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标权侵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商标权侵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来源:爱玩科技网


商标权侵犯会带来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其中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行政责任包括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罚款等;刑事责任则分为个人和单位两种情况,个人可能会面临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而单位可能会面临非法经营额50%以下的罚款。

法律分析

商标权侵犯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赔礼道歉。二、行政责任。(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处以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刑事责任。(1)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假冒他人驰名商标或者人用药品商标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造成恶劣影响的,依照《刑法》第213条,追究刑事责任。(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个人销售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销售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214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套)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驰名商标标识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利用贿赂等非法手段推销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依照刑法第214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商标权侵犯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以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于个人和单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相关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如果或身边的人有商标权方面的纠纷或问题,应该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