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进行了重新解释,将其视为财产损害赔偿而非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计算方法为根据受诉所在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标准,以20年为基准进行计算,但随着年龄增长,计算年限会相应减少。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每增加1岁减少1年;对于75周岁以上的人,计算年限为5年。
法律分析
1.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0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行解释的立场,而是以“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死亡赔偿制度。按照这一新的立场,死亡赔偿金的内容是对收人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
2.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20年;
(2)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X(20年—增加岁数);
(3)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5年。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死亡赔偿金的申请流程和要求是什么?
申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死亡赔偿金的流程和要求相对复杂。首先,受害人或其家属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如事故报告、医疗记录和证人证言等,以证明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害。然后,他们需要向相关部门或保险公司提交申请,并填写相关的表格和文件。申请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受害人的身份证明、银行账户信息和受害人与责任方的关系证明等。此外,申请人还需要注意申请的时限,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最后,根据不同的法律和规定,申请人可能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如受害人的家属关系、受害人的年龄和工作状况等。总之,申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死亡赔偿金需要仔细准备和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申请的成功。
结语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已被明确为财产损害赔偿,而非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标准,按照20年计算。然而,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员,年龄每增加1岁则减少1年,对于75周岁以上的人员,按照5年计算。申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死亡赔偿金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并遵守规定的申请流程和要求,以确保申请成功。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二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