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是我国重要的鱼种之一,也是垂钓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垂钓鳊鱼的时候,可以在多个垂钓场所之中进行,而且效果普遍都是不错的。垂钓鳊鱼,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水深问题,要根据鳊鱼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水层。若从鳊鱼自身来看,则它们在中层和下层的活动频率最高,也就是说此时要在深一些的位置垂钓,才能接触到它们所在的水层。具体来看,3到4米这个范围就是比较合适的深度范围。
不过,这并不是一定的,因为鳊鱼的分布除了跟其自身有关之外,还跟水域情况以及天气情况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两个因素都得考虑。首先是水域情况,当水域自身非常浅的时候,鳊鱼也会分布在更浅的位置,此时可以在一两米垂钓。另外就是天气情况,不论是气温还是气压,都对鳊鱼的分布有所影响。比如,当气压很低时,鳊鱼就在更浅的位置;而当气温很低时,鳊鱼则在更深的位置。
二、野钓鳊鱼用什么饵料上文已经介绍过,如果野钓的对象是鳊鱼,则需要根据水域之中鳊鱼的特征来准备合适的饵料。而鳊鱼从食性来看则是一种杂食鱼,所以可以用到的饵料种类就是比较多的。不仅可以用素饵,而且也可以用荤饵。具体来看,可以根据季节来选择。总体的原则就是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用荤饵效果更好;而在气温高的时候,用素饵效果更好。
不论是荤饵还是素饵,都有很多种类可以选择。素饵最经常的是自己制作一些,玉米米娜、菜籽饼、豆饼等都可以作为原料,然后其中加入一点曲酒或白酒,用来增加饵料的味道即可。而若是荤饵,则一般来说选择的就是一些活饵,因为它们进入水中之后还能用动作来吸引鳊鱼过来。这二者的效果都是不错的,根据季节来具体选择就是比较科学的,有利于吸引到鳊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钓鳊鱼用什么饵料好
初春钓鳊鱼用蚯蚓,红虫,面包虫等活饵最好,详细介绍如下:
一、初春钓鳊鱼介绍:
1、初春温度虽然比冬季高,而且一直处于升温状态,但总体来看还不太稳定,突然的降温的天气比较多,而且昼夜温差较大,鳊鱼处于不太活跃的状态,所以最好用带有腥味的活饵刺激它们的食欲。
2、如果是在南方,初春温度能稳定在15℃以上,则可以使用玉米粒、麦粒、面饵等素饵来钓鳊鱼即可。
二、初春钓鳊鱼水深:
1、温度不仅对鳊鱼的食性有影响,还对鳊鱼的分布有影响。在初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温度都不太稳定,无法一直保持在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鳊鱼在避寒的时候一般在深水,采取钓深方式,比如钓3米左右深。
2、但南方地区温度回升比较快,尤其是靠近热带的一些省份,在初春温度就比较适宜,鳊鱼会因为要觅食时的原因而上浮,就可以尝试钓浅水。
三、打窝技巧:
1、鳊鱼食性杂,窝料的选择不要使用单一性的,可以使用颗粒和粉饵结合的方式。玉米,小麦,麸皮,菜籽饼这些都可以用来做窝料使用。如在早上或晚上气温下降时,可以添加少量垂心者利诱,提升诱鱼效果。
2、制作窝料时,加入3毫利诱来增强窝料的穿透性,下水后味道迅速扩散至几十米外,范围非常广泛,不到半个小时就发窝。打窝处连绵不断的鱼星,鱼泡,看着都让人兴奋。
3、垂心者利诱的味道有点类似水草味,里面含有吩咐的诱鱼因子,是鱼儿比较喜欢的味道,还能降低它们的警惕性。
鳊鱼怎么钓?教你这几种方法
钓位选择。钓鳊鱼我们选择的钓位一定要满足水深要求,钓鳊鱼理想的钓位水深是1.5米-3米,这样的水深比较适合鳊鱼活动。我们钓鳊鱼时可以选择在靠近岸边树下的位置,这个位置会提供鳊鱼需要的食物。比如树木上生存的一些昆虫或者果实掉落到水面上,这时候鳊鱼就会上去吞食。
