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赡养老人应该定什么罪

不赡养老人应该定什么罪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不赡养父母不一定涉嫌犯罪,只有情节严重才可能涉嫌遗弃罪。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子女有要求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赡养父母的,父母有要求赡养费的权利。不赡养父母不影响继承遗产,但有赡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不赡养父母不一定构成遗弃罪,需满足严格的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

一、不赡养老人应该定什么罪

不赡养父母属于违反民法典的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涉嫌犯罪。只有情节严重的,才可能涉嫌遗弃罪。

遗弃罪的“情节恶劣”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知道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

5、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不赡养父母能继承遗产吗?

没有赡养父母是可以继承遗产的,但是有赡养能力和有赡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在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下,虽然不会丧失继承权,但对于遗产分割可以不分或少分。另外,不赡养父母也不一定就会构成遗弃罪。因为我国对遗弃罪的构成有严格的要求,除了要有遗弃的行为之外,还需要达到恶劣情节,那么才有可能按照遗弃罪定罪处罚。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不赡养父母属于违反民法典的行为,但不一定涉嫌犯罪。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可能涉嫌遗弃罪。遗弃罪的情节恶劣包括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被迫自杀等情形。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同样,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此外,没有赡养父母的继承人也可以继承遗产,但有赡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虽然不赡养父母可能不构成遗弃罪,但遗弃罪的构成有严格要求,需要满足遗弃行为和恶劣情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一条 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