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阳光励志广播稿

阳光励志广播稿

来源:爱玩科技网

  焱: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高一二班的李鑫焱。

  琦:我是高一三班的刘立琦,今天的广播由我们来主持。

  焱: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科学知识,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

  琦:科学普及的涉猎面极其广泛,有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宇宙科学、地球科学、能源科学、航空科学等。现在我先带大家走进生命科学,领略生命科学的神奇之处。美国明尼苏达州68岁男子艾伦·兹德拉德已失明10年,但上周他凭借一双“仿生眼”又重见光明。兹德拉德由于患上色素性视网膜炎,其视力逐渐衰退,并于20年前失去工作能力。10年后,兹德拉德完全失明。但是,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眼科医生的帮助下,兹德拉德又重获新生。梅奥医学中心为兹德拉德定制了一套“仿生学眼镜”,包含一颗人造眼球和若干芯片,可将光线信号绕过视网膜,直接传送至病人视觉神经经过手术和康复后,兹德拉德如今已经能分辨出人的外形及物件的大致轮廓。无需辅助即可在室内行走。

  焱:人类的大脑也是与科学息息相关的 中国科学家发现中文母语者和英文母语者利用类似的脑区处理语言,但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北京大学高家红团队研究比较了中文母语者和英文母语者在理解言语时的大脑活动情况,结果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的“布罗卡区”以及颞叶等区域在处理不同语言时,其信息传递路径有着明显差别:在处理英文时,大脑额叶的布罗卡语言区接收来自左侧颞叶皮层后部的信息,在处理中文时则接收来自左右两侧颞叶前部的信息。 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大脑在处理语言时的信息网络特性,还说明了中文处理的特殊脑网络机制。高家红解释说,中文是一种“声调语言”,比如Ma这个音,在不变的声调中即一声表示母亲,而在下降的声调中即四声就表示责备。而对于英文这类“非声调语言”,音调高低仅表示不同的态度,其对应的词义保持不变,这说明“大脑在理解声调语言时,存在特殊的神经机制以整合来自大脑左右半球的包含音调信息的语音-音系信息,从而最终达成声音-语义映射”。

  琦:了解完生命科学。让我们去再探寻一下环境科学吧。

  根据在《自然气候变迁》上发表的新研究,由燃烧化石燃料引起的全球变暖正在加剧。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__年北半球气温增长的速率可能会达到每十年0.25摄氏度——这种速率在近1000年都没有出现过。来自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史蒂夫·史密斯博士说:“我们已经关注气候变化40多年了,而这一过程太漫长了,它就像房屋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一样漫长。从短期来看,我们必须要适应气候变化”总体上来看,全球气候因为温室气体排放而变得越来越暖,原因就是温室气体会聚集太阳散发的热量。但是从短期的气候变化来看,还不太确定全球变暖会给人体健康方面或寿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史密斯博士说:“根据这些气候模拟研究,我们会发现整个世界正在发生很大的改变。其中温度变化的速率一直在变大,比过去的四十年要大很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研究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并做出更好地应对。

  焱: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科学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太空探索强国,早已把目光转移到浩瀚的宇宙中,寻找除地球之外人类能够宜居的星球。而此前曾被科学家们认为根本不存在的一颗宜居星球,日前却被正式承认确实存在。它就是被称作"格利泽581d"的行星。据介绍,"格利泽581d"行星距离地球22光年,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格利泽581d”围绕“格利泽581”公转,并且位于后者的宜居带中,是人类潜在的太空移民选择。“格利泽581d"的存在与否曾一度产生争议。在更加准确的研究方法的帮助下,英国学者们表示,已经确认"格利泽581d"的确存在。

  琦: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能源科学就是能源和技术的结合,据说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今年3月初的一个早晨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成功起飞,开始环球飞行。据悉“阳光动力2号“的重量仅相当于一辆汽车,机翼安有1.7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它将飞行5个月,飞行时速为50至100公里;降落12次。并在中国的重庆、南京两站停留。其间约有40位工作人员负责控制它的飞行。

  焱:欢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今天的科学之旅到此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倾听,我们下期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