜星相》等许多医书,算得上略通医术。当时宫中有四位御医,每天轮流给溥仪诊脉,称作“请脉”,即使没病,也要开个方子并把药煎好,称为“代茶饮”。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平安药,溥仪并不喝。而真正想吃的药,溥仪都要在御医开好的方子上增减几味,或自己重开方子,并亲自到中药库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