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理想信念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通过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党课教育,筑牢干警廉洁从检的思想防线,把好干警理想信念的“总开关”。
2、牢记崇高使命,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楷模;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业务操作的榜样;积极投身实践,争做创新创业的标兵。
3、要加大治本力度,抓早抓小抓苗头,加强理想信念、党纪国法教育,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4、理想信念丧失,法纪意识淡薄,加之私欲膨胀、利益诱惑,使牛安林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
5、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解决理想信念动摇问题,三严。
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身败名裂。
7、右江党组织、红七军和苏维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军民理想信念的培育。
8、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9、理想信念是空洞说教?理想信念是大道至简、大德无形,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10、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11、要严明纪律,善始善终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牢铸忠诚警魂。
12、回到如今的问题,总会将理想信念置于首位,在剖析思想根源的时候,则基本千篇一律,不学习,不改造世界观。
13、如果缺了理想信念这一“压舱石”,党员干部的人生之舟轻则左右摇摆、漂浮不定,重则樯倾楫摧甚至舟毁人亡。
14、希望大家要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信中国党的领导,凝心聚力、创新实干。
15、分析这些人的堕落之路,不难看出,泄露机密、叛党叛国的背后,是金钱、女色、贪欲,而要再追深一层,从根上讲,是理想信念的倒塌。
16、百色和右江根据地的斗争需要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
17、一个已到耋耄之年的老人,对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为民服务宗旨了解得如此透彻,其对村官的每句训语饱含党性,充满哲理,真是让人惊叹。
18、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俗话又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真的是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一个是理想信念,一个是残酷现实在眼前。凄凄然。
19、伟大的时代,宏伟的目标,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一关键环节。
20、根本是理想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1、近日,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千余名学员奔赴老区红安县开展拉练,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22、这一时期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思想教育的首要目标,将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为党员思想教育的重点,并高度重视“党群关系”教育。
23、组织开展思想交流会,研讨“”,传播理想信念;组织青少年朋友参观苏维埃城、六霍纪念馆、观看独山纪实片。
24、理想信念坚定,没有私心杂念,自能秉公用权、依法办事;理想信念丧失,一心当官发财,就会滥用权力,图谋不轨,一步步滑向深渊。
25、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26、影片以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感人肺腑的清廉行为,令人信服的高尚人格,塑造了一代伟人方志敏的光辉形象。
27、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干部成长的各个阶段,牢牢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促进干部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培元固本。
28、理想信念牢记心,艰苦奋斗伴终身。
29、缺了理想信念,党员干部的人生之舟轻则方向摇摆、漂浮不定、步履艰难,重则穿舱进水、樯倾楫摧甚至舟毁人亡。
30、共同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遵守统一的行事规则和铁的纪律,是团结的基石。
31、新生的警德教育除人民职业道德教育外,还要加强职责教育、纪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教育。
32、理想信念正确坚定,人生就永远充满动力和希望;理想信念动摇错误,就要走弯路、甚至跌跟头。
33、漫漫人生,惟有急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是我们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34、“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干警进一步激发了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发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5、“默默”不是胆怯畏缩,而是坚定理想信念后的沉勇;不是灰心气馁,而是明确目标追求后的执著。
36、放松学习,放任自己,背弃了理想信念,以至于好坏不辨,善恶不分,可以说是诱使一些干部成为“污浊”之人的“元凶”。
37、好的队风如同赫赫之光生生不息,即使环境改变、人员改换,也会理想信念不动摇、军魂不偏移、传统不褪色。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