鳊鱼个体不大,一般1-2斤,当然也有7-8斤的,但是极少数。所以我们钓鳊鱼,竿子不需要使用太硬的,综合考虑其它装备搭配使用,我们选择软一点的竿子比较护线。而且钓起来人也不会很累。竿子长度我们选择5.4米-7.2米都可以。
窝料。在没有小杂鱼或者小杂鱼少的水域,我建议使用腥味的商品饵。而且这种钓饵要具有很好的雾化,这样才能有效的诱来鳊鱼。只要鳊鱼来了,我们的饵料就不能停,要时刻保持频率打窝,因为鳊鱼这种鱼,只要有吃的,那么就不会走。
冬天钓鳊鱼用什么饵
鳊鱼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淡水养殖鱼类,主要生活在湖泊以及江河的支流,是钓友们外出野钓时经常遇到的鱼种。和作钓其他鱼一样,钓鳊鱼也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我们就从钓位、鱼饵配方等方面说说钓鳊鱼的技巧吧。
一、钓位选择
1、在开阔水域选择钓位时,最好选铧尖处,也可选择河流的转弯处。此外,江河钓鱼时河流的洄水湾也是好钓点。每年的4~6月是鳊鱼的繁殖季节,此时宜选择水深1.5~2米的回水河湾、湖汊,最好是水草茂盛、水底有软泥之处。当所选择钓位有流水时,钓流水下方,有风,就钓下风口。在流动水域,一般应选水流不急、水底为砂石的地方。
2、在水草较多的水域选择钓位时,需要注意鳊鱼自身的习性和觅食习惯。从习性上来讲,鳊鱼多数在水草外缘游弋,喜欢不断游动觅食,而不是固定或缓游在一定水域。因此,打窝时要多打几个窝子,以便寻找踪迹。虽然水草密集的地方鳊鱼大多游不进去,但若其中某处有较大的水洞,那往往就是聚鱼很多的地方。在无水草的明水水域,应找水底略为低洼或有障碍物的地方。
3、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有助于我们决定钓位的习性还有很多。比如鳊鱼喜欢生在木桩、石柱的青苔及长在其上面的螺狮,并喜欢捕捉徘徊在其附近的小虾、小鱼等小动物。冬季天气冷时,鳊鱼为了避寒而游向深水,在浅水难钓到。冬季,固定在水面上的漂浮物或者有一片的水草,只要下方有适当的水深就可以。假如河塘中没有明显的漂浮物和障碍物,则可选深浅交界的地方。
二、鱼饵配制
鳊鱼虽然以食草为主,但实际上是杂食性鱼种,红虫饵、蚯蚓饵等荤饵也照食不误。鳊鱼常常群来群去,只要跑一条,其他鱼也跟着跑。因此如果作钓过程中不慎脱钩跑鱼,就要到更远的地方打窝,重新聚鱼。下面是三种钓鳊鱼常用的钓饵和窝料。
1、玉米
钓鳊鱼最简单的窝料和钓饵就是玉米。玉米分新老,新玉米和老玉米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较吸引鳊鱼的钓饵是煮开花的老玉米和剥掉皮的新鲜玉米,有条件的还可打点新鲜的玉米叶子加在窝料里,夏季时可用黄豆粉、新鲜菜籽饼、花生饼。拌饵时,最好半干半湿,扔入水后,有的下沉到底,有的慢慢下沉,有的浮于水表,这样香气易向四周扩散,鳊鱼易发现食物,能让我们更方便地作钓鳊鱼。
2、麦麸包面
所谓麦麸包面,是指先将面饵挂在钓钩上,再在面饵外面包裹上麦麸,最终使饵料成球状。麦麸包面的优点是能把诱钓结合起来,让打窝和垂钓同时进行,麦麸可以把大片水域较好地雾化,形成立体窝区。一旦鳊鱼进了窝区就像进了“面包”房,久待不去。用麦麸包面要注意,一是垂钓水域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鱼,二是不要常提竿,以守为好。
3、酒糟、豆腐渣、碎豆饼粒
除了上面两种常用钓饵外,钓鳊鱼时还可以使用这三种原料拌和制成的饵料。要注意饵料既不能太粘,也不能过散,以入水便散开为宜。比重大的碎豆饼粒较快地沉入水底,质轻的酒糟、豆渣则吸水后慢慢下沉。此时从水面至水底全有饵料存在,形成一个立体饵料网,诱鱼效果明显,饵料可用细蚯蚓、小虾、蛆虫、红虫等挂钩。冬季钓鱼用红虫饵最好,冬季钓鱼时红虫饵对各种鱼类都有极大的。
如何钓鳊鱼?怎么样才能钓好这种鱼?
