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雇主责任保险的范围,以及责任保险的主要种类包括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职业责任保险等,并解释了责任保险费率的制定依据。
法律分析
一、雇主责任保险的范围是什么
雇主责任保险的范围是雇主的有效员工在受雇过程中,由于从事被保范围内工作时,遭受意外事故导致发生伤残或者死亡的情况。这里指的有效员工包括签订合同的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和徒工。提醒您注意,雇主险的直接被保主体是公司,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员工一定赔偿,但是工伤保险的直接被保主体是员工。
二、责任保险的主要种类
责任保险的主要险种包括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职业责任保险等。
1.公众责任保险
投保人可就被保险人依法应对第三者在工厂、办公楼、旅馆、住宅、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展览馆等各种公众活动的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而承担的公众经济赔偿责任进行投保。
2.产品责任保险
产品责任保险承保的产品责任既包括以合同为基础和承保条件的产品合同责任,也包括不受合同关系的产品侵权责任。
3.雇主责任保险
各类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对其职工在工作中发生的死亡、伤残、疾病等事故均有依法或依据雇用合同负责赔偿的义务,故都适宜投保雇主责任保险。
4.职业责任保险
职业责任保险适用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风险不同,承保时内容各不相同。
三、责任保险费率如何制定
责任保险费率的制定通常要根据各种责任保险的风险大小及损失率的高低来确定。提醒您,实践中,一般会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被保险人的业务性质及其产生意外损害赔偿责任可能性的大小;
2.法律制度对损害赔偿的规定;
3.赔偿限额的高低。
此外,承担中区域的大小、每笔责任保险业务的量及同类责任保险业务的历史损失资料亦是保险人在制订责任保险费率时必须参照的依据。
结语
责任保险的范围包括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职业责任保险等。雇主责任保险主要保障雇主对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的伤残或死亡负责赔偿的义务。责任保险费率的制定会考虑被保险人的业务性质、法律规定以及赔偿限额的高低等因素。此外,历史损失资料和区域因素也是制定责任保险费率的参考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二章 保险合同 第三节 财产保险合同 第六十五条 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未向该第三者赔偿的,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