想钓好鳊鱼,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这种鱼的习性。鳊鱼是杂食性鱼种,喜欢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多成群活动,喜欢在水草区游弋。鳊鱼的食物主要包括小虾、水生植物的根茎、嫩芽、以及一些昆虫。
那么我们钓鳊鱼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钓位选择、装备搭配、窝料饵料选择、钓鳊鱼小技巧。通过这四点我来说一下鳊鱼怎么钓!
钓位选择钓鳊鱼我们选择的钓位一定要满足水深要求,钓鳊鱼理想的钓位水深是1.5米-3米,这样的水深比较适合鳊鱼活动。
我们钓鳊鱼时可以选择在靠近岸边树下的位置,这个位置会提供鳊鱼需要的食物。比如树木上生存的一些昆虫或者果实掉落到水面上,这时候鳊鱼就会上去吞食。
鳊鱼比较喜欢水草,因为水草区有充足的食物,这些水草区不仅躲藏有小虾,还有一些水生昆虫,以及水草的嫩芽、根茎。这些都是鳊鱼喜爱的食物,所以水草区钓位是钓鳊鱼比较理想的位置。
装备搭配钓鳊鱼装备需要精细化一点,比如竿子使用软一点,线组使用小一点,当然浮漂和钩子也不能过大。
1、竿子
鳊鱼个体不大,一般1-2斤,当然也有7-8斤的,但是极少数。所以我们钓鳊鱼,竿子不需要使用太硬的,综合考虑其它装备搭配使用,我们选择软一点的竿子比较护线。而且钓起来人也不会很累。竿子长度我们选择5.4米-7.2米都可以。
2、线组
钓鳊鱼我们选择2+1的线组即可,主线选择2号,子线选择1号。这样的线组钓1-2斤的鳊鱼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鳊鱼挣扎力道也不大,很容易钓获。
3、浮漂
浮漂选择吃铅2克左右的行程漂即可。这种行程漂好处是我们钓鳊鱼是可以采用飞铅钓法,这种钓法可以钓全水层。而且浮漂下落缓慢,给予鳊鱼更多的截口机会。
4、钩子
钓鳊鱼尽可能的选择小一点的钩子,因为鳊鱼嘴巴不是很大,所以小钩细线更容易入口,可以大大提高钓获鳊鱼的几率。我推荐选择0.5-1号的新关东。
窝料饵料选择窝料
在没有小杂鱼或者小杂鱼少的水域,我建议使用腥味的商品饵。而且这种钓饵要具有很好的雾化,这样才能有效的诱来鳊鱼。只要鳊鱼来了,我们的饵料就不能停,要时刻保持频率打窝,因为鳊鱼这种鱼,只要有吃的,那么就不会走。而且鳊鱼是成群活动,别怕吃不完,就怕你窝料跟不上。
如果所钓的水域小杂鱼比较多,那么嫩玉米是绝佳的选择。使用嫩玉米和使用腥味的商品饵一样,我们需要保持频率补窝。打一勺(7-8颗)嫩玉米,我们在同时抛竿,让钓饵和窝料同时下沉,在下沉过程中很可能鳊鱼就会截口。
钓鳊鱼小技巧钓鳊鱼时,窝料要跟上,频率要快!打频率是为了更好地诱鱼和留鱼。一次不需要打太多,如果是玉米打个7-8粒就行。
钓鳊鱼的时候,我们抛竿的频率要和补窝的频率一样,一勺窝料抛一次竿。在钓饵到底以后,我们逗一下,如果没有口,那么我们继续抛竿!
钓鳊鱼钓行程很重要,钓行程主要是为了让鳊鱼有更多截口机会。而你每次抛竿都是鳊鱼截口的好机会。
原创